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玉补石||天下英雄唯你我——曹刘技能的配置差距
以袁绍为首的十多路诸侯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推诿扯皮,保存实力。
唯一出手的是曹操小同志。
曹操在联军中展开演讲:“咱们举义兵诛暴乱,现在十多万大军全都到了,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现在打他就一战而天下定了!
曹操小同志革命热情比较高,看到董卓的恶行后义愤填膺,然后振臂一呼没人搭理,只有好友张邈和鲍信给了有限点的赞助,结果自己率兵向西,准备进驻成皋,塞关东之口。
你们不上,我上!我特么可是发过毒誓的!
结果军到荥阳汴水时,曹老板遇上董卓大将徐荣,双方交战,曹操战队被徐荣的西凉军差点团灭。
曹操中箭,马重伤,兄弟曹洪让马死命保其逃脱。
在这次大战中,曹操损失惨重,主力基本全部报销,赞助人卫兹被杀,徐荣那边看到曹操这几千人居然能跟我打上一整天,酸枣联军那还有十几万了,看来不好打,于是也带兵退回去了。
这一战过后,酸枣诸军十数万天天开酒会,压根就不再提去讨伐董卓的事。
差点被打死的曹操再次发表革命演说:大家听我说:“袁绍带着河内部分去驻扎孟津压洛阳之北;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袁术率南阳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咱们全部高垒深壁不跟他战斗,但把形势给天下亮明白,到时候天下大势将强烈向我等倾斜。

咱们的兵是义兵,为了是国家,现在天天不动弹,令天下子民失望,我替诸君感到耻辱啊!(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
结果这些关东领导根本不搭理。

都多大岁数了,还“义兵”,一个幌子而已!
你自己打光你那份随便,我们要是打光了就要下赌桌了!
多么伟大的乱世啊!我们可得一直玩下去!
不久之前盟誓的信誓旦旦,变成了响亮的一群屁。
这幅景象下,曹操慢慢的完成了心里蜕变。
他这些年,一直活得很理想,很认真。
说他不想当个名垂千古的名臣是不可信的。
他自幼被士族理论洗脑,顶雷为党锢之祸上书,打击败类宦官家属,黄巾乱时为国家报效疆场,在济南断淫祀拯救黎民苍生,董卓废帝他加入义兵豁出命去讨伐。
直到这个时候,公元190年他35岁的时候,曹操都是一心一意心念大汉的。
这次的汴水惨败,是曹操乱世起步的第一战。
也是他人生中重要的分水岭。
他彻底的感知到了时代的变化。
感情大家都活明白了,大汉早特么完了!
只有我还是最傻的那个小弟弟。
我想的是匡扶汉室,你们想的却更现实,天子被拐到了关中,洛阳成为了无人缓冲区,整个关东被让了出来,下一步是分割地盘了,谁还顾得上什么董卓!
如果说之前的曹操心中是想匡扶汉室,为国尽忠的指导思想,那么此时在群雄的一次次白眼与不屑中,他开始多了一项指导理论:
当乱世最粗的胳膊。
立下志向的曹操离开了诸侯联军,因为他的筹码打光了,他的夏侯诸曹兄弟们带出来的兵和小股东卫兹都打没了,诸侯们又不搭理你,你想要再上牌局只能再去回老家聚拢队伍去。
曹操这次回去招兵去的扬州。
因为曹家在扬州有关系,比如跟扬州刺史陈温关系铁,曹洪带着“家兵”千余人去庐江募兵,最后带走了“上甲两千”,然后又东去丹阳从丹杨太守周昕那带走了两千兵,去龙亢和曹操回合。
曹操之所以这回千里迢迢的回扬州募兵,不仅仅是跟扬州的领导们关系好的原因。
还因为此行有一个关键。
兵源中有丹阳兵。
上一个时代,幽州突骑是天下兵王。
这个时代其实仍然没变化,人家幽州兵照样第一档没毛病,但与此同时,有几个地方的兵源开始参与并主导这个时代。
比如说董卓的秦胡兵和义从兵,董太师就是靠这个成为汉末最吓人的势力并最终窃取了袁家的革命果实;

除此之外,并州军和幽州军照样威武,之所以以州冠名,是因为上述两州的无论哪个郡扔出来的都是水准过硬的兵源。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方的兵源非常特殊,战斗力甚至十倍于周边地区。
比如后面中原大战中的主角“泰山兵”;
比如决定江淮最终格局的“丹阳兵”。
“丹阳兵”在这个乱世的第一次大放异彩,就来源于对曹老板的支持。
丹阳这个地方很特殊。

北部较发达,南部万重山,与吴郡、会稽、九江、庐江、豫章、广陵六郡相邻,交通发达,各省逃犯往往专门往丹阳郡这逃,逃到这里再想抓回去就费劲了,所谓“丹杨地势险阻,周旋数千里,山谷万重,其幽邃民人,未尝入城邑,对长吏,皆仗兵野逸,白首於林莽。逋亡宿恶,咸共逃窜”
很多被被官府称为“通亡宿恶”的民众往往举族入丹阳群山寻求保护,然后基本都成为了当地豪族的部曲和奴仆。
不仅地势方面容易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的收容所,丹阳群山中还盛产铜铁,人家还能自己铸造兵器盔甲。
猛人比较多,兵器自产自销,导致了丹阳郡人“好武习战,高尚气力”,人民素质“若鱼之走渊,猿狖之腾木”。
丹阳当地的豪族势力往往一有风吹草动就出山抢一通,官兵在去丹阳剿匪的时候,对面的反政府武装要么战则蜂拥而至,败则飞鸟星散,可谓南方的匈奴人是也。
乱世到来后,很多过去官府眼中的暴民不仅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自身的心理预期也生出了不同。

梁山泊中当远近哆嗦的山大王确实是很威风的,但如果有了黑转白或者底层向上层跃迁的机会时,大比分的梁山好汉们都会下山去待价而沽。

丹阳兵的名气大到什么地步呢?
后来孙策在袁术那装孙子策划入江东之前,丹阳兵是他起事的决定性部署环节。
当年何进曾经派都尉毌丘毅诣去丹杨募兵,当时做“洛漂儿”的刘备先生是跟着一块去的。
此时的刘备先生已经血战过黄巾(真是一刀一枪砍出了小功名),弃官鞭打过督邮,一心一意的在洛阳找机会。
刘备先生你别看是三国著名苦情戏主角,但刘大胳膊向来是眼光在线的。
他放弃了在洛阳的机会成本千里迢迢的去丹阳,就是因为“丹阳兵”此时已经驰名全国,大大滴有名,刘先生看看在这能不能再找着跟他的关羽张飞。
但是吧,丹阳郡产出的烈马们并不太好驾驭。
人家丹阳人无法领会刘备这个涿州人的厚道热情,而且不仅天生擅长拐别人家老爷们的刘备没收获,其实曹操在第一次和丹阳兵沟通时也差点死人家手上。
在龙亢,不知是曹老板长得不够浓眉大眼还是此时“行奋武将军”的咖位不够,人家南方兵在见过曹老板后不想跟你去千里之外送死。
刚带回来的庐江和丹阳兵夜里兵变了,把曹操帐篷都烧了。
形势危急,曹老板手拿宝剑狂杀数十人才最终逃出营去,最终一清点,没叛逃的仅仅五百多人,后面又陆陆续续的在老家附近募到了一千多人,再带上了最后的一部分曹家家底,曹操一共凑了三千人,重新回到了中原舞台上。
此次虽然丹阳兵叛差点要了他的命,但曹操后来仍然既往不咎的坚持要虎狼丹阳军去充实自己的部队。
曹操点名要丹阳太守周昕的弟弟周喁带着丹阳兵去跟他混(初曹公兴义兵,遣人要喁,喁即收合兵众,得二千人,从公征伐,以为军师),周昕作为丹阳太守前后也一共给他募集了一万多丹阳兵去支援他。(曹公起义兵,所前后遣兵万余人助公征伐)
这位周昕为啥会这么帮他呢?
看看背后的交情和利益关系吧。
周昕的职场履历是“辟太尉府举高第”随后当上的丹阳太守。
周昕的太尉贵人从时间和两家的关系来看,大概率是曹嵩。
无论怎样,曹操最初能够登上历史舞台,他幕后那个一直被取笑的爹几乎是居功至伟的。
做个对比,一生之敌差不了几岁的刘备先生这辈子足够努力,足够坚强,足够矢志不渝,足够英雄知名天下,但默然亲口承认自己不如曹公,这辈子的事业和曹操比起来也差着级别。
两人人生和事业的巨大差距,其实归根到底是阶层起步时的差距。
曹操固然有足够多的超人天赋,但他更异于他人的,是历史级别的试错机会和阶级助力。
他自幼接受最顶级的教育,见识最顶级的世面,拿着丹阳兵这种最顶级的试错筹码,身边有着最忠心不二英武有力的诸曹夏侯。

理论+阶级助力+实践,造就了曹操大成后的用兵指挥能力,曹操用兵也公认是这个时代的一流。
刘备打仗则靠的是一路基层摸索的风骚走位和顶级嗅觉的老兵不死。
实战经验,公认能打,极度顽强,但技战术成型的那些年没咋打过大仗,手上也永远不会有丹阳兵、泰山兵这种顶级兵源,筹码就那么多,稍微死点就心疼。
等技战术风格习惯已经成型后,基本上是啥水平也就啥水平了。
指挥战争这种事,除了天赋之外,往往是需要拿兵和战役喂出来的。(说的是绝大多数人,别拿韩信这种神仙做比较)
刚起步的那些年,用着高质量兵源而且大规模、高密度的作战是能够极其快速提升作战指挥水平的。
筹码一多身边要是没有帮着安排的法正就不知道咋过日子的“玄德浪”,其实并不怨他。
穷一辈子的李云龙在打八辈子也没打过的富裕仗时也没有任何的章法,表示咱也当回地主,全他娘的都是主攻!
在此也再次感慨下国运:
当年强汉冉冉升起的时候,刘邦也是起身寒微,但时代的剧本却最终帮他抹平了天差地别的阶级鸿沟,还给了他顶级的用人技能包和一级的统帅技能包,帮他耗死了霸王,捆住了兵仙。
到了四百年后,老天依旧待刘家不薄,刘备的用人技能仍然是顶级的,但除此之外,老天不再优待。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刘家四百年天下,总该让别人家当当主角。
刘邦在韩信眼中,是能指挥十万人的。
刘邦五十开始逐鹿天下,这能力大概率是天赐的。
其实如果老天也给了刘备这个本事,季汉的结局也许会很不一样。
原来刘大耳连十万都指挥不了,结果大家还都在嘲笑孙十万
指挥十万是个极高难度 孙权不只是因为这被嘲笑哈 他是带着江东全明星来打张八百的 最后骚操作布置成功让整个江东集团的历史地位下降了一个档次
2.我觉得刘邦和刘备的指挥能力不能直接比较,刘邦那个时代的难度和刘备这个时代对指挥能力的要求不一样,就像贝利在他那个时代是球王,他如果穿越到现代,可能进不了巴西国家队。
刘邦那个时代的难度要比三国时代高很多的 他那个时代是真的有乔丹的
3.山东的泰山兵,江苏的丹阳兵,有四川的什么好兵吗
说个最近的吧 抗日时期的川军是妥妥的华夏脊梁
4.意思是说刘备十万人也指挥不好吗
从史实来看,看五万都不行 一万以内最佳 超过三万要崩
刘备真的不知兵?
地地道道的知兵 但指挥不了太多兵
老兵刘备的军事能力难道还不如高祖吗
他和曹操绑一块够得上高祖
整个蜀汉论统帅能力有谁比老兵痞刘备强呢?也就关羽、诸葛亮吧,而且感觉刘备比孙权还是强一些的,毕竟以刘备的起点属于跟谁打平都应该算赢的那种
对 刘先主面对强敌往往强行五五开
5.韩信这种级别的人,在汉末未必没有。 但是,他为什么要为你效力?为了胜利之后被杀? 有才能的人,并不下贱啊。如果非常有才能的人,结局是只会别杀,那就看着“主公”去失败不就好了
从上场的人来看 这个时代真没有韩信
6.一个一心想当霍去病的人,最后被逼成了王莽
莽神是华夏历史单品 对谁都不太具有可比性
7.
1.董卓杀不了袁绍,袁绍家族四世三公门生天下。董卓即便下令,也没人敢杀袁绍,派人杀也不行,没有当地家族势力承认,不可能杀得掉。 2.董卓只能离开洛阳,去长安,洛阳地形四处漏风守不住,而且离他的根据地太远,坚壁清野后缩回关中是他能走的最好的棋了。 3.董卓的想法应该是坐山观虎斗,等关中互相消耗后,依托关中优势逐个击破,只不过活的不长。
1、这个世界不是明里的世界 韩馥可是一直暗里想弄袁绍的。2、当年刘邦可是死活订在荥阳差点被射死也不松嘴的,3、关中此时没有人口实力了
8.袁绍不像曹操那样有家族支持,是不是因为被董太湿灭门了一部分
对 他家就他自己和袁术跑出来了 那个心比他还大
9.有个问题,这些人一波兵打完了就凭着名号再去招兵?他们的军饷钱是哪来的啊?又怎么保证这些士兵不会白吃军饷,到了打仗的关键时刻扭头就跑呢?
1、对,各种许诺。2、军饷大部分时候谈不上 一般是分地 军粮在混战初期也基本上是抢和水产与野生动物 中期曹老板为了激励士卒挖陵墓筹军饷 3、家属是人质,跑了杀全家。
10.
1.就【军事】而言,如果白韩项秀几位,算超一流大神,那阳明先生跟他们比,算高一点还是低一点呢? 2.有人说刘先主出身低,因为阶层原因才落后一截,那朱元璋出身不是更差吗?
1、都是顶级 具体没办法比 时间跨度太大了 2、明初已经是平民社会 不看门第了 自宋开始就是流民文化了 但汉末寒门就是地狱难度 两晋就更别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