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万年薪抢人才,拼多多杀入大模型领域
据 Tech 星球消息称,拼多多已经成立了一个数十人的大模型团队。大模型团队将探索大模型在拼多多客服、对话等场景下的应用,且会拓展至其旗下跨境电商平台TEMU智能客服、搜索、推荐等业务场景。目前,整个进程仍处于研发阶段。从拼多多的招聘官网以及其他招聘渠道的信息来看,工作地点主要集合在上海。有关大模型职位的年薪百万不在少数,最高将近130万元。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进步,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例如ChatGPT)正逐渐成为信息传播与创意生成的重要工具。今年,国内互联网大厂纷纷布局大模型,研发出了如百度的“文心”、字节的“云雀”、阿里的“通义千问”、腾讯的“混元助手”等大模型产品。随着此次拼多多组建大模型团队的消息传出,国内头部的互联网大厂基本都已展开对大模型的研发角逐。
虽然拼多多入场较晚,但也并不是全无基础。
在组建大模型团队之前,拼多多早已对AI在电商领域展开研究。
早在2018年6月,陈磊在亿欧的采访中谈到,“电商平台要做的就是商品与人需求的匹配。
拼多多通过AI实现选品、定价与流量分配,一方面规避了人工选品与定价可能存在的不公平情况。
另一方面,AI在不断评估市场动态和竞争环境的变化,给出的解决方案也更加智能,突破人工的局限性。”
同年,时任拼多多高级副总裁的徐丹丹也曾说;“我们用分布式AI技术,了解和发现每个消费者分散的兴趣爱好、常买的东西,把很多相似人群的需求聚合在一起。”
在2018年Q4季度的财报上,拼多多也曾特意列出有关数据:截至2018年底,拼多多技术团队共有2000余名工程师,其中超过250人专注于算法设计和开发。
如今往回看,在比2018年更早的时候,拼多多就已经在探索AI及大数据研发了。
将大模型应用于电商业务中,不仅可通过预测分析和数据挖掘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通过算法和技术吸引用户并提升购买决策能力,进而释放拼多多的更大潜力。
近一年来,已有多家电商平台探索大模型产品,淘宝在今年9月已内测AI导购功能“淘宝问问”和AI创作助手。
淘宝问问是淘宝为用户打造的AI助手,也是电商行业首个生成式AI产品,能够实现更强的交互形式、更高效率的电商体验、以及更广的应用场景。
当然,各家的AI电商仍处于初期阶段,还未大规模应用,对于拼多多而言,更是仍处在窗口期。
高盛早在2018年就曾预测,2025年,人工智能将为零售业每年节省540亿美元成本,创造410亿美元新收入。
接下来,相信无论是拼多多还是其他电商平台,对于大模型的研发与应用,或将变得更为激进。
随着拼多多也组建起大模型团队,大模型领域的互联网头部玩家已经集齐,也让人越发期待起这些头部玩家未来会给我们带来的产品和惊喜。
E N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