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现象学入门之二:追求知识的严格基础

2022-10-13 11:18 作者:思如花语  | 我要投稿

作者  B站心理咨询师  余颖慧

      大家好,我是颖慧。今天我们要聊的是追求知识的严格基础。

       我们先来看一个问题,这个世界到底是物质作用先还是理念作用先?

有人说是物质作用先于理念作用。你看:先有苹果往下掉,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先有珠穆朗玛峰,才说它是世界最高峰。这么看来,好像是物质作用先于理念作用的。

     我们通常也是这样来看世界的。比如,因为分泌了荷尔蒙,我们爱上了某人。我们爱的不是这个人,而是我们心中认为的TA的样子。但再往下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先有了“上下、高矮”的理念,先有了“爱、不爱”的理念。先区分上下,然后才会认为苹果是往下掉的。先区分高矮,然后才会有人去丈量高度。先区分爱不爱,然后才会有人去做实验,发现了(爱)与荷尔蒙的关联。看来还是理念作用在先。

     但为什么我们会知道上下和高矮的区别呢?为什么我们会知道自己爱(或)不爱?理念作用的基础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人的心理感知能力,我所感知到的,取决于我的感知能力。比如,鹰的视力是人的8倍,所以鹰看到的世界和人看到的世界不同。听起来很有道理啦,我们很多人也是这样子认为的。

     但是问题又来了,我用我所感觉到的信息,推理出一套逻辑思维。我说,“爱是掏心掏肺地为对方好”。你也用自己所感知到的信息推理出一套你的思维逻辑。你说,“爱是尊重、平等和喜悦”。每个人的感知能力都不一样,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思维。那我眼中的爱和你眼中的爱,到底哪个是对的?我所看到的世界就是这样子的呀。我没错,你不能说我错了。同理,我也不能说你错了,那我们怎么达成共识呢?现象学就是在这个地方大有作为。

     有没有一种共通的、普遍性的知识呢?基于这个出发点,胡塞尔提出,要“追求知识的严格基础”。也就是说,我们回到理念作用的当下,直接面对苹果往下掉的样子,直接面对高的山、矮的山。我们把视角从不同的感知能力和逻辑推理挪开,回到一切生发的地方,回到现场。那里有一切知识的基础。

     我简单粗暴的理解一下,就是:重点不在于我怎么去定义一件事,现象学强调的是,去看它呈现的样子。这里我再引申一下,照这个思路,我们谈恋爱时,就不要轻信甜言蜜语了。不管是自己说,还是对方说。不是嘴上说爱就真的爱,要去看每一个相处的瞬间发生了什么。从理论上说,我是个好人,但有时候做了坏事。从理论上说,妈妈爱孩子,但每个妈妈怎样对待孩子,却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从理论层面看世界,很可能会活在对标准的期望和失望里。对真实却视而不见。但如果,我们用现象学去看世界,回到每一个生活的瞬间(去),就不是活在理论里,而是真实地拥抱生活本身。

     总结来说,今天我们主要介绍了:第一,现象学为什么要追求知识的严格基础。第二,知识的严格基础是指什么?那怎么回到现场呢?下期视频我们继续介绍。

 


现象学入门之二:追求知识的严格基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