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错法日文称PKKA-YOKE,又称愚巧法、防呆法
《IE工业工程:防错法》 防错法日文称PKKA-YOKE,又称愚巧法、防呆法。意即在过程失误发生之前即加以防止。是一种在作业过程中采用自动作用、报警、标识、分类等手段,使作业人员不特别注意也不会失误的方法。防错/防呆技术是制造过程开发的重点,是缺陷预防的最佳实践方法。一、防错法的概念;二、防错法的特点;三、防错法的作用;四、防错法的四种模式;五、防错法的应用范围;六、防错法的基本原则;七、防错法的基本原理;八、如何有效实施防错法。#精益生产# #天行健咨询# #企业管理# #生产管理# #IE##工业工程与管理[超话]# #现场# #防错法#
“防错”最主要的原则就是预防,即通过一系列措施消除或减少工作中可能导致差错的因素。
一、防错法的概念
防错法,是通过对生产制造过程中可能导致产品不良或错误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加以控制和预防,以避免或减少由于人的错误、机器设备的故障和环境不良等因素造成的产品不合格现象,以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要求的一种质量控制方法。防错法是日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二、防错法的特点
(1)全检产品但不增加作业者负担。
(2)必须满足防呆规定操作要求,作业过程方可完成。
(3)低成本。
(4)实时发现失误,实时反馈。
三、防错法的作用
在作业过程中,作业者不时会因疏漏或遗忘而发生作业失误,由此所致的问题所占的比例很大,如果能够用防错法防止此类失误的发生,则质量水平和作业效率必会大幅提高。
(1)防错法意味着“第一次把事情做好。防错法采用一系列方法和或工具防止失误的发生,某结果即为第一次即将事情做好。
(2)防错法意味着“有人为疏忽或者外行人来做也不会出错即不需要专门的经验或特别注意”的“制程傻瓜化”。防错法采用一系列方法和或工具防止人为失误的发生,除非故意,无论如何都不会把事情做错。
(3)提升产品质量,减少由于检查而导致的浪费、消除返工及其引起的浪费。防呆法意味着“第一次即把事情做好”,直接结果就是产品质量的提高,防错法消除了检查这种浪费。消除缺陷,这会导致返工次数的削减,由于返工所致的时间和资源浪费便得以消除。
(4)实现自动化,提高效率。防错法会降低了对于人的主观判断的依赖,尽量实现制程的自动化,减少了人出错的可能性,提高了劳动效率。
(5)保证安全。防错法充分运用各种IE手法保证即使人在出现简单失误的可能下,机构也可以自动识别动作的正确性,保证人机安全。
四、防错法的四种模式
防错法针对不同的过程和失误类别,分别采用不同的防错模式,分别是:
(1)有形防错。有形防错模式是针对产品、设备、工具和作业者的物质属性,采用的一种硬件防错模式。如电饭煲中的感应开关即为一种有形POKA-YOKE防错模式。如果电饭煲中未加入水,加热开关就无法设定至加热位置,只有加水,加热开关方可打至加热位置。
(2)有序防错。有序防错模式是针对过程操作步骤,对其顺序进行监控或优先对易出错、易忘记的步骤进行作业,再对其他步骤进行作业的防错模式。
(3)编组和计数式防错。编组和计数式防错模式是通过分组或编码方式防止作业失误的防错模式。
(4)信息加强防错。信息加强防错模式是通过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作业者之间传递特定产品信息以达到追溯的目的。
五、防错法的应用范围
防错法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如在质量检验方面,可以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查;在安全生产方面,可以防止工人因为不小心操作而导致的事故;在流水线作业中,可以减少工人的错误操作;在物流运输方面,可以防止货物出现破损;在汽车行业中,可以减少汽车装配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但应用防错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防错法主要是通过识别错误来防止错误的产生,因此其适用范围是有限的。而且防错法能够通过对作业过程进行改进来达到防错的目的,其本身并不是一个很复杂的工具。因此,防错法主要用于一些小的、简单的、不涉及生产流程重组及对系统要求较低的作业过程中。
六、防错法的基本原则
防错原则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工作过程中的失误发生的概率减小到最小限度,以保证产品质量。根据防错的基本原则,可以将其概括为:
轻松原则:产品尽量为用户提供轻松的使用环境,避免用户产生疲劳、难以掌控、难以识别等问题。
简单原则:产品尽量为用户提供不管是新手还是专业人员都能快速使用的功能。
安全原则:产品尽量为用户提供安全、放心的使用环境,避免用户因马虎、失误而造成损失。
自动原则:产品尽量为用户提供系统自动化的操作,避免用户需要反复操作、反复确认、反复核对等问题。

在制造行业,人们总是聚焦于优化产品的质量;而在服务行业,人们则是聚焦于客户关系。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对企业的用途总结如下:(减少成本、提高生产率、增加市场份额、保留顾客、缩短周期时间、减少缺陷、改变企业文化、改进产品/服务、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等)。天行健咨询提供精益生产、精益运营系统诊断、现场管理改善,卓越班组建设,精益人才育成等培训与项目辅导咨询。精益咨询项目如下:SM、现场改善、精益布局与生产线设计、单元线生产、标准作业、TPM全面生产维护、SMED(快速换模)、精益供应链、内部物流设计..
七、防错法的基本原理
防错法是一种通过防错装置实现对产品的缺陷进行预防或防止错误发生的技术方法。防错法最基本的原理就是消除发生错误的原因,减少或消除由于操作人员的错误而导致的不良品。防错法是通过采取一定措施来防止操作人员出现失误,从而减少或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不良品。
在运用防错法时,必须掌握以下几个原理。
1.断根原理
杜绝形成错误的条件,从根本上排除造成错误的原因,使错误绝不会发生。
例如:离家时关闭水、电、气的总开关,防止意外。
2.保险原理
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共同或依序完成,以避免错误发生。
例如:开银行保险箱时,必须将顾客的钥匙和银行的钥匙同时插入钥匙孔,才能将保险箱打开。
3.自动原理
利用各种原理,增加限制条件,当限制条件满足时动作方可执行,否则动作不执行,以避免错误发生。
例如:电梯超载时,门关不上,电梯不能上下,警告钟也鸣起。
4.顺序原理
通过对工作顺序或流程顺序进行编号,防止工作顺序或流程执行顺序前后倒置,从而减少或避免错误的发生。
例如:流程单上所记载的工作顺序,依数字顺序编列。
5.隔离原理
隔离原理亦称保护原理,是指将危险区域或容易发生错误的区域进行隔离,以达到保护某些地区,防止其造成危险或发生错误的作用。
例如:独立设立的危险品仓库;电动圆锯有一个保护锯片套,以防止锯到手。
6.相符原理
通过检查动作是否相符合来防止发生错误,可以以形状、符号、数学公式、声音、数量等方式来检核。
例如:计算机和打印机的连接线用不同的形状设计,方便其正确连接起来。
7.复制原理
重复的工作、动作等采用“复制”方式来达成,提升作业效率,同时避免出错。
例如:开发票使用复写纸。
8.层别原理
通过颜色、形状等方式将不同的物品或工作加以区别,以避免将不同的工作做错。
例如:不合格品用“红色”标签标识,合格品用“绿色”标签标识。
9.警告原理
当有不正常的现象发生时,能以各种方式显示出各种“警告”的信号,以避免错误的发生。
例如:安全带没系好,警告灯就亮了。
10.缓和原理
通过各种方法尽可能杜绝发生错误或减小错误发生后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如果不能完全杜绝发生错误,那么就尽可能减小错误发生后所造成的危害程度。
例如:自动消防洒水系统,当火灾发生时自动洒水灭火。
八、如何有效实施防错法
1.实施防错法,应树立以下观念:
(1)自检和互检是最基础、最原始,但颇为有效的防错方法。
(2)防错装置并不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或很高的技术水平。
(3)任一作业或交易过程均可通过预先设计时加入防错技术而防止人为失误。
(4)通过持续过程改善和防錯,零缺陷是可以实现的。
(5)防错应立足于预防,在设计伊始即应考虑各过程操作时的防错方法。
(6)在所有可能产生问题的场所均考虑防错方法。
秉承以上观念去进行过程管理,可以使防错法有效实施。
2、防错法实施的一般步骤
(1)确定产品/服务缺陷并收集数据;
(2)追溯缺陷的发现工序和产生工序;
(3)确认缺陷产生工序的作业指导书;
(4)确认实际作业过程与作业指导书之间的差异;
(5)确认工序是否存在以下问题:
(6)分析缺陷原因;
(7)分析作业失误原因;
(8)设计防错装置或防错程序以预防或检测同类失誤;
(9)确认防错效果,必要时进行过程调整;
(10)持续控制及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