晟景文旅:景区规划如何做好空间布局设计?关键在于五个方面!
狭义规划是指制定或实施一定规划的过程,广义规划是指在旅游资源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旅游资源和旅游目的地的属性和特点而制定的发展规划。区域旅游空间功能划分是旅游规划和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仅有利于旅游区的规划和开发,而且有利于旅游区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管理。那么,景区规划如何做好空间布局设计?关键在于五个方面!

1、同心圆布局。
多见于国家公园,由内到外分为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开放区,中心是受保护区域,不做大体量开发,越往外旅游开发强度越大。
2、野营地式布局。
适用于景点分散、当地条件又不适宜兴建大型旅馆的旅游区,是对整个旅游区适当的亚区划分为基础,兼顾功能互补性,重点对亚区的旅游服务设施进行布局。
3、多核模式布局。
核心是受到严密保护的自然区,围绕它的是娱乐区,最外层是服务区。双核布局是为旅游者需求与自然保护区之间提供了一种商业纽带,通过精心的设计,将服务功能集中在一个辅助性社区内,处于保护区的边缘。

4、社区-旅游吸引物布局。
也就是社区和旅游吸引物的综合体,是在旅游区中心布局一个社区服务中心,外围分散形成一批旅游吸引物的综合体。通常在景区中心位置布局旅游服务中心,其它吸引物围绕其而建设,用发达的交通线路链接服务中心和各吸引物。
5、环自然风景点或娱乐中心布局。
在自然风景魅力突出的旅游区,通过此种布局模式可进一步提高自然风景点的吸引力,布局重点是娱乐,其次是住宿。环旅馆布局:缺乏明显的核心自然景点的旅游区,通过此种布局使得豪华旅馆成为核心,布局重点是旅馆的建筑风格和综合服务设施体系。

晟景文旅(www.sngct.com)认为,景区空间布局实际上是对景区范围内的土地和旅游资源、设施划片分区的过程,需要遵循主题性、主导性、完整性、集中功能单元、环境保护等原则。空间布局对旺季游客分流有明显作用,因此需要放在景区规划的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