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revit系列-利用自适应族创建筏板坑基

2019-08-14 14:22 作者:汉安二郎  | 我要投稿

在创建这个族时,首先要了解自适应族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用自适应族。

一、第一,什么是自适应族,自适应族是revit提供的一个族样板,并且在编辑族时,建模的界面与体量是一样的,常用于复杂幕墙系统的创建。

他通过自适应点来确定位置。在自适应族中,基本元件就是自适应点,这些点之间有着编号。通过这些点来确定基于这些点的图形的形状。

于是可以总结到:直接基于这些点生成的图形的形状,完全取决于这些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并且每个点之间也记住了自己与各个点之间的位置顺序,所以你布置时点击的顺序对自适应构件是有相当大影响的。

下图中我在平面上使用点图元绘制了四个点。



然后选中它,可以看到出现在右上角的按钮,这个图标就已经很好的解释了自适应构件的本质了。

 


点击使自适应后,点变成了自适应点,这些点就会在布置时用于确定构件形状与位置。例如你的族中有四个自适应点,布置时就要点击四下,如果有五个就点五下,并且可以看到自适应点是有编号的,如果你在布置时,将点的位置翻转了或者创建时是逆时针,布置时按顺时针的话,就有可能出现整个形状扭转或是反向的情况或者无法创建形状。

 


现在我捕捉自适应点创建模型线(要把三维捕捉点上钩)。(也可以用参照线,看具体用途)

 


现在这些线就与这些点绑定了,移动这些点,线也会跟着变化。

 


那么在创建形状后这些点依旧可以被拖动位置,基于这些点线创建的图形也会一并会变化。在项目中布置时就可以按捕捉的点确定位置了。

 


二、好,现在进入下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用自适应族来创建筏板坑基。原因是这三点:

1.复用性:Revit自带的族库只能满足基本的建模需求,如果是按一个项目创建一种不带参数的族,毫无疑问是对revit能力的浪费,并且也大大浪费时间。所以我创建了这个族,并且由于自适应族的的性质,它的需要的定义的参数比常规的族少,工作量更集中于建模时,并且自由度高,不拘泥于规则的形状,能复用的范围更广。

2.布置方便易于定位:还是由于自适应族的性质。它是由多点来确定形状的,所以在布置时比直接输入参数更加直观。

3.布置垫层的需要:由于是公制常规模型,它是的面是能被拾取面创建屋顶的,用屋顶来代替垫层。以满足生成筏板底复杂垫层的需要。

下面来创建筏板坑基这个族,首先我们看图,一般常见的坑基是这样的

 


  可以看出,那怕是复杂的基坑位置,也是由多个小的相同形状组合成的(除了一边直底一边斜面的基坑,这种我们可以布置后再用内置空心形状修改)。如果把坑洞不看,可以看出坑基形状是由一个四棱台加长方体生成,所以这里只建立这个四棱台加长方体,坑洞的空心另想办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需要什么参数:

l 长方体高度》即筏板厚。

l 斜面角度

l 斜面高度

其他尺寸由自适应点确定。

创建时注意参数的类型。

 


我们继续使用刚才演示时创建的自适应族,在自适应点中间再画四个点,画完后选择这四个点,把主体设为不关联。

 


然后把这四个点向下偏移一点位置,输入数值就可以了。然后对着四个点进行约束,约束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这里的约束,就是使用尺寸标注对构件的形状进行一个规定,即使是自适应族,它也有尺寸固定的一部分,那就是斜面的宽度。这里,我需要四边的斜面都是一样的宽度并且随自适应点改变位置。

那么,我就对点入手,只要中间的每个点到它相邻的两边的距离是一样的就行了,由这些点生产的线条就与外面的边一定是平行的。Revit中的点到线的标注是平面的,换句话说就是标注的长度是中间的点到外面的线的某个面的投影的垂直距离。然后我将这些标注都关联同一个参数就实现了宽度相同。

现在我按这个思路进行标注,

 


然后关联上参数,这里我们注意到一开始我们分析时,只有创建了三个参数,其中并没有斜面宽度这个值,这是因为这个值是一个中间值,是我们在实现想法中出现的次级产物,最终并不直接需要更改它的值。而是通过公式以其他参数来确定它的值。这里创建它就行了,对它的值的处理放在最后。标注后,我们已经看到效果了。

 


标注后,用模型线连接这些点,然后选择上下两圈线创建形状,然后更改参数的值测试效果(创建参变族的过程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可视化编程过程,或者在建筑上叫做参数化设计过程创建的结果:族。本身就类似于一个简单程序,输入参数,输出结果:图元形状改变,以及用户自定义的公式结果改变。所以在创建中要不断调试,避免一个地方出错导致出现连锁反应)

 


经过测试,更改斜面宽这个参数,会使图形形状改变,接下来就要关联另一个参数“斜面高”

这个参数不能直接关联到上下两个平面上,如果将平面锁定到工作平面上那么另一个参数就会就会报错。所以我使用偏移的方式来关联这个参数。双击这个模型进入草图编辑界面。将四个角点的偏移关联上斜面高这个参数。

 


关联完成后在三维视图选择底面,按Ctrl+tab切换到立面视图中去(要先打开立面视图)

 


可以看到边上的尺寸标注与我们的参数不一致,这时候只需要手动将标注的数字更改为与我们参数相同的数字就可以了,更改后偏移量就与图上的尺寸标注是同步变化的。

 


更改参数高度可以变化,并且更改斜面宽也不会报错,这一步就完成了。

在此时,由于我们希望用角度与高度来控制斜面的变化,这里所需的参数(斜面宽,斜面高这里的斜面宽其实是底边)已经设置好了,所以我就使用一个公式来由角度与斜面高来计算(斜面宽)底边的长度,一个简单的三角函数就可以实现我们的需求。

 


现在基本主要的结构已经搭好了,现在只需要创建与筏板交接的部分,关联上筏板厚这个参数,就基本创建完成了

选中上面连着自适应点的一圈线,这一圈线是在创建底下的形状时自动转化成了参照线。选中后点创建形状。

 


 

然后在立面图里直接关联参数就完成了

 


这个族创建完成。

 


布置的效果如下

 


在布置后可以利用空心剪切族或者内建空心族来剪切洞口。实际效果如下(正面和底面的效果)。

 


空心剪切族创建很简单,在族参数的界面把加载时裁剪的空心打上勾,就可以使用修改菜单里的剪切命令,用于在载入时裁剪形状了。

 


为了让它使用方便,我们让它自带造型操纵手柄,在关联参数时将构件的平面锁定到自己建立的参照平面上,然后尺寸标注约束到参照平面上,关联的参数创建时选为实例参数,载入项目中就自带造型操纵手柄了。

 


载入项目中,只在平面视图能看到造型操纵手柄

 


这就可以很方便的更改形状了。

到了这里,这个筏板坑基的族与配套使用的族的创建全部完成。


revit系列-利用自适应族创建筏板坑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