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今年互联网企业秋招遭遇寒冬,留学生却赢麻了?

2022-10-11 18:04 作者:韩腾教育  | 我要投稿

2023届互联网行业秋招属于是见证历史了。

 


1、秋招寒冬:狂砍HC,僧多粥少!

去年7月,互联网大厂开启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校招,短短一年时间过去,各大厂的招聘岗位都有了不同幅度的下降。

 

来源:Tech星球



字节跳动的HC(headcount,名额)从去年的8000+降到了今年的3000+,狂砍60%百度更是离谱,去年8000个HC,今年只有2000个,直接砍掉四分之三阿里没有对外公布具体岗位数,但不少秋招群里猜测HC为500+

尤其今年大厂的技术岗,更是哀鸿遍野。腾讯今年的秋招比去年来得更晚一些,也更冷了一些,据网友检查发布招聘信息的网站前端代码后发现,今年腾讯秋招技术岗HC只有不到100

 


总的来看,腾讯、阿里、百度、字节、美团这几家头部大厂的秋招人数,加起来可能不超过3万,几乎创近五年来规模新低。

然而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却突破千万新高,互联网行业僧多粥少的局面使得求职竞争愈加激烈。一位应届生在社交媒体上总结:上次感受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压力还是在高考……哪怕托福和考研都有再来一次的机会。而大厂秋招,好多为一次投递机会。

前不久,一个“网易10个HC岗位收了10w+简历”的谣言在各大秋招群中不胫而走,事后网易虽辟谣表示实际上只收到了1w+简历,但即便是这个数字,平均到每个岗位,也是“地狱级”的难度。

招聘市场上的“金九银十”也因此被重新定义,不少00后调侃为“铜七铁八,九十回家”,秋招寒冬名副其实。

2、人才济济:狭路相逢,留学者胜?

尽管大厂裁员消息频出、秋招缩水严重,互联网企业仍是很多优秀毕业生求职的主流方向。根据腾讯面试官在知乎上的回答显示,大约每10个985/211学生中就有1位投了腾讯。这还是校招刚刚启动的第一天。

 


在人才济济的求职大军中,相比国内的毕业生而言,海外留学生其实更容易在这场硬仗中胜出。

由于互联网具有天然的全球链接性,出海几乎是每个互联网企业战略规划中的必经之路,海外市场也是各家必争之地。例如韩国,不仅是大厂游戏出海的首要目标,其增速迅猛的云市场,吸引了腾讯、阿里等国内科技巨头扩大在韩国的布局。腾讯云韩国分公司表示,2021年在韩市场销售额、雇员、合作伙伴数量同比增幅均突破100%,2022年将持续扩充人力至2021年的两倍。在韩留学生可以抓住这些机会,读书期间申请进入大厂实习,不仅转正的机会更大,毕业后凭借这份实习经历也更容易拿下其他大厂的offer。

另外,在出海的过程中,企业要面临与国内完全不同的市场环境,一根筋地复制中国模式显然行不通。这种情况下,拥有多元文化背景和相应外语能力的留学生,就能在海外市场的业务中发挥更多优势。尤其像运营类的岗位,更是需要在海外当地生活过、了解海外市场及其用户,同时具备本地化能力的人才。

再者,国外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国内不同。以韩国为例,学生一般都会通过PPT、报告发表等小组作业的方式复盘所学内容,并与同学进行分享。因此,留学生有更多机会去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相当于在进入职场前,工作所需的软实力就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

 


就业这道难题我们早晚都要面对,如果正面硬刚打不过别人,不如先去考研、留学、实习……练一下级再打。


今年互联网企业秋招遭遇寒冬,留学生却赢麻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