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响
不敢说自己是爱乐者,那就以听音乐的人这个身份来分享一下一些闭门造车的、混乱的拙见。而且我非常的确定大部分读到这篇文章的人的水平是在我之上的。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用超过十元的耳机是对自己的羞辱——仔仔细细的把SHP9500的头带调到一个舒适的位置,甚至再接上魅族的耳放,然后再小心翼翼的品味着歌手的水肿的唇齿音、不知从哪偷来的midi音色库的鼓点的厚薄——对于大部分音乐,下图的耳机才是适合它们的。


如果是高雅的古典音乐呢?购买头版的CD,一番折腾后,用Z1R品味着卡蒂雅指尖流露的真情?
还不错的立体声演绎?交响乐十几种乐器,同种乐器之间也有细微的差别,那几十mb的文件通过两三张振膜又能剩的了什么?
人耳能听到的肯定还比机器所能采样所能还原的要粗糙。听现场,除了能感受到音乐创始之初所继承的不可言说的触动,其余恐怕录音听不明白的东西现场也不能听懂罢。
说到这里,也没什么好说的,无非就是希望爱乐者能听音乐,爱音乐。
突然有想到一些题外话,跟着最炫民族风起舞的大妈、认真听着齐默尔曼弹奏的音质精良的勃二的音乐生和各式各态听历史录音的爱乐者,很难说他们在进行同一种活动,当然这种判定是无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