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闲学习十四五 未来发展不落伍
在这半年的空闲时间里,我断断续续研读了《十四五》相关资料,尝试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这65000余字的国家未来发展计划,之前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跟大家分享,现在公司有了月刊这么一个平台,非常高兴能以这种方式与大家交流。
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相辅相成的,《建议》定性,指方向;《纲要》定量,定细节。
图为主要目标指标:

首先看经济发展的指标,2025年栏内为空,年均累计栏内指出的是保持合理区间。这是国家要停止GDP发展了吗?并不是,而是国家迈开了“质变”的步伐,从“数量时代”走向“质量时代”。
二看民生福祉,每千人拥有三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从1.8增加到4.5,变化率150%,与人口相关。还记得最近火热的三胎政策吗?没错,就是它。
三看创新驱动,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从6.3增加到12,变化率90%。与科技相关的还有数字核心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从7.8提升到10%。
四看绿色生态,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3.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没错,这几个月热门的限电也由此而来。
以上几个变量幅度最大的方向分别包括了人口、科技和绿色。这将是我国未来五年的主要前进方向,由这三个变量可以衍生出五大方向,人口变量引出一老一小和城市群发展,科技变量带动数字中国和科技创新,绿色带动新能源发展,引出城市群和数字中国。这五大变量同时能推动产业升级,扩大内需。供需两大领域同时变革亦能反向为将来2060碳中和打下坚实基础。
由此可看出我国正在布下一盘大局,无论是产业升级、科研攻关还是新能源革命大城市群崛起、无论是育儿养老还是国货当自强这些都是非常确定的慢变量,三五年可能看不出变化,但十三五年将硕果累累。
这是新中国发展史中罕见的存在,无论是《纲要》还是《建议》都囊括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具体内容,学习之后遇见新的政策就能更好的理解政策背后的原因,从个人层面就作出最适合于时代发展的选择。
鉴于投稿篇幅有限,还有很多十四五的提及的内容无法细细展开,例如科研、芯片研发、高端制造、深空深海极地探索、清洁能源等等等等。
我们这一代正处在时代变革的风口浪尖,无论你我都应该支持并拥护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积极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我们共同的未来添砖加瓦。
庄言
2021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