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出云入藏日记,2023-6-17,丰富的昌都小城

2023-06-18 00:45 作者:BrightRivers  | 我要投稿

左手为扎曲,右手为昂曲,两河在此处交汇为澜沧江,而这交汇在藏语里就叫“昌都”。

扎曲为本源,源于青海扎多县(此处为石碑说明的写法,百度百科为杂多),昂曲源于西藏巴青县。

这是从天津广场学来的。

昨晚上到达昌都已经是十二点半了。几乎是八点的时候我就开始有未接来电了。在云南德钦,无论多高的雪山,白马雪山也好,梅里雪山也好,手机信号都是覆盖的,但一进入西藏芒康县,情况就急转直下。我找到了位于车座下得USB接口,但没有信号可以玩了。整整四个小时的车程,从芒康到察雅。到了九点来钟,我终于接到了,从几米酒店打来的,确认我什么时候到店。其实是他们的人也赶着下班。这就是为什么当车到昌都的时候,又一通电话打来。几米酒店说如果不方便打车就他们来接。这时候刚好有个犯着迷糊的出租车司机跑到我跟前。之所以说是犯着迷糊,是因为我得给他导航。是的,我一个没来过的得给他展示几米酒店的位置。

因为方向不对,他把我放到了桥头,说如果要拉到酒店就加收10块。我也不急计较多走几步,其实我跟几米酒店的人说,如果没车打我可以腿儿着来。还是那话,他们等不了了,着急下班。其实我在来时的车上还搜索了下昌都是否有共享单车,搜索结果是有的,但实际上没有。

因为没吃晚饭,就在酒店隔壁的小店买了碗方便面,小店主人问我说,你怎么这么晚没有休息。我倒是有点诧异,他们也不知道到昌都的车是几点到的。

几米酒店可以吐槽的点可太多了点,先列个七条吧:

1 房间里飞蛾多了点,一晚上我拍死了两只

2 没有热水,是的,当晚没有热水,第二天白天我才能洗澡

3 花洒出水太小了,如果用头顶那种几乎就是涓涓细流

4 今天回酒店的时候被叫住说好像给我开的房卡时间设置短了一天

5 放在塑料袋里的浴巾是湿的,也就是没有完全干的又拿来用

6 酒店靠近马路边,窗户的隔音效果一般,我早上是被吵醒的

7 马桶冲水第一次遇到能把脏水直接反向冲出马桶的,溅了我一腿

再附赠一个,登记入住的时候,前台成都口音的姑娘看我的身份证说:“哦,重庆人嗦,那为什么不讲四川话?”语气中颇不耐烦。我其实懒得跟小美女计较了。要知道我即使回老家除了家人面前,基本上也不讲家乡话的。为的就是让我这些提不起来的家乡人能够把我当个客人看,能够稍微多少客气点,别跟我有一次回老家从机场到家那一路听司机小哥聊了一小时的下三路:“你那个牛子这两天是不是不涨得恼火,找个女的通一下。”口下留德吧,我的家乡人。至于今天上午出门的时候,正好看见前台在吧台后抽着烟,一个字,绝。

早上早早被“工友们上工来”给唤醒,推开床帘,高原的晨光是美的。昨晚没看到扎曲的颜色,今天一看,果然黄浊不堪,跟我一路上来看到的澜沧江一样。晚上我在茶马广场直播的时候,总结说,云南那边是秀美,那么这边就是粗粝。

今天上午最大的亮点就是强巴林寺。这也是昌都唯一一个可以称为“景点”的地方。格鲁派寺院,供奉弥勒佛(藏语称其为“强巴”),所以也就是“弥勒佛寺”。与我花了90块门票的噶丹·松赞林寺相比,松赞林寺在建筑上更惊喜,更够上旅游手册,就像是整个香格里拉被各种精致妆容的网红小姐姐包装得过于塑料一样,松赞林寺也沦为了这帮抖音快手的出片地。好看的千篇一律,就容易腻歪。而强巴林寺则强在它够接地气,这是个藏人可以日常来的地方,没有门票,有参拜者,有布施者,也有接受施舍者。

我在扎仓(正殿)外关闭了手机直播,但我也没敢进去,觉得自己跟这些诚心的藏人相比,不配。

在寺庙外,几乎所有的步行者都是顺时针,而我最初没注意到,当我意识到了之后,赶紧调转方向来游览一圈。寺庙外就是一片入市景象了,首先正门外就是蔬果市场,一路绕就有卖衣服卖鞋的,有骑着车一路卖凉粉凉面的。

中午找了个重庆面馆吃了个牛肉刀削面,不便宜,22块小份,晚上是吃了个鸡杂盖饭,要30块。高原直接把价格抬升了1/3甚至一半。好在小店里买的副食饮料啥的还是我熟悉的那个价钱。明天去肯德基试试,看看它溢价多少。

吃了午饭,我到车站买了周一去林芝的车票300挂零,估计也是16个小时,比从香格里拉来昌都便宜了几十块钱,坐车时间差不多。用携程买有8块钱手续费,而去车站买其实是无人售票的。要么机器上操作,要么用西藏交通公众号。林芝的话,在购票机上站名叫八一,而昌都似乎也不叫昌都而是卡若。是县名。

下午回来的时候直播,又发火了,或者说之前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去年10月份那人生至暗时刻的事情又翻出来了。

下午法语课基本上没上多少内容,都在吹这段时间的见闻了,而其间接到一通电话,在巴厘岛报名的一个培灵读经的人,下周开始,两周,每周3次,我希望不至于过于无趣。就像在电话里我问他都会讲什么,他沙烁其词说到了一些东西,我说如果就这,我就不想听了,因为我都知道,是我写在讲义里给学生普及的东西。

晚上回来的时候前台说:“这么晚才回来。”这也挺难得的。以前的华住会体验是没人管你几点回。这不是乡里乡亲而是公事公办,而是可能有更多的可能性,例如一些古古怪怪的业务非得晚上来。或者说这是在更为“公”的大城市养成的工作派头,而不像“为什么不说四川话”那般格局之小。

出云入藏日记,2023-6-17,丰富的昌都小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