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
小时候还是个真心朋友遍地的人,如今回首,或许曾经互相认识的人就算想到我,也不会在心中产生多少波澜。 这或许源于一种认知和生活的错位。 有人说我高冷,有人觉得总不清楚我在想什么所以觉得疏远。仔细想来,我并没有一个可供留意的“记忆点”。比如有人要当兵,当兵就成了他的标签,别人对其的认识也就基于此而建立起来了,进而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形象就这样扎根于别人心中。 而我呢?我似乎并不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自某些或是可有可无的事之后,我失去了曾经鲜明的样子,始终游离在“醒着的自我”和“昏睡的本我”之间。这样,在外人看来就像是一团雾,复杂,纠结,令人疲惫。 我到底有没有如同大家一样真正地鲜明地“活着”呢?我想,或许真的没有。我就像日出山间时,那云海的一束,四肢百骸都充斥在整个人类共同的“春梦”里,没有了形体,没有了归依。 故而,我也理解别人对我的态度。但也会觉得这样一天天过着,却是竹篮打水,无人知心,无人指引。这种说法并不过分,毕竟曾经爱过的人们也从头到尾并未同等地爱过我。 我也曾天真地以为,某些事情过去也就过去了;面对过去的事情我也曾有过轻视、不放在心上的态度。可我终于发现,我根本不可能摆脱已经是实然状态的,这些本不应该发生在我宝贵生命里的事情的影响。 三点,该睡的人早已经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