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简述》(三)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下)
思考:秦汉时期,社会持续发展。中国进行了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和和巩固过程。秦国是怎样统一中国的?又创建了哪些制度来巩固统治?你知道“丝绸之路”吗?两汉时期科技文化又有怎样的进步?
东汉的兴衰
公元9年,外戚王莽篡汉,建立新朝。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王莽统治末期,各地灾害严重,赤地千里,绿林、赤眉等农民大起义爆发。公元23年,绿林军击败王莽军主力,随后攻入长安,推翻了新朝的统治。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 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政治上,他吸取西汉灭亡的教训,加强中央集权,限制外戚权利,并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经济上,恢复西汉的三十税一制(文景两帝时期开始实行);实施度田制(包括丈量土地和清查口户,有利于国家掌握国家部分情况,增长税收。但这一制度实行后,遭到了豪强地主的强烈反对,刘秀最后妥协。此后,地方豪强势力在东汉时期发展迅速)清查全国垦地,口户数量;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刑罚;民族关系上,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思想上,提倡文学,重视儒学,“退功臣而进文吏”,以“柔道(德政)”治天下。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东汉形势图 到汉明帝、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汉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汉和帝继位以后,扫灭外戚,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史称“永元之隆”。 东汉中期以后,诸帝大多年幼继位,年寿不长。皇帝年幼不能亲政,太后掌握朝政,实际权力控制在外戚手中。皇帝长大后不满外戚干政,便依靠宦官铲除外戚势力,宦官又因此掌控朝政,从而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他们各谋私利,相互争斗,致使东汉后期政治腐朽黑暗。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通过品评人物而抨击时政,称为“清议”。他们的反抗触犯了宦官利益,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史称“党锢之祸”。 豪强地主势力在东汉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84年,张角创立的民间秘密宗教“太平道”在多个地方同时发动起义。起义军头裹黄巾,称“黄巾军”。起义军虽然相继被官军各个击破,但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东汉皇帝列表
丝绸之路
汉武帝时期,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3次较大战争,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汉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4郡。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募遣张骞两次(第一次是公元前138年开始,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与匈奴有矛盾的大月氏夹击匈奴,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大月氏,但大月氏不愿再与匈奴打仗,张骞只好回国。回来后,他把自己在西域各国的见闻和各国想与汉朝来望的愿望告诉了汉武帝,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出使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到东汉时期,汉朝国力下降。匈奴等敌对势力逐渐控制了丝绸之路。汉军在班超的率领下,反击匈奴,夺回了丝绸之路 ,使其恢复通商。后来,甘英想继续开辟丝绸之路,但因种种原因,最终没有顺利实现。
两汉的文化和科技
两汉史学的代表性成就是《史记》与《汉书》。西汉中期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形式,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3000年的历史,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史记》文字精练,人物刻画与叙事生动,不虚美、不隐恶,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东汉中期班固撰写的《汉书》(后其妹班昭和弟子们补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两汉文学成就集中体现在汉赋、乐府诗上。汉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特点是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乐府诗是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很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东汉民间流行五言诗,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 两汉医学和科技成绩斐然。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间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东汉华佗发明了“麻沸散”,编创了五禽戏。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九章算术》在代数和儿何学上贡献突出,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为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东汉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测定地震方位,被誉为“制作伴造化”。他还撰写了天文学专著《灵宪》。东汉张仲景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誉为“医圣”。在农学上先后出现了《汜胜之书》和《四民月令》。 本文为西汉和东汉的部分内容。 本文希望能给阅读者们带来一定帮助。 本文仅供娱乐阅读或一定的参考。 本文可能会有错别字、遗漏内容或不严谨的地方,希望各位能在评论区给予纠正和留下宝贵建议。也可私信up主 LvXingge泽泽子-新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