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科普:M142“海马斯”多管火箭炮

M142自行火箭炮(英文:M142 High Mobility Artillery Rocket System[4],缩写:HIMARS,绰号:海马斯/海玛斯),是美国研制装备的一型轮式多火箭炮。 M142型火箭炮是美军在M270型火箭炮的基础上研制的轮式发射车版本,其普通火箭弹射程42千米,发射陆军战术导弹(ATACM)时射程达300千米。M142火箭炮是美国陆军装备的一型使用越野卡车底盘的火箭炮,得益于强大的作战效能,美国海军陆战队也装备了数量不少的该型火箭炮。其车长6.9米,车高2.8米,使用FMTV卡车底盘,有效载荷为5吨,战斗全重10.9吨,动力系统为一台6.6升柴油发动机,使用六联装火箭弹发射模块。 M142自行火箭炮于1993年开始研制,1998年7月进行样炮试验,2002年工程研制结束并提供样炮在伊拉克战争中试用,2004年11月结束作战实用评估,2005年投入批量制造并装备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美国军事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陆军受到了首当其冲的冲击一一敌人和战场的不确定性使重型化的美国陆军变得无所适从,M270自行火箭炮等类过于沉重以至于无法用战术运输机和重型直升机进行空运的装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轻型化”的趋势逐渐成为主流。由于大规模集团作战的可能性下降,而反恐战、城市战的可能性增加,美国陆军就必须被重新塑造成一支机动、灵活、可部署性强同时又战斗力强悍的作战力量,于是由重型到轻型的转型也就成为了必然。“轻型化转型”在本质上通过利用机动、火力短暂地瘫痪和削弱敌人,就为将短暂的优势转化为长久的优势创造了良机。在战场上快速协调火力和机动对于以最小代价迅速取胜是至关重要的。 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美军开始探讨如何将一辆采用履带式底盘的、重达25吨的M270功能,分解在两辆5吨重的轮式底盘上,以此来获得一种将“精确机动”与“精确火力”深度结合起来的军事装备,而这种尝试最终导致了M142高机动轮式多管自行火箭炮系统的诞生。 M142型火箭炮体现了美国陆军有关“重型部队应变轻一些,而轻型部队应变重一些”的原则以及陆军发展战略中强调攻击能力的思想,该炮研制受到美国陆军部的重视。之后,美国海军陆战队也关注M142自行火箭炮,因为海军陆战队有不再使用口径大于155毫米火炮的决定,又要获得理想支援火力,而现役迫击炮构成的火力范围有限。 20世纪80年代,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导弹与火控分公司开始自行投资研制轮式“海玛斯’`高机动性火箭炮系统。 1993年5月,美国陆军向国会提交的武器需求报告中提出了“海玛斯“需求计划。 1993年底,“海玛斯“首次在美国公开亮相。 1996年初,美国陆军导弹司令部授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导弹与火控分公司一份价值2320万美元的合同用于生产4门`’海玛斯’`样炮。 1998年7月,“海玛斯“样炮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导弹靶场成功地进行了发射陆军战术导弹的首次试验,至此生产出来的4门样炮有3门交付给美国陆军第18空降军进行为期两年的扩大用户试验,1门留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继续进行试验与鉴定工作. 1999年12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美国陆军签订了为期36个月、价值6500万美元的工程制造与研制合同,合同要求在签订初始生产合同前为美国陆军进行大规模试验与鉴定工作再生产6门样炮。 2000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加入工程研制[9]。 2002年,M142自行火箭炮结束了工程研制,有3门样炮编入美国第18空降军属炮兵旅,并在伊拉克战争中试用。 2004年11月,M142自行火箭炮成功地完成了大量作战试验,发射了所有类型的火箭弹并在作战环境中发射了成百上千的训练火箭弹。 2005年1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赢得了一份价值1.091亿美元的合同,继续进行高机动火箭炮系统(M142自行火箭炮)第3阶段低速试生产工作,以满足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需求。 根据合同,M142自行火箭炮低速试生产获得了第3笔资金,美国陆军打算购买37套M142自行火箭炮发射装置,海军陆战队将购买1套发射装置。该系统联合采购的总量有望超过900套。 在M142自行火箭炮试验期间,空运M142自行火箭炮部队的运输机飞抵俄克拉荷马州西尔堡,在泥土跑道上着陆,并在15分钟内卸下M142自行火箭炮系统,架起系统准备执行火力任务。除具备可部署能力外,新型系统也能够发射GPS制导火箭弹,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附带损伤。此外,M142自行火箭炮系统还能够发射火箭弹和陆军战术导弹,根据弹药类型的不同,其射程为8~300千米。 2005年6月,美国陆军第18空降军独立第27野战炮兵营开始列装M142型高机动多管火箭炮系统,成为第一个列装M142型自行火箭炮的野战炮兵营。 M142自行火箭炮是美西方装备的通用多管火箭炮M270的一款改进型,其全称是High Mobility Artillery Rocket System(简称:HMARS,又称:海马斯)高机动性火箭炮兵系统。M142自行火箭炮继承了M270反应快、威力大的显著特点,同时通过降低自身重量大幅提升了机动性能。M270战斗全重25.19吨,最大速度64千米/小时,M142自行火箭炮战斗全重10.89吨,最大速度86千米/小时。不到11吨的重量,让M142自行火箭炮可以凭借C-130运输机实施掠地平拉空投,既方便快捷又更加安全,运输机着陆后卸载,15分钟即可完成战斗准备[5][18]。 发射车 M142自行火箭炮除了战斗全重低、机动性能强,与M270的其他性能几乎相同。该炮系统均由发射车和弹药补给车两部分组成,其中,发射车改装了M2型步兵战车底盘,弹药补给车则是一款高机动性轮式车辆。为增大弹药携行量,作战时弹药补给车后方可加挂一节拖车。 M142自行火箭炮发射车共需3名乘员,其中前侧为驾驶兼发射控制室,后侧为发射装置。发射装置是一个金属厢体式结构,它通过铰链固定在转盘上,可以实现±100°方位角、0°~60°高低角内的灵活转动。厢体式结构被分隔成两个弹仓,每个弹仓可以装配1个6联火箭发射器,或者1个导弹发射器。 M142自行火箭炮弹药补给车也需要3名乘员,作战时跟随发射车行进,提供弹药保证。前后两节车厢各可装载4个弹仓单元,如果全部装载火箭弹,则可以装载8个6联火箭发射器[18]。 M142自行火箭炮的特点就是反应快,该炮每个弹仓单元都是模块化设计,具有高度集成的特点,装填不需要一联一联分装,而是6联发射器整个模块一次性安装;再加上发射车上加装有起重吊车,所以M142火箭炮一次装(换)弹只需要1名乘员耗时5分钟完成,大大缩短了装填时间。 M142自行火箭炮选用中型战术车辆FMTV作为底盘,驱动型式为6x6,载重质量为5吨,其基型车为M1083型货车,采用功率为292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变速箱是MD-7D型,悬挂系统行程达254毫米。FMTV中型战术车族采用全钢结构的平头式驾驶室,顶部的武器支架可供选择安装7.62毫米口径机枪、12.7毫米口径机枪或40毫米口径自动榴弹发射器,而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则是标准装备。选装件包括:低温启动装置、液压绞盘、液压起重机、电动起重机等。 M142自行火箭炮为提高机动性,对载车底盘于1999年改进后投产,主要改进包括:采用功率更大的柴油发动机,改进了传动系统,加装了排气制动和制动防抱死系统,还配装了“交互式电子技术系统”(IETM)。同时其车载大功率发电机可持续提供功率200千瓦的电能,为车载雷达、通讯设备、电子系统等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而不必额外配备挂车式发电机;大容量的电池可以保证雷达、通讯设备等长时间工作,而不必启动发动机,提高了车辆的隐蔽性和战场生存能力。 M142自行火箭炮的火力模块(又称:储运发射箱)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总体框架结构,它是存储发射箱的骨架部分,它直接决定着定向管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框架由型材和三块矩形隔板焊接成为长方体框架,中间加肋条加强以保证稳定性;另外,为便于吊装和与发射系统结合,总体框架上安装吊环和定位夹紧块。第二部分是火箭弹和定向管组合体,火箭弹通过闭锁挡弹器固定在定向管内,充入惰性气体后通过易碎盖密封,与定向管形成组合体,弹、管组合体通过三层隔板固定支撑在长方体框架中,组合体之间保持一定间隙。为减轻储运发射箱总重,框架和隔板材料都采用硬铝合金LY6,定向管材料采用玻璃钢增强塑料。 M142自行火箭炮对M270的炮载火控系统进行了广泛的技术升级。不但采用了更为快速的中央处理器,而且还用激光陀螺代替机械陀螺、加装了GPS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加装激光多普勒雷达测风仪。M142自行火箭炮采用升级后的火控系统,以最大射程发射标准型M26火箭弹时,精度提高了30~40% 。 M142自行火箭炮所配火箭弹直径为227毫米,长3.93米,重307千克,其中弹头重154千克。根据不同任务需要,火箭弹可以选用不同的战斗部,其中最常见的是双用途子母弹战斗部。该种火箭弹内装644枚M77式反装甲杀伤子弹药,射程为32~45千米。一门炮一次齐射可抛出7728枚子弹药,覆盖6万平方米地区,面积相当于6个足球场[18]。 M142自行火箭炮系统可选择两种模式,一种是在底盘车上安装装有6枚火箭弹的发射器,另一种是安装一枚地对地战术导弹。此外,该火箭炮系统还采用模块化设计,与M270履带式火箭炮系统兼容[15]。M142自行火箭炮系统发射的火箭弹可由卫星引导,偏离目标距离不到1米,精度非常高[16]。作为多管火箭炮,M142可以发射陆军战术导弹,包括M270全系列的地对地导弹,主要装填6枚227毫米M26A2型重型火箭弹,还可以使用ATAMCS陆军战术导弹。火箭弹使用了GPS全球定位系统,惯性导航组件和火箭弹末端用于稳定飞行弹道的小翼,具备精确打击的能力,在配备了增程增程火箭弹后,覆盖面积达到了80千米以上[16]。 M142自行火箭炮如果把火箭弹发射器换为导弹发射器,还可以发射ATACMS——“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则最大射程达到300千米。这款弹药弹长3.96米,半径0.61米,弹翼1.4米,弹重1672千克,其中战斗部重454千克,采用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可实现超音速飞行。内装950个反装甲子弹头,可用于打击火炮、火箭炮射程以外的装甲集群、机场、运输队和地空导弹发射基地等大型目标。 M142自行火箭炮系统一套造价高达552万美元,使用的火箭弹一枚造价接近10万美元。也就是说,1个M142自行火箭炮连不到一分钟时间完成一次齐射,发射108枚火箭弹,烧掉的钱就是1080万美元。如果不是美西方“免费”援助,GDP(经济学术语,即国内生产总值)只有2000亿美元的乌克兰恐怕是用不起这种火箭炮的。 2005年,伊拉克战争中,M142自行火箭炮为轻型机动作战部队提供火力支援,成功地完成了许多重大的火力支援任务。M142自行火箭炮已经通过伊拉克战争和复杂作战试验的检验,可使用C-130运输机空运,能够发射现有的和新型精确弹药,而且还可以满足未来部队系统的各种需求[6]。 2006年,M142自行火箭炮形成初始作战能力,主要担负为早期进入战区的应急作战部队以及轻型师、空降师和空中突击师提供火力支援的任务。MLRS弹药系列的未来发展计划是提供先进能力、减少后勤支援并进行精确打击,旨在使部队能够攻击并摧毁火炮、防空阵地、卡车、轻型装甲车和人员输送车,以及支援部队和支援阵地。发射完毕后,M142自行火箭炮能够在敌军锁定发射位置之前快速撤离。 2020年10月9日,据媒体报道,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完成了第500套M142高机动性火箭炮系统的交付。 2022年2月24日爆发的“俄乌战争”,在美西方“援助”乌克兰的众多装备中,M142自行火箭炮是最令俄军头疼的。由于援助数量有限,乌军没有把M142自行火箭炮用在正面战场的火力支援上,而是将它当作“超超远程的狙击枪”,用来远距离偷袭俄军后方的补给站、弹药库、机场等重要设施。依靠美军卫星系统,有着“平方千米清除系统”之称的火箭炮,能够精准的发现和打击俄军重要设施,让俄军屡屡“吃亏”[17]。 2022年6月后,乌克兰军队加强了对赫尔松州的打击行动,媒体披露乌军使用美国海马斯M142自行火箭炮系统对该市实施打击,造成硝石仓库爆炸,医院、住房和其他市政基础设施受损。该型火箭炮系统是美国为乌克兰提供的重要军事援助项目之一,美国为乌克兰提供的M142自行火箭炮(HIMARS)系统,提振了乌军在战场上的实力。 2022年11月9日(美国当地时间),美国总统拜登谈到向乌克兰提供的“海马斯”火箭炮系统:“我们提供了‘海马斯’。‘海马斯’有两种,一般来说,可以发射的火箭炮(有两种): 一种射程超过600英里,另一种射程大约为160英里。我们没有向他们提供那种射程大约为600英里的火箭炮,因为我不希望他们攻击俄罗斯本土。” 2022年12月5日(美国当地时间),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国提供给乌克兰的 M124多管火箭炮曾进行过“秘密改装”,改装后的M124火箭炮无法发射远程弹药攻击俄罗斯本土目标。 M142自行火箭炮与榴弹炮相比,火箭炮威力巨大。1个9门制M142自行火箭炮炮连一次齐射的杀伤效能是1个18门制155毫米榴弹炮营发射双用途子母弹(内含27枚子弹药)27次齐射的杀伤效能。 M142自行火箭炮具有机动性能高、火力性能强、通用性能好等特点。该炮采用轮式载车6×6的5吨卡车底盘,车重减轻到10吨,可用C-130运输机空运。 冷战最后10年美国作战原则的核心是实现“机动”与“火力”的结合。“空地一体战”集机械化战争理论之大成:将空地二维合二为一,在海湾战争中被证明非常有效。但随着冷战的结束,情况发生了变化--苏联/华约武装力量的消失,打破了曾有的那种“和谐”。M142自行火箭炮(HIMARS)的概念成形于1998年,而2001年9月的“9•11事件”之后标志着美国军事转型指导性文件的《国家安全战略》却发表于2002年,M142自行火箭炮虽然热度很高,但距离完全符合美国军事环境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M142自行火箭炮的出现是为了克服MLRS(多管火箭炮系统)太重,无法在战区间进行战略投送的问题,为轻装部队及时提供必不可少的中近程火力支援和远程精确打击能力。但是,在进入战场后,美军却屡展发现,由于运输一辆M142自行火箭炮需要两架次的CH-53B(仅陆战队大量装备),而大量装备的黑鹰直升机和CH-47直升机根本无法运送这样略显庞大的武器系统。也就是说,在空地一体化战场上,空降部队和轻装部队若没能占领一个可共C-130运输机起降的机场,那么这种被寄予厚望的火力压制武器M142自行火箭炮往往是指望不上的,结果“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