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操控他人之第二篇受用终身的技能(二)人外有人,局外有局,全局观越大,本质越清
首先第一点,从全局看待事物,这一点很多人就不太容易做到,或者说只能做到一半。比如你想要投资一家企业,你的角度是因为这家企业员工都很独立,而且成年盈利业绩也稳步提升。高科技领域,所以值得投资。这个思路好像没什么问题。但是当你从第一个全局看事物的时候,可能就发生了变化。这个公司是一个集团。下面有十家子公司,分别是做教育、金融、科技等各个模块。你看到的这个子公司所能创造的营收和利润,其实只能占到整个集团的百分之一,而且增速相比其他业务也都很缓慢。从这个角度看,似乎就不应该投资这个公司了。选择这家集团别的业务可能会更好一些。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小选举。
但是如果再把格局放大一点,这个业务所在的产业是关于自动驾驶领域的。虽然今天赚钱少,业务增长也缓慢,但是其实这是因为现在国家的基础设施还不成熟,将来基础设施成熟了,可能会是公司业务当中的重头戏。这个角度看完之后。这个业务似乎又成了公司的朝阳产业,又该投资了。但是我们把格局再大一圈,现行的整体市场竞争格局有几个头部的大企业已经做出来非常成熟的技术了。但是这家企业距离这些大。还有一段距离,未来往下走,他们的命运大概率是面临被抛弃。这个时候好像这笔投资又存疑了。
所以你看这就是一层又一层的全局观。全局观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我们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一些全局观,只是我们没有察觉,或者说我们全局观的大小不同。但是当你了解足够多的信息,你的全局观就越大。这个时候你下决策。最后的准确率就会越大。当你知道了这个世界是怎么运转的,国家是如何运行的,行业和企业是如何发展的。那你每看待一个问题就都能一针见血。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练习全局,看时候核心就是要抓本质。全局观越大,抓本质就越准。我们回到上面拆迁那个案例当中,在那个案例中如何抓本质?首先,拆迁款固定村民人数和面积固定时间又有限制。这些就是前置条件,如果我们真的平均分配给每家每户,就一定会出现这两种声音。你们给的钱太少了,我不想搬走,或者说反正这个钱早晚都要到手的。那我还着什么急?如果这时候我们选择给不搬走的人增加价格,很快就会邻里邻居的都看到。
因为有人不签字,多拿到了钱,这时候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就出现了,大家都不签了。平均分配是执行方案中最难完成目标的一种方案。这件事的核心问题就是钱的分配,村民不想搬走,最重要的因素也是钱,但是我们的拆迁款又是固定的。所以我们要合理利用我们的拆迁款,把等量价值的东西变得不等量,所以就出现了我们设置了资金池三等份和账期三等份在分钱的这个本质上动脑筋,比其他的事情更重要。类似于去找人疏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等等。那都是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