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用不起的共享充电宝,其实在伤害谁?

2021-04-13 09:15 作者:哈佛商业评论  | 我要投稿

最近共享充电宝的又一轮涨价备受关注。

很多人都有“电量焦虑”,现在涨到一小时5元的共享充电宝让电量自由成为挑战。

充电宝企业解释,之前投入的高额补贴和上涨的运营成本让他们不得不涨价。

战略定价专家指出,行业内领先的成功企业实施战略定价管理。坚持战略定价,才能建立起竞争优势。  

很多公司已经开展定价管理工作,但相当一部分公司做的仅仅是价格调整与优化。这种做法的最大缺陷在于,所有的价格调整都是基于客户已有的支付意愿,而没有考虑如何提升客户未来的支付意愿。

行业内领先的成功企业,它们实施的是战略定价管理,即通过盈利性的定价来实现更多的价值,而非一味追求更大的销量。这类公司衡量定价成功与否的标准,不是看提高了多少收入,而是看增加了多少利润。坚持战略定价,这些企业建立起可防御的竞争优势和长期的市场领导地位。

尽管企业可以利用不同的战略达到盈利结果,但几乎所有成功的定价战略都包含了三个原则:积极主动、基于价值和利润驱动。

积极主动意味着要积极管理客户对价值的理解和价格的预期,而不是根据客户既有的价格期望来被动地设定价格。企业要预见和分析在不同的市场环境或业务场景下,甚至是发生破坏性事件(如与客户的谈判、竞争威胁、或技术革新)时,将面临什么问题与压力,并提前制定应对策略。

正确的做法是不要让一部分价格敏感的客户绑架公司的整体定价,不再为例外情况给予折扣,而是根据既定的定价政策给予折扣。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客户都需要支付同样的价格,也不意味着同一客户每次购买都支付同样价格。企业在给予折扣时,应该考虑这将会鼓励何种客户行为。企业应该为忠诚的客户提供折扣,为降低成本的行为给予折扣(如在线下单、批量下单等),并对高成本行为收取附加费用(如紧急订单等)。企业应该制定全面的定价政策,明确在什么情况下提供何种折扣,在此基础上与客户进行积极主动的沟通,使客户必须在支付价格与获取价值之间权衡取舍。这样能促使采购部门向实际需求部门征求意见,甚至主动询问和分享信息来选择最佳的价值匹配。最终买卖双方获得双赢,形成良性循环。

大宗化学品行业经常采用长期合约和公式定价,通过与客户签订长期合约,客户提前下单,企业可以更好地计划产能利用,实现产供销的协同,将节省的运营和资金成本转为折扣;通过公式定价,在透明的框架下与客户共担原料价格或下游需求波动的风险,并将销售人员从与客户频繁的价格谈判中解放出来,提高销售活动的有效性。这些都是积极主动定价策略的范例。

简而言之,基于价值就是让价格与价值相匹配。领先实践的企业会根据给客户提供的价值制定价格,尽管偶尔也会根据产品或服务的数量或所需的成本制定价格,但并非一直如此。因为领先企业明白,与其设计产品满足客户需要,不如设计有意义的、客户愿意付钱购买的价值。企业必须了解客户所关注或寻找的非价格方面的利益(价值),对产品设计和生产进行调整,满足客户潜在需要,并通过营销将这些价值最终传达给客户。

价值只有当客户使用并带来效益时才得以体现。企业需要创建一个基于细分市场的价格-产品组合。一方面,可以通过提升产品的性能和相关服务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并通过捆绑销售以更高的价格获取更高利润;另一方面,可以从客户实际需要的价值出发,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战略性“松绑”(如降低产品性能、质量保证、减少服务),使价格更加符合客户对价值的预期(即客户愿意支付的价格),在降低生产服务成本的同时保证相同的盈利性。

设置价格区隔是将价格与价值、服务成本挂钩的另一种常用技巧。使用价格区隔,即便产品相同、价格的计量单位相同,也可对不同客户制定不同的价格水平。价格区隔就是客户想要获得更低价格所必须满足的固定标准,这种技巧已在国际国内的航空公司中广泛使用。根据客户年龄(普通、老年、儿童),客户类别(企业用户、个人),购买地点(官方网站、手机客户端、代理),购买时间(提前天数、早晚促销),限制条件(签转改期费用、最低停留时间)等的不同,相同航班的机票价格有显著的差异。一些廉价航空更是将价格区隔发挥到了极致。

战略定价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一直以来,经理人中都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即市场份额的增加能够推动盈利的增长,持有这种观点的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非常容易选择低价策略,卷入价格战。如果这种认识是有根据的,那么现在通用汽车应该是世界上利润最高的汽车制造商,美国联合航空应该是航空业利润最高的公司,飞利浦应该是利润最高的电子电器制造商,因为这些企业都曾经在各自所在的领域拥有全球最高的市场份额。但事实并非如此。

事实上不是更高的市场份额,而是更高的利润率保证了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资本投资所需费用,从而促使企业成长壮大。在高科技医疗设备的研发制造领域,迈瑞是一家领先的本土企业。成立之初,迈瑞的主要产品监护仪,实现了性能与价格的完美平衡。虽然产品定价比跨国竞争对手低约三成,但由于剔除了对价格敏感客户而言不实用的功能,实现了出色的成本效益设计,仍拥有极高的利润率。在细分市场确立领先优势之后,迈瑞持续地将年收入的10%用于研发,拓展进入了更高价值的体外诊断和医疗影像业务。目前其研发网络已遍布中国、美国、瑞典的10多个城市,在全球拥有1400多项专利。得益于高利润水平,迈瑞积极扩张,完成了一系列的海外并购活动。2013年迈瑞海外市场收入占总收入的55%,已成为相关领域全球化经营的领先企业。

制定有效的战略定价,中国企业需要纠正市场份额决定盈利能力的错误观念,在定价时优先考虑盈利前景,再选择相应的定价策略。企业想要成长,就不应该依赖低价手段,除非低价手段在可变成本上的节约,能大于赢得销售胜利所需的价格优势。企业可以通过销售“物有所值”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通过低价格来获取更多的利润,因为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比低价格更难让竞争对手模仿,而这是长期竞争优势的来源。

定价战略看上去并不复杂,但为什么很多公司在执行并维持定价战略时仍然困难重重?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定价内在的“跨职能特性”可能导致战略在实施过程中“脱轨”,因为通常在定价战略的执行结果上没有明确的权责划分。其次,由于决策者们的动机相互冲突,导致定价战略的执行不一致。最后,管理者们通常缺乏制定盈利驱动定价决策的必要信息和工具,无法连贯地执行定价战略。为了使战略定价更好地融入组织和日常工作,有三条建议可以考虑。

  • 在组织内统一认识,把对盈利的追求放在市场份额之上。

  • 管理利润贡献,而不仅仅是收入和成本。

  • 建立集中的定价组织制定战略与考核,并下放执行权。

最后的结果是,客户了解到企业对所有客户都公平一致,知道滥用客户权利也不可能获得折扣。销售人员明白如果他们带来的销售额提升了企业利润水平,他们将获得相应奖励,而且他们不能以价格为手段一味地追求销售量。财务部门要学会不仅仅关注成本作为价格的决定因素,从而更好地理解定价、成本和市场反应之间的权衡取舍。这些变化正是战略定价的精髓所在,将帮助企业提升盈利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节选自《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2015年10月刊文章《提升盈利:战略定价三法则 》。


用不起的共享充电宝,其实在伤害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