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一1

2023-04-03 17:50 作者:龙巾舟  | 我要投稿

11号下午,台风“卡努”在台州登陆,到傍晚就全部停水停电了。这晚雨下得特别大,是我见过最猛的一次。

13号距开学还有3天,顺路就和周大雪一起来福州,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

新校区还在建设,我的寝室区都还没完全完工,床铺上都还有砂土。来得有点早,正好04级学长有间寝室空着一张床铺,到正式开学,我都他们住在一起。

05级一两天后也要开学,住在他们寝室时,为了回拿时方便,在空床上铺了张席子没有枕头,没有枕头直接躺时,发现靠在某个位置时,已经能明显感觉到后脑勺处的头骨可以分层,自己也有骨层间能独立移动的想法。

夏天,在顶楼的寝室晚上就是开电扇,吹来的风也是热的。我们05级不用马上上课,开学后要军训到十一,又是放假,所以这时我很轻松。自己已经没有为了使头骨变软而去喝硫酸锌了,但是在一定条件下,泥骨变软还是会易发生,由于自己后脑勺右边的支骨已经被弄乱了,不过左边的还是保持基本原貌。

自从自己按照对称角度来看头骨位置后,左右对照着比较是最常用的方法。要是在左边明显能触摸到的支骨边缘,我会认为右边也一定有存在,只是由于被弄乱了挤到一起,因为这时自己以枕外隆凸为中心到耳后位置的支骨存在严重的不同,左边长而具体,右边短而模糊。

一般这时又要以左右对称角度出发,后拉顶骨等到后脑勺去,尽量弄回到自己以前的头骨位置,就要拿左边的支骨作标准来朝对称的方向去弄回。

在后脑勺中间的位置有硬条连到枕外隆凸,硬条左边还有另一条硬条(支骨边缘),位置斜的,很硬很硬,它到底有没有连到枕外隆凸就很模糊。

我是以枕外隆凸为中心向两边扩展来分析具体头骨层左右对称的位置,这时没有枕头直接平躺下睡时,发现上面说的那两条硬骨靠近枕外隆凸的位置能分开两侧移动,从左到右第二层的硬条,能一同连着右边的向右走,相对来说最左外面的硬骨层就有点向左走的趋势。

在此位置发生的“向左走、向右走”以前从没有这么容易的发生过,开学前一段短时间里有针对过分层,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倒是让右边脸上冒出不少新痘痘,这次突然能这么明显地发生,我认为让分层更明显可能会将此处一直模糊的头骨分层问题解决掉。

这样做后不会带来什么难受,到后来很长一段时间让此处分层头骨发生“向左走、向右走”。

寝室里林J有台电脑,他们上课去的时候,我没事做上上网。后来看到电脑上有余世维《成功经理人讲座》视频,讲课过程中他的记忆力很好,而且来头也不小,挂了几个世界级名牌大学的博士学位。看他的前额宽大,在上面给别人开讲座的人,头骨结构合乎结构好的特点,看来不管什么领域,在其领域中成功的人都是头骨结构好的人。

到我们正式开学,学校要开新生入学大会,去空地上集合,路上行人密集,一眼望前全是黑黑的后脑勺。这时让我想到高复时高考选人选上来都是头骨位置好的人的推测,从暑假在中央台看了高考状元参加的节目后,更加相信自己的推测。

现在自己就置身在大量大学新生的人群中,可以从现实的人群中看头骨移动现象,还真的是如此,自己视角180°前人的后脑勺顶部位置都没有头皮露白,后脑勺都是左右很对称。

军训开始,我也移东西回自己寝室。

我发现文章还是用电脑写方便,而且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后用到电脑的地方也多着,室友胡B也准备要买电脑。十一放假后,寝室多了两台电脑。

正式上课后,就告诉我们这届又有新的改革。面向大众的改革,英语、计算机等,学院对我们专业特别有改革精神,为了增加高年级的动手时间,决定大学里要学的课程往低年级压。

开始了大学上课阶段,也开始成为fresh man。这时我在收班级里双号男生作业,收作业时要绕一下。在绕教室一下收作业时,我发现这样能解决自己以前的另一个推测被高考选上来的大学生头骨固定性好,也就是不容易发生头骨移动推测,也可以说是发生明显头骨移动的概率低。

从以前身边人看,分数能考得越高的人,这种现象越突出。上课时老师有说过05级进来分数还不错,开学时头骨位置好的推测已经被证实,由于头骨是处于动态,那固定性也得考虑。

从以前生物老师说一起上课的同学,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由小来反映大也可以,那就按照这种思路来看看。这学期我们的课不少,时间一长没准和高复时期做个对比,可以得出个结论。

现在大家还是刚进来,刚刚被高考选择完脱离了学校的环境在家里几个月,少了“考试药”,也少了“恋”,学生少了这两种最可能会导致的头骨移动的外界刺激,头骨位置不会变动得这么快。

那以后也不能再单看个人,得大范围地看头骨移动现象所占的比例。不过从个人身上看,看到一些和以前相似的头骨形状,有点像四边形对角挪动一样的头骨,看来后脑勺处单面斜而面部的支骨也能随着前斜,只要不挤压到里面的大脑,学习照样好。

最后,从头骨移动现象的比例来看,发现和自己以前的推测是一致的,通过高考选上来的,确实是头骨位置好的人。像后脑勺对称性、头骨左右移动带来的竖向头皮露白等。

由于自己在开学时,睡觉没有枕头,发现可能会将后脑勺骨分层问题弄清楚,后来也有意识的将枕外隆凸附近的硬骨层发生“向左走,向右走”。

高二那时箱面压后,那段时间平常睡觉很容易地接触到后脑勺顶部位置,自高二后脑勺底部泥骨上移带动支骨上移变形后,平时睡觉很少会接触后脑勺顶部位置。

平时睡觉都是枕外隆凸的部位接触枕头等物,而我将枕外隆凸部位的支骨向两侧走,支骨又是一整块很硬,从后面看有点像“∩”的头骨,当让左边支骨的下面左动时,就好像动“|”下面部分一样,下面向左动,上面反而会自动向右动。

这样做后没带来什么难受,从开学前暑假时期有点开始针对分层,到学校后我想弄清楚分层问题,就让“向左走,向右走”持续到十月底,发现这样做后附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右边的脸上一直大量冒出比在暑假时更丰满的新老痘痘来。

同学说可能是在外面读书是水土不服的原因,开始我认为有点可能,但是后来越想越不对,跟水土服不服没关系,因为来学校前自从针对头骨分层弄随后,右边脸上的痘痘就开始有明显冒出。

痘痘以前也有出现,都是断断续续,不带集中性。通知书里写着学生报到时要带黑白照片,我从照片看自己那时拍的照片脸上还没有痘痘,是在针对后脑勺处头骨分层移动后,痘痘才开始在右边的脸上冒出,相比之下左边脸上却没有。

我发现自己右边脸上痘痘的出来,好像和分层头骨右移有点关联。为什么是右边脸上有大量的痘痘,而左边的却没有,还一直来都是这样。自己头骨都是在右移,而最近想弄清楚分层问题,枕外隆凸部位的支骨是向左移动不少,但是造成后脑勺顶部位置支骨泥骨在原先基础上向右偏移更多,而自己以前弄得后脑勺顶部的对称也由此一来,又要全部重新再来。

来学校后痘痘在右边的脸上如此大量地出来还是头次,而自己右边脸上的痘痘随着后脑勺顶部骨右移的增加是越来越多。这痘痘的短时间内大量在右边脸上冒出肯定和后脑勺顶部头骨右移有很大的关系。

我想等等没准把分层问题弄清楚回到对称位置后,痘痘也会自动消退。以后也停止让枕外隆凸附近的支骨再继续分开,先把后脑勺顶部左边的基本有点成“/”形的骨,从上面开始向左边弄回竖正,不然痘痘会更多,右边的脸像鬼一样,而且这时左边脸上也开始冒痘痘。

我们住的寝室楼是新建的,没来得及安装网络线。电脑中放些讲座、电影、电视剧看看,在重温《鹿鼎记》时,我发现坐在门口视线也不挡,而门口处正好有电风扇的开关,坐在那里看,身体弯下就能把后脑勺顶部的位置靠在下面。

平时正缺这种能让后脑勺顶部位置有和什么硬东西接触的机会,因为手臂的力量此时相对起来已经太小。在想让后脑勺左边头骨从向右斜 “/” 弄回“|”心切下,犯了自己明知道的错误,要是左边没拉开还顶在右边上,直接回移右边会顶到左边也后移。


大一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