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遗体存放太平间“不翼而飞”!工作人员竟回应是工作疏忽?

因非正常死亡,
遗体被送肺科医院存放,
家属事后认领
却发现遗体不翼而飞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好好的遗体放在医院的太平间
怎么会凭空消失呢?
家住在仓山区兴嘉苑的刘女士
回忆起父亲去世之后的遭遇,
既愤慨又不能接受。
刘女士表示,
她的父亲9月1日在家因火灾意外死亡。
由于是非正常死亡,
因此在公安部门排除刑事侵害之前,
遗体按规定
存放在福州肺科医院的太平间。
9月18日消防鉴定结果下来后,
刘女士一家便前往该医院太平间领遗体,
准备办理后事,
然而当刘女士前往太平间后
却发现父亲的遗体不见了。
刘女士:他们第二天给出的答案是尸体被火化错了。我们家属也觉得匪夷所思。这是你们工作上的疏忽导致的,还是说你们把我父亲的尸体的器官用作他用?现在太平间那边还有一具遗体,现在也还没等对方家属过来确认这具尸体是不是他们的家属。

当天,记者也与刘女士一家
前往福州肺科医院进行了解。
医院综合办的林主任也承认了
因为太平间工作人员的疏忽
导致遗体被人误领的事实。
随后,记者进一步找到
医院太平间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
太平间工作人员表示,
在9月5日时,有其他家属
来到太平间认领走了一具遗体,
在这过程中他曾反复与家属确认了
遗体信息后才领走进行火化的。
当时那个情况我跟你讲,他家属来认,我把盖子打开,我说你要看清楚,他脸是熏黑了的。他三四个兄弟站在那里,他说是他,就是脸熏黑了,我说你要仔细看一下。第二次火化的时候来,我又叫他要确认到底是不是,他说是那才签的字盖按的手印。
但针对这一解释,
刘女士不认同。
刘女士:
首先我们把遗体放在你们太平间,比如说手上或者脚上应该都有相对应的这些身份信息,为什么你在火化之前没有确定身份信息?其次我父亲他只是被烟熏制死,并不是被火烧死了,他面部都能够看到五官什么的,对方的家属怎么可能认错呢?

太平间工作人员还表示,
两具遗体送来时身份信息都不全。
如果按照管理人员的说法,刘女士父亲应该是到十八号之前,信息都是不全的。而另外一具遗体是在9月2日被送到太平间的,那时也没有家属陪同,因此信息也不全。
但也正因此,
面对两个信息不全的遗体,
刘女士认为,
太平间的处理应该慎之又慎。
刘女士:
据我所知,对方去世的是一位老人70多岁,然后我父亲才五十几岁,这两个年龄相差二十几岁,你说再怎么认也不可能会把他认错,而且对方好像他是病死的,就是我父亲他是被熏死的,等于说是脸部有一点黑,可是其实五官什么都是还是可以看得清楚的。
此外,刘女士最不能接受的是,
两具遗体体态都不一样,
如果这都能认错,
不管是对方家属还是太平间,
都属于低级错误。

虽然刘女士对太平间管理有诸多质疑,
但福州肺科医院太平间的工作人员
却至始至终都将责任推卸给了对方家属。
当天,记者与刘女士
也多次拨打对方家属电话,
然而始终无人接听。
因此太平间工作人员的说辞
也无法得到确认。
不过刘女士从上渡派出所处
拍到对方家属填写的医院遗体登记卡,
在上面有几处信息令她生疑。
记者注意到对方这张遗体登记卡上面的家庭住址是鼓楼区某小区,而死亡地点却是在刘女士住的小区兴嘉苑,但具体楼栋是错误的。
因此,刘女士认为
福州肺科医院太平间对于此事,
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刘女士表示,让她更心寒的是,
福州肺科医院太平间的解决方案。
刘女士表示,
目前她最主要确认的就是
父亲的遗体到了哪去?
如何证明烧错的那具尸体就是她父亲的。
而不是凭太平间工作人员的一口说辞。
刘女士:
要我领一个不知道是不是我父亲的骨灰盒回去,我们以后是要放在家里祭拜几十年的。如果这不是我父亲的骨灰,对于我们风俗民俗来说,这也是一件非常忌讳的事情。

而在走访此次事件中,
记者也未能感受到医院和太平间方面的歉意。
针对此事,记者也找了肺科医院。
但医院把此事推给了太平间。
医院:目前我们现在这个事情,已经全部交代太平间的这种承包公司去跟你们去协商解决。这个是由警方他们强制性过来的,我们也是很无辜的。我们并不知道这个事。我们跟他已经都有这种签订的合同了,承包合同所有在产品里面发生的一切,包括纠纷或者其他的什么原因由他们一律承担。
而针对福州肺科医院的说法,
记者也咨询了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的蔡思斌律师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律师 蔡思斌:
遗体被认定错,或遗体被医院遗失,医院肯定要承担相应的一个责任,他侵犯了医者家属的遗体处分权及后续相关的葬礼的处理以及悼念相关权益。受害者家属是可以去起诉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等其他相关费用的赔偿。
太平间肯定是医院的组成部分,医院首先要对外承担责任,至于说他跟太平间外包约定了相关的责任的承担方式,这跟我们医者家属是没有关联性的。
至于说他们的承包关系,那是另外一个法律关系。我们只能去起诉医院,医院到时候庭上申请追加被告,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目前,福州上渡派出所
已经介入对此事的调查当中。
此外,记者从刘女士处了解到,
后续她将根据院方的解决方案,
考虑是否走法律途径。
关于此事,帮帮团还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