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两大特点
以下是我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的时候写的草稿,稿子太长了,所以只挑了其中一小部分内容讲。请朋友们批评指正。
在学习了公报内容之后,我觉得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体现出以下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经济政策攻防兼备、张弛有度。二是充分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理念。
一是政策组合可谓攻防兼备,张弛有度。
从防守的角度来讲,会议提出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比如芯片、基础软件、飞机发动机等等。另外,会议强调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通过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来保障我们的粮食安全。此外,会议提到“大力提升国内监管能力和水平,完善安全审查机制,重视运用国际通行规则维护国家安全”,我理解这个通行规则应该是指美国澳大利亚等国都实施的外资安全审查和两用技术出口管制。这几个重点工作都是提升中国经济的抗击打抗风险能力,体现出确保经济安全、技术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的底线思维。
从进攻和进取的角度来讲,会议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落实好攻关任务“揭榜挂帅”等机制。所以我估计明年在科研创新领域会有一批重要改革举措推出,投入力度也会加大。此外,全面推进高水平的开放也是一种经济领域的战略进攻。其中提到“要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CPTPP”,我们之所以能够明确提出这样的政策意图,是因为我们通过这八年来的全面深化改革,在绿色环保、金融等高端服务业的市场准入、劳动者权益保护、产业补贴、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等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CPTPP的一般标准之间的差距迅速缩小。另外一方面,我们的国内消费品市场规模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已经明显超过美国,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这也是我们参与包括CPTPP在内的各种国际经贸投资谈判的重要筹码所在。另外,在2030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方面,中央也表现出非常强劲的进取精神,这个领域可能是明年中美欧三大经济体的领导人之间极少数容易取得共识的话题,也是体现出中国在全球公共事务中的领导力的关键所在。
第二个特点,中央经济工作的部署充分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政治理念。
比如,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要反垄断,限制资本的无序扩张。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之下,中国的数字经济互联网经济与美国应该说是保持齐头并进,各有胜场。但是互联网经济存在一个很强的赢家通吃特征,容易形成垄断或者寡头格局,因为它们的边际成本接近零甚至是负数。没有监管和引导,容易出现店大欺客,比如有些互联网巨头利用自己的优势谈判地位,压榨上游生产商利润、消灭中间零售商生存、剥夺消费者的隐私和数据权益,那对于产业生态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恐怕是不利的。另外一个重要背景是,后危机时代美元欧元日元的利率都是零利率甚至负利率,也就是说他们那里流动性过剩但是缺少挣钱的机会。互联网巨头从外部融入外币资金的成本极低而且规模极大,它们如果利用资本优势在中国的民生领域低价倾销攻城略地达成垄断或者寡头地位,然后谋取超额利润的话,那么对于中国国民的长期福利是不利的。在民生领域,许多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具有刚性,价格弹性和可替代性比较小:价格再贵,你总不能不吃饭不吃菜不坐车吧。所以我理解,中央的指导思想不是要打掉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中国互联网巨头,而是要引导和规范他们的产业扩张方向,让他们把竞争的方向瞄准星辰大海而不是老百姓的锅碗瓢盆。
另一个引发热议的是要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房子供需矛盾突出价格超过普通人承受能力的,主要是在大城市。房住不炒的指导思想如今有了租赁住房政策的加持和落实。要让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享受同等权利,这意味着未来几年的一个改革方向,就是学区房不必自买,可以租用。土地供应要向租赁住房倾斜,租赁房的用地计划单列。还要降低租赁房的税费负担,整顿市场秩序,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这意味着租户的权益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此外,需求侧管理或者说需求侧改革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一个具体体现。我留意到,有关部门提出未来五年,要把2亿技能劳动人口培育成为新的中等收入群体,如果能实现的话我们的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将从4亿扩大的6亿,那么我们的内需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会议提出要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这可能意味着部分城市对房产汽车的限购政策会有一定松动。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我的理解是政府在教育、医疗、养老和育幼等方面将会扩大预算。其实在我看来,如果能切实解决好中青年女性的育幼、教育、就业等领域的后顾之忧,那就能让中国女性尤其是目前生育率很低的广大城市白领女性敢于生孩子,而每一个新生儿都意味巨大的消费需求。提高城市人口的生育率,既能拉动国内短期消费市场的活力,又是捍卫中华民族长期前景的功在千秋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