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赵师傅提问# 第十八期
每期将整理5道放进公众号中方便大家学习。
01
#向赵师傅提问#
问题:
老师,第三题的d e怎么解释呢?双倍工资不是从第二个月算么?虽然没有教师资格证,但是合同也该有效,付出了劳动?

回答:
【答案】BC
【解析】考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
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劳动合同法》第28条,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劳动合同法》第26条,列举了三类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情形:一为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为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本题使用的依据则为第三类。《教师法》第10条及《教师资格条例》第2条,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题目中,王某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但未依法取得教师资格证,故不具备以教师身份与学校之间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主体资格。
E选项错误,《劳动合同法》第28条,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此处的“劳动报酬”,不宜做扩大化解释。针对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未休带薪年假工资、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等劳动法项下特有的惩罚性、补偿性项目,一般不再予以支持。
02
#向赵师傅提问#
问题:
老师,请问,这道题应该选什么?


回答:
这个题目是老题目了。
利用未达到法定年龄的人实施犯罪的是否一律成立间接正犯?对此问题,司法考试命题人的观点是,虽然一般来说,这种情形成立间接正犯。但是,在被利用者具有辨认控制能力,利用者并没有支配被利用者时,则不能认定为间接正犯。换言之,未达到法定年龄的人与达到法定年龄的人共同犯罪时,后者并非都是间接正犯。只有当后者支配了犯罪事实时,才能将其认定为间接正犯。
同时,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综上,15周岁的乙对于走私毒品是否具有辨认控制能力是这个题目的关键,也是争议点。
如果有辨认能力,甲乙就属于共同犯罪,但由于15周岁对于走私毒品缺乏刑事责任能力,所以乙不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没有辨认能力,甲属于间接正犯,甲乙不构成共同犯罪。
但注意C选项,刑法规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从事处罚。(即使认定甲成立间接正犯,也应当从重处罚)
03
#向赵师傅提问#
问题:
盗窃罪,15岁的人根本不追究刑责啊,共同犯罪不是全体都要具备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吗?


回答:
利用未达到法定年龄的人实施犯罪的是否一律成立间接正犯?
对此问题,司法考试命题人的观点是,虽然一般来说,这种情形成立间接正犯。
但是,在被利用者具有辨认控制能力,利用者并没有支配被利用者时,则不能认定为间接正犯。
换言之,未达到法定年龄的人与达到法定年龄的人共同犯罪时,后者并非都是间接正犯。只有当后者支配了犯罪事实时,才能将其认定为间接正犯。
例如,18周岁的张三唆使15周岁的李四盗窃他人财物的,张三不是间接正犯,而是教唆犯,二人成立盗窃罪的共犯。15周岁的李四只是由于刑事责任年龄的限制,不承担刑事责任。
04
#向赵师傅提问#
问题:
第一题不是还有收养关系也可以代位继承嘛?

回答:
这个题目是对的。
代位继承晚辈直系血亲如下
1、被代位人的晚辈直系血亲,既包括自然血亲,也包括法律上拟制的血亲
2、被继承人的养子女、已形成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的亲生子女
3、被继承人亲生子女的养子女
4、被继承人养子女的养子女
5、与被继承人已形成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的养子女
05
#向赵师傅提问#
问题:
请示在未获批准之前不能抄送给下级机关?



回答:
对的。这个题目,我没有找到出处。但是所有机构都认为是对的。
同时,2021年3月,重庆考过一个题,可以参考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