方舟X战锤设定集:莱塔尼亚舰队


移动武器平台,或称为陆基战舰,是这个世界观中的战争主力,主要用于开阔荒原地带的守卫与争夺,同时也被多用于攻城和护卫任务。由于舟世界观中没有发达的火药科技,所以多数大型武器采用源石动力。这里分为两种主要输出形式,即源石动能输出和源石法术输出。
源石动能输出,即将弹头与源石反应装置组合,由战斗术士激发引信,经由定装法术回路进行编译和激化,产生爆炸法术推动弹头前进。说人话就是传统动能炮。
源石法术输出,即直接向目标进行无实体的法术攻击。可以分为矢量法术投射(火焰、闪电、能量束等弹道类法术)、生成性法术投射(护盾、增益、减益、诅咒等无弹道法术)。
衡量动能武器的主要参数是口径,这个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不再赘述。而衡量法术武器的主要参数则是“倍率系数”。
按照乌萨斯所制定的标准,一吨至纯源石,经过一个小时的完全法术激化,理论上所产生的法术的量为一个标准施法单位。衡量军用法术武器功率所用的倍率系数,为该武器所能投射的法术的量相当于标准施法单位的百分比。
但这并不是简单的:功率=投射量÷标准施法单位。
因为有生成性法术的存在,这类增益、减益、以及长期诅咒类法术无法进行精确测量,所以不能直接以法术投射量得出武器功率。所以根据各国长期的军事研究,泰拉各国将法术武器的功率统一表示为:([法术武器对术士法术的增幅效率]相对于[理论上1t至纯源石对术士法术的增幅量])/[1t至纯源石完全反应增幅释放的能量]
即,倍率=施术器损耗×[【(法术×增幅器)÷(法术×1t源石)】÷(1t源石X增幅器)]
其中,“法术”是以该法术的理论施术量所确定的;一般来说,计算该公式时,均以基础火球术作为参数进行计算。[基础火球术的量]是1046年维多利亚对500低阶名战斗术士进行测量然后向下平均得来的,这个数后来成为了各国军事学院中,战斗术士施法考核的合格标准。
1、杜普勒·梅耶舰

杜萨克级是莱塔尼亚陆基舰队的主力战列平台,长147米,宽69米,该级的地盘采用“灰羊”拖曳车头,以前60%,后40%的驱动模式推进。该模式下最大航速能达到55Km/h。
主炮采用两门8×406mm动能炮,和一门42%倍率法术投射器。三门主炮均采用独立单元设计,自带动力总成,可以自行脱离底盘机动。
四皇会战之后,莱塔尼亚需要一型能够应对各种情况的综合主力舰,同时由于法术倍率卡在61%提升不上去,所以必须以强力的动能火力做补充,于是杜萨克级应运而生。该级别寻求装甲、火力、机动上的平衡,能同时面对多种不同的任务。要求主炮能快速回转的同时,能对乌萨斯和卡西米尔同级别舰船造成有效杀伤,最好能够快速更换和维护,以便战时修理和换装其他类型武器。

舰体也必须轻,能够攀爬丘陵和越过泥地;所以杜萨克级取消了下装甲板和撞角,用可加装的防雷网弥补部分防御。杜萨克级本身的防御并不出众,但需要直扑一线面对乌萨斯和卡西米尔的大口径炮,所以莱塔尼亚军方特别重视杜萨克级的中距格斗能力,其中机动更是重中之重。

因此梅耶舰作为杜萨克级的最新改型,加装了双发四喷口术燃喷汽轮机,可将最大航速提升至61km/s,尤其是0-4km加速度有了显著提升。但这项技术并不稳定,缺乏装甲防护的喷漆引擎很容易遭受攻击。在《孤岛》篇中,梅耶吃了一发罗德岛的陆基鱼雷,导致左侧汽轮机严重受损,连带着影响了左侧后轮组的动力输出,严重拖慢了梅耶的行驶速度。
2、冯·里希特那

四皇会战之后,面对乌萨斯乌云级移动要塞的重装甲,莱塔尼亚军方非常发愁。他们手上没有任何能击穿乌云级的舰载武器,高倍率法术炮的研发也一度毫无进展。面对急切的国防需求,莱塔尼亚军方脑洞大开,决定将城防炮装在“灰羊”底盘上。
里希特那舰装备一门1016mm城防炮和一门46%倍率法术投射器。长158米,宽91米。
由于城防炮巨大的炮身和配套机构,“灰羊”底座几乎被全部占满。法术投射器也被集成在了炮塔上,为了配重乘员舱也不得不前置而且没有装甲防护,物资则直接被悬挂在尾部的舰体之外,最大航速也只能达到32km/h。
这一切都是为了拉动那门巨大的1016mm城防炮。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城防炮的射程足够远,威力也足够大,使得里希特那不需要进行中距格斗,只要在远距狙击点名即可。

里希特那的破坏力不仅来源于其巨大的主炮口径,其主炮灵活性也是足够强大的。莱塔尼亚军方砍了一半炮塔机构才把这门炮塞进底盘中,这导致了炮塔转向速度变慢。为了弥补这个问题,里希特瑙的主炮套配备了四台高功率辅助转向引擎,使其达到了一个正常的战列舰水平。
同时里希特那彻底放弃了法术输出能力,其配备的46倍率投射器,完全为动能主炮服务,为其提供弹道修正、出膛加速、炮管保护等辅助法术。同时里希特那主炮所用的炮弹特制的,并非常规的源石回路定装弹;而是特别昂贵的分装低温弹,必须由战斗术士亲自激化并引导射击,这就让其拥有了相对于口径非常快的射速,甚至比乌萨斯的810mm炮还快。
不过很快莱塔尼亚就研发出了71%倍率的法术炮,穿甲问题迎刃而解,军方马上就发现里希特那舰又费钱又不好用,因此只造了一艘就废弃了。
在《孤岛》篇中,因为里希特那舰同样采用“灰羊”底盘,所以罗德岛将其识别为了和梅耶一样的杜萨克级。战斗后半程,里希特瑙主炮命中了罗德岛,击中了阿米娅的囚室,这也是压垮阿米娅的最后一颗稻草。

实际上里希特瑙的1016mm主炮的威力完全可以一炮击毁罗德岛,但罗德岛的装甲太薄了,里希特瑙主炮过穿,只留下了一个大洞,其所造成的杀伤还没有罗德岛自身的破片造成的多。
3、阿尔伯特·闵采尔

长久以来,舰载法术武器的倍率因为材料学和施术学的限制,一直无法突破70%倍率。使得法术武器对越来越厚的装甲显得无力与尴尬。乌萨斯选择继续加大动能炮口径,维多利亚选择在蒸汽动力上进行投资,大炎则干脆放弃了已有的68%倍率施术器,全面转向电磁动能武器。
只有莱塔尼亚还在尝试突破70%倍率,一方面是莱塔尼亚的综合国力不允许其在其他项目上重新投资,另一方面也是本国强大术士集团不愿意放弃高倍率法术武器。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对亚空间的秘密研究中,莱塔尼亚科学家最终找到了突破70%限制的方法,成功造出了71%倍率法术炮,并廉价化了原本非常昂贵的67%炮。为了实验新主炮的综合性能,莱塔尼亚建造了信念级法术平台,首舰亨利·路德装备了69%倍率炮,且可以通过法术超频提升至70%。综合验证通过之后,二号舰阿尔伯特·闵采尔应运而生。
闵采尔舰装备有一门71%倍率法术投射器,两舷六门54%倍率法术投射器。可以在中远距离对敌方大型舰船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其中最强大的71炮“艾丽卡”由十四名高塔术士共同操作,它本身的矢量法术射击效果一般,但对于诅咒类法术有着巨大的提升。除此之外,她还装备有八向护盾发生器,法术劣化器、法术风暴生成器,以及莱塔尼亚特色的法术裂解器,可以准确识别敌方法术,并将其解体来给本舰充能。

这些武器都被集成在施术高塔内,法术塔高达75米,有着厚重的装甲保护,全舰法术增幅的供能均来自于核心的至纯源石,这块1500公斤的高纯度源石经过特殊法术催化,可以和亚空间发生交互,从而提取能量和强化增幅。
当然高耸的法术塔对底盘提出了严峻的要求,闵采尔舰采用前后两台重载型“灰羊”共同拖曳,航速达到了40km/h,这一型以往使用在移动城市模块上的。采用重载“灰羊”也使得闵采尔舰可以并入移动城市,随时成为一个城防模块。

在莱塔尼亚军方的构想中,信念级法术平台,将是今后莱塔尼亚舰队战斗的核心,她将为战场提供全面的增益、诅咒效果,还能提供强力的法术轰击支援,战斗将围绕着信念级的性能展开。
在《孤岛》篇中,闵采尔舰的表现并不出众,原因在于罗德岛自带的源石风暴。罗德岛舰队选在在风暴中与莱塔尼亚舰队作战,相当于自带一个要塞级别的主动法术屏障。哪怕是强大的71炮,也没法让自己的法术无损穿越天灾风暴。
最终,以梅耶、里希特那、闵采尔为首的莱塔尼亚舰队,还是在乌萨斯航空兵的轮番轰炸全部阵亡。但她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拖住了罗德岛舰队和最具威胁地天灾风暴,为联军与乌萨斯舰队的正面战斗争取了战机,并在核打击中彻底消灭了乌萨斯的无敌舰队。

下一期,是罗德岛舰队和乌萨斯舰队的详细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