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顾| Cre工具鼠系统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问题与思考
前段时间,赛业生物产品经理刘凡瑞主讲的「Cre工具鼠系统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问题与思考」线上课程,以下为本次直播常见问题汇总与解答。
FAQ:
1.Cre-loxp技术具体工作原理及应用?
2.如何判断Cre工具鼠的基因型?
3.平常实验中Cre工具鼠的特异性鉴定手段及敲除效果如何判断?
4.什么是雌激素诱导型Cre,CreER、CreERT、CreERT2和MerCreMer有什么区别?
5.Cre工具鼠的实验设计及构建方法?
Q
Cre-loxp技术具体工作原理及应用?
A
源自P1噬菌体的Cre-lox系统是控制基因表达的有效特异性系统,由Cre重组酶和loxP位点组成。loxP的反向序列是Cre重特异性酶识别的位点,loxP的间隔序列决定其方向性及重组的结果。
倒置:如果loxP位点位于同一DNA链上并且方向相反,则重组会导致loxP位点之间的DNA区域被反转。
删除:如果loxP位点朝向同一方向,则loxP位点之间的序列被切除为环状DNA片段(并且不被保留)。
易位:如果这些位点位于单独的DNA分子上,则在loxP位点产生易位事件。
Q
如何判断Cre工具鼠的基因型?
A
Cre工具鼠本质是敲入鼠,需要结合配繁方案判断基因型。例如定点敲入的Cre工具鼠在与其他小鼠配繁后会出现基因型分离,通过PCR鉴定可以判断纯杂合;如果是TG打靶的Cre工具鼠,一般只能检测到阳性条带,不能判断纯杂合。
Q
平常实验中Cre工具鼠的特异性鉴定手段及敲除效果如何判断?
A
Cre鼠有通用引物及特异性引物,我们更推荐使用特异性引物进行鉴定。敲除的效果需要注意取材,根据工具鼠表达的部位取材,通过PCR鉴定来判断基因型,通过qPCR来判断剪接后的表达量,通过WB、IF、IHC等手段判断敲除后的蛋白表达情况。
Q
什么是雌激素诱导型Cre,CreER、CreERT、CreERT2和MerCreMer有什么区别?
A
雌激素诱导型Cre是通过将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的配体结合区与Cre重组酶相融合,形成定位于细胞质中的融合蛋白(Cre-ER)。在无雌激素诱导剂情况下,其与细胞质中HSP90结合,以非活性状态存在于细胞质,无法发挥Cre-loxP重组系统作用。在雌激素诱导后,融合的Cre蛋白才会通过构象变化从锚定蛋白HSP90上解离下来,进入细胞核,识别基因组上的loxp位点并发生重组。这样就通过控制雌激素的注射时间,可以实现对基因重组时间特异性的调控。
A
Cre-ER是将人类雌激素受体ER结合区与Cre重组酶相融合的诱导Cre。有可能会因动物本身分泌的雌激素影响。为了避免内源性的雌激素的干扰,研究者改造出一种配体结合区发生突变的Cre-ERT(G521R),其使Cre-ER只响应外源的人工合成雌激素(Tamoxifen等)。后面研究者又发现另一种配体结合区包含3个点突变的Cre-ERT2(C400V/M453A/L544A),具有远高于Cre-ERT的敏感性。MerCreMer由Cre重组酶与两侧各有一个突变的鼠雌激素受体 (mer)配体结合域(氨基酸281-599,G525R)组成,可以降低未加药就进入胞核的概率,避免提前泄露。
Q
Cre工具鼠的实验设计及构建方法?
A
Cre工具鼠传统的方法就是通过TG打靶,将Cre随机插入到小鼠体内,如果需要包含更多基因表达相关的调控元件序列的话则使用BAC转基因的方式。这种方式简单直接,目的就是在小鼠体内表达Cre酶,缺点就是不能确定打靶位置,这就可能导致flox与Cre在同一条染色体上,那就无法获得重组后的纯合子。随机插入还会导致其他基因片段被破坏引起小鼠的致死或则异常。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进步,现在多数可以进行精准打靶,通过将Cre基因定点敲入相关内源基因位点,依靠内源性基因调控序列确定Cre表达特征。如果不想破坏内源基因,则可以选择Rosa26、H11这样的安全位点敲入Cre。
课程指南


活动推荐
赛业生物药物筛选评价小鼠模型平台可为研究人员提供Cre工具鼠、诱导型Cre工具鼠、荧光标记模型等多类型工具鼠模型,助力新药研发。
如需在其他组织/部位表达的工具鼠,也可联系我们咨询。


参加云课堂
“基因治疗”“细胞治疗”“模式动物”……这些词是不是听起来就非常高大上?赛业一直致力于通过不同角度和方式将这些知识深入浅出的传递给大众,并为此开展了专题直播,从而便有了赛业云课堂。现在已经有10000+粉丝汇集b站云课堂,每月都会开展相关课程直播,欢迎大家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