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员投稿】21本科双非学长上岸北邮信通院经验分享

2021-04-10 23:19 作者:邮学超哥  | 我要投稿

    21考研,本科双非,现已上岸北邮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和大家分享下自己的备考心得。因为今年分数不太高,所以可能更多的是说一下过去我踩过的坑。

    我今年备考时间大致是4个月左右,疫情在家老是觉得时间还长,拖延症让我一直往后拖,正式准备差不多是8月中旬,不过在这之前也有背单词什么的。12月份的时候忙的急头白脸的直想回去踹当初的自己一脚。

    首先说下数学,我因为前期跟的李永乐团队,所以刷题用的660+330,刚好后期大纲改动,选择题比重增大,解答题也相对综合性更强,所以后期补了李林的880+108。首先就刷题来讲,我觉得尽可能还是不用ipad无纸化来弄,因为前期虽然会做的挺爽,但后期纠正错题稍稍有点难受,当然你一开始就把错题整理好也挺好。错题要反复做,一般第一遍全做,错题刷两遍就差不多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吴忠祥老师微信公众号的每日一题,去年临近考研两个月跟的,个人觉得选题蛮经典,解法思路武老师也会拓展。然后关于跟老师的问题,因为我本人只接触过李永乐团队和张宇团队。我高数跟的武老师,室友跟的张宇,据他反馈是张宇在难题突破和计算上训练量很大,其实也蛮符合考研要求,但是更适合本身基础不错,后期想突破的同学;武老师知识面比较广一点(个人见解,可能我不够了解张宇),讲题一般都是抽丝剥茧式的娓娓道来,基础好坏听着都很合适。至于线代部分,因为去年好多人推荐李永乐老师,我也把李老师的基础和强化部分都听了,但还是感觉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后来听了张宇团队的Kira老师的提神醒脑课,感觉做题利索了很多。不过强烈推荐李永乐老师的线性代数强化讲义和武忠祥老师的高数强化讲义,大家把这两本书一点一点啃完一定收获贼大。概率我跟的余炳森老师的基础强化部分和Kira的提神醒脑。关于跟老师这个,每个人节奏不一样,可能更适合的老师也不同,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所以还是自己试一下。真题我当时是结合李永乐团队的《历年真题权威解析》,这本也强推,虽然张宇和李林团队等都有出过同类型的书,但是李永乐团队提供的做题方法基本是最简单的。另外数学真题一定多做,基本就是反复刷题,反复重做错题,最后市面上的模拟卷都可以上手做一下,张宇的还是蛮难,但是个人感觉在六套卷里,难度主要在计算,很多题目算出结果就感觉被耍猴了一样,跟考研题不太像,李林的更接近一点考研真题。

    英语部分我觉得词汇蛮重要的,背单词一定要每天坚持,我自己用的墨墨背单词,越早开始越好,词汇解决了,你会发现好多题目就是理解的问题,结合一下唐迟的阅读理解做题方法就能把阅读做的不错。另外我个人感觉是,如果你开始的早,时间充裕,那可以选择唐迟、田静等等很多大家都推荐的老师,英语还是尽可能早做准备,毕竟是靠日积月累的。如果开始太晚,时间不太够,可以考虑下刘晓燕的保命班,确实是神器。再次强调时间充裕的话还是不太建议刘晓燕的,因为她讲题对词的解释个人理解注入过多,基本已经改变了这个词的原来意思,一去查词典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当然也有别的地方,大家可以自行感受。英语真题很重要,要把真题当成宝一样慢慢啃,尽可能每一点都消化一下,英语是除了真题之外不需要做其他题目的东西,因为你要站在出题人的角度思考,任何市面上的题目也谨代表写这本书的人的角度,和考研命题人角度多少会有偏差。另外第一次做英一真题错很多也不要气馁,多刷几遍,最后留个一两套做全真模拟,你会发现正确率会慢慢提高。英语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跟一下子老师的,网课可以直接去b站或者百度网盘找,当然建议大家条件允许的话尽可能支持正版。

    政治我觉得就是徐涛的强化精讲视频课+腿姐的解题技巧课+刷1000题+背肖四肖八就可以,我身边的人基本都是这个套路,室友政治80+。政治不用开始太早,8、9月份可以先看强化精讲(比较长,可以当故事看),然后一边看一边刷1000题,不用专门给政治留时间,有空就可以看,政治不太挑时间,零碎的时间也可以。但是考研前一个月左右就要开始着手背肖四肖八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时间怎么也不够用,就已经没那么多时间分给数学英语了,所以一般大家会说最后一个月数学英语基本定型,很难改变什么。所以一定一定在前期把数学英语基础打牢,考前真的很难再给数学英语留时间。另外,跟英语刚好相反,政治是唯一一个不用做真题的科目,因为命题一般具有实时性,跟当年国内的一些大事有关,另外会反复考的选择题也会在1000题里出现。所以刷题的话做好1000题和肖四肖八就足够了。

    最后就是专业课了,我是考的801,开始的比较晚,大概11月初,当时也比较慌,加上本科学的樊昌信版通原,跟北邮周炯磐版的侧重点有所差别,所以全程跟的超哥的精讲精练+方法串讲。还有半个月倒计时的时候真题还没做一遍,当时超哥在群里开直播讲了一下每套真题拿的分数对应的一个定位,我就按着这个定位来,把14年后的几套真题侧重刷,配上方法串讲,最后效率还蛮高,最后考了131,数学英语有点拉跨,全靠专业课拉分。我觉得如果基础好,或者备考早,精讲精练可能也不是很必要,不过方法串讲真的很推荐,基本真题中涉及的题型它都有讲解对应的方法套路。但是如果开始的比较晚,求稳,精讲精练还是能很快帮你打好基础的。真题在大群里或者邮学论坛都有超哥团队整理好的,直接下载打印,一定好好做,15年之前的部分题目可能挺偏,可以适当放弃,15年之后题目都比较简单,就要求我们把每一道题目题型方法掌握到位,到时候考场上才能游刃有余。

    复试的话,就是提醒大家不要有一种“我考研考过801通信原理,对很多内容都已经了如指掌就可以随意准备”这种心态,毕竟笔试和面试的思路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在短期备考的话,为了备考效率我们可能就是套路化记住如何处理同类型题目,后期可能就忽略了为什么这么处理,对原理部分就淡化了记忆。而面试过程问的恰好就是你对这个点的理解,对知识点的应用,所以大家复试准备专业课时可以转变一下备考思路。复试主要是笔试+面试,笔试不知道明年会不会有,今年我准备了好久笔试还是取消了。面试主要是英语+专业课,今年信通院是英语专业课二八开,总体来讲只要回答的时候积极自信就没有什么问题,另外如果手头有项目一定要在复试前重新了解一下细节,确保在面试过程中可以流畅的表述下来,这是很关键的加分项。另外初试复试往年在线下是五五开,线上的话今年是初试复试七三开,虽然占比不及初始,但复试对老师的印象还是很关键的,表现不好还是会被后面的同学反超。希望大家到时候用心准备,不论初试成绩如何,都要积极准备,不给自己留遗憾。

    总之,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希望大家不论如何,确定好目标就一定坚持下去,不要被外界因素干扰。另外选择真的很重要,就北邮院内录取情况,因为是按组招生,所以不同组也有自己“组线”,有低分一志愿上岸的,也有高分被刷不得不考虑调剂。所以大家一定正视报考这件事,不是脑子一热,而是一定要分析往年报考情况和自身实力判断,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自身实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组,因为报考大概在10月,已经是备考中后期,大家对自己的情况也有一定了解。另外,大家不要用打时间战麻痹自己,认为自己学的时间长就一定收获更多,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最后,希望大家都能不辜负一年的努力,顺利上岸!


【学员投稿】21本科双非学长上岸北邮信通院经验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