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鹤老师:关于泸州萧巷子的补遗,建国后萧巷子的变迁
江阳沽酒客按语:萧巷子今天都写成肖巷子,但是沽酒客还是打算让它恢复本来的写法,萧巷子。这个巷子今天还在,虽然变化颇大,而且也比以前宽了不少,但是已经没有原来的韵味。
成都的宽窄巷子是后人的营销杰作,可惜泸州的萧巷子没有成为泸州民居文化的缩影。对于八零后的我,还有对它朦胧的印象,毕竟十多岁的时候,它还没有什么变化。当市府路变成了滕王阁商品房以后,周遭的一些旧痕迹,就支离破碎起来。之前专门分享了罗文鹤老师写的泸州萧巷子的回忆,今天再把一篇补遗整理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勾起大家对萧巷子的记忆,无论是“萧巷子”还是“肖巷子”泸州人都不会忘记。本文由江阳沽酒客进行编辑,作者罗文鹤先生。
罗老师正文(文中的我即罗老师本人):
建国后,萧巷子随时间的变也变化了很多次。首先,罗家花园成了市政府的一号院,属市委书记,市长的官邸。改开后花园拆掉,修起了几栋市委市府职员的宿舍的小高层楼房。被戏称为“官巷子”。
我1972年进去拜访过余安中老(泸州已故地方文史专家,书法家,也是江阳沽酒客非常尊敬的一位长者前辈)。在80年代大拆大建中,巷子的防火墙拆掉,修起一排属于市府路步行街的,琳琅满目的铺面,最高处,通向市府路的高梯梯。

(图片注解:巷子最高处,通向市府路。)
肖巷子口右边的酱园铺,先变成了物资局的仓库,后成了由忠孝路搬过来的五交化。在80年代大改造中,被拆掉,修起了汽车道。

(图片注解:慈善路入肖巷子口现况。照片左边的人行道,基本上是最初的巷子宽度和高度。)
卧雪高峰院,解放后,被称为二号院,为局长级别的人入住。后也被拆了,加宽了汽车道。路边修成铺面和公租房。
解放后,红十字会医院搬到市府路口,现在已经变成市人民医院。
最西端的高等法院,49年后,几移其手,到改革开放前,是教师进修学院职员宿舍。
对面的黑墙院子,1950年成了泸化厂职工宿舍。
修主干道时,干道从巷子北面的梓潼路往南延伸过来,切去了巷子的四分之一。现在,在主干道巷子口,靠三星街一面的街面上,伫立起了文轩书店,和工商银行大楼。靠梓小一面,修起了军工大厦。底楼是为普超市。

(图片注解:照片是肖巷子主干道口的文轩书店,和工商银行大厦。)
想要找肖巷子最原始的西端,只能走到主干道靠老科协人行道附近。

(图片注解:以下照片是张绍先老,在市府路的最西边的,还没有拆掉前的教师进修学院二楼上拍的。 )
江阳沽酒客后话:关于罗老师泸州萧巷子的回忆就告一段落,谢谢他老人家的分享和回忆,又为我们泸州民间留下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