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沧桑雄浑雅俗共赏的《三国演义》,超凡脱俗超难理解的《红楼梦》

2021-01-06 12:31 作者:VoyageTraveler  | 我要投稿

人生三本书:

《道德经》(南华经)

三国演义

红楼梦

其中道德经南华经属于哲学神书,天书;

三国演义比较易懂,但是普通读者其实只能懂书里面通俗的内容;

红楼梦则是无限高雅的小说,普通读者无论如何也是读不懂的;

三国演义看似描写的是通俗战斗内容,其实充满了忠义沧桑的高雅思想,雄浑悲壮的真情令人无限感动

随便举几个例子:

田丰,袁绍的谋士

却说田丰在狱中。一日,狱吏来见丰曰:“与别驾贺喜!”丰曰:“何喜可贺?”狱吏 曰:“袁将军大败而回,君必见重矣。”

丰笑曰:“吾今死矣!”狱吏问曰:“人皆为君 喜,君何言死也?”丰曰:“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 则羞,吾不望生矣。”狱吏未信。

忽使者赍剑至,传袁绍命,欲取田丰之首,狱吏方惊。丰 曰:“吾固知必死也。”狱吏皆流泪。

丰曰:“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 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乃自刎于狱中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 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

==========田丰,可悲可叹

郭嘉,曹操的谋士

操到易州时,郭嘉已死数日,停柩在公廨。操往祭之,大哭曰:“奉孝死,乃天丧吾 也!”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郭嘉死后,曹操开始不断遭受挫折,不久后赤壁大败

===曹操赤壁大败后,再次思念痛哭郭嘉

操忽仰天大恸。众谋士曰:“丞相于 虎窟中逃难之时,全无惧怯;今到城中,人已得食,马已得料,正须整顿军马复仇,何反痛 哭?”操曰:“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

遂捶胸大哭曰:“哀 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众谋士皆默然自惭

王经及其母亲之高义,王经乃曹髦忠臣,因协助曹髦反抗司马昭被捕,王经母亲也被捕

昭又使人收王经全家下狱。王经正在廷尉厅下,忽见缚其母至。经叩头大哭曰:“不孝子累及慈母矣!”

母大笑曰:“人谁不死?正恐不得死所耳!以此弃命,何恨之有!”

次 日,王经全家皆押赴东市。王经母子含笑受刑。满城士庶,无不垂泪。

后人有诗曰:“汉初 夸伏剑,汉末见王经:真烈心无异,坚刚志更清。节如泰华重,命似鸿毛轻。母子声名在, 应同天地倾。”

三国演义这本书里面处处充满了这些悲壮义士的故事,大部分都是真有其人其事的

读者不要以为三国演义仅仅是一本战斗小说,其实三国演义充满了深刻的智慧,真实的人性,沧桑的历史,忠义高雅悲壮真情

三国演义不是那种普通的庸俗战争小说。

如果说三国演义还有一些通俗味道,那么红楼梦则是毫无通俗娱乐价值

红楼梦是纯粹的高雅小说,不是普通读者能读懂的

本书通过一个高雅情痴贾宝玉与各种女性互动的感情故事,揭露了无比真实的社会与庸俗的人性,更同时刻画了大量的高雅角色,使得本书成为社会学经典,同时又是经典高雅之作

普通读者是怎么也读不懂红楼梦的,普通读者实在很难理解这样一本家庭琐事的小说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所以常常造成这样一种情况:越是水平低的读者,越是以为红楼梦写的不好;越是水平高的读者,越是觉得红楼梦非常优秀

其根本原因在于:读者阅读红楼梦,只是看到了自己所能看到的东西。所以水平越低的人看到的东西就越低,水平越高的人看到的东西就越高

我认为普通读者是无论如何也读不懂红楼梦的,需要提高自身水平十万倍才能勉强入门

读者需要首先搞懂这两个概念才能入门红楼梦:1,高雅,2,真情

红楼梦每个细小的家庭琐事都包含着极为深邃的道理

揭示真实的人性,重于刻画不俗之人的人生思考

红楼梦留下了:社会学真理以及高雅真理,是古今中外最强的人生社会内涵小说。

三国演义不是媚俗小说。

红楼梦写的东西最简单,内涵道理却最难。

沧桑雄浑雅俗共赏的《三国演义》,超凡脱俗超难理解的《红楼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