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靶点追踪丨CD73单抗±度伐利尤单抗+化疗治疗胰腺癌
胰腺导管腺癌(PDAC)发病率不断上升,5年总生存率一直较低,亟待新的系统治疗手段的出现。免疫治疗在实体肿瘤中显示出良好的优势,但迄今为止,免疫治疗,在PDAC的应用一直令人失望。已有几项有希望的临床前研究,但将其转化为临床研究仍然具有较大挑战性。这可能与PDAC复杂的免疫抑制肿瘤微环境的密切相关。胰腺癌的治疗必然进入到多途径,多机制治疗方案联合使用的阶段。
最近在制作2023ASCO肝胆胰三个癌种的免疫治疗进展幻灯,发现晚期胰腺癌一线治疗,阿斯利康在研的CD73单抗在尝试联合度伐利尤单抗及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随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mPDAC一线: Oleclumab (O, MEDI9447, CD73单抗) ± 度伐利尤单抗 (D) + 化疗 (CT) NCT03611556


研究背景
既往1期研究,oleclumab+度伐利尤单抗二线治疗mPDAC显示出抗肿瘤活性和可控的安全性;
在此,我们报道了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的Oleclumab±度伐利尤单抗+化疗在mPDAC患者中的研究。
研究方法
患者(Pts)≥18岁,ECOG PS为0–1。具体的入排标准如下:
研究设计
第1部分是剂量递增阶段:
在队列a中,先前未经治疗的(1L)患者接受O 1500或3000 mg IV Q2W,共4剂,然后更换给药频率为Q4W + D 1500 mg IV Q4W+吉西他滨和nab紫杉醇(GnP)Q4W。
在队列B中,既往有吉西他滨化疗(2L)的患者接受O 1500或3000 mg Q2W,共4剂,然后更换给药频率为Q4W +D 1500 mg Q4W + mFOLFOX Q4W。
第1部分的主要目标是安全性和耐受性;次要目标包括抗肿瘤活性和药代动力学(PK)。
第2部分是剂量扩展期,其中通过IHC按肿瘤CD73的高/低表达对pts进行分层。在A组中,1L受试者以1:1:1的比例随机分为单用GnP组(A1组)、O+GnP组)(A2组)或O+D+GnP(A3组)。O按推荐的第2阶段剂量3000 mg给药。由于2LPDAC患者出现了新的治疗方法,队列B没有进行剂量扩大。第2部分的主要终点是研究者通过RECIST v1.1评估的客观有效率(ORR);次要终点包括PFS、OS、安全性、PK和抗抗体。

研究结果




截至2022年11月11日,第1阶段治疗了25例患者(A组,n=14;B组,n=11),第2阶段治疗了170例患者(A1组,n=62;A2组,n=38;A3组,n=70)。



在第1阶段中,1 名患者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队列B,O 3000 mg:G3级恶心和3级局部水肿)。第1阶段和第2阶段的安全性大致相似。
在第2阶段中,A1、A2和A3组中3级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发生率分别为85.5%、89.5%和90.0%,最常见的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2.6%、34.2%和17.1%)。在第二阶段中,TEAE分别导致11.3%、23.7%和24.3%的患者停药。
在第2阶段中,各组的ORR相似,与第1组相比,第3组的PFS和OS有延长的趋势。当比较A3组与A1组时,CD73高表达的患者有更大的临床益处的趋势。
研究结论
与白蛋白紫杉醇+吉西他滨(GnP)标准化疗相比,O+D+GnP具有相似的安全性和更优的临床获益趋势。
参考文献
Overman et al, J Clin Oncol 2018;36[suppl 15]:abs 4123
J Clin Oncol 41, 2023 (suppl 16; abstr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