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唐一菲无需「饮鸩止渴」

2020-10-22 20:41 作者:宋雯婷sweeety  | 我要投稿


我昨天看了一下新一期的《演员请就位2》


我个人最喜欢的表演是新人孙千张海宇演的《我是路人甲》


从结果来看,说她们「以质取胜」,碾压了大部分所谓的S级的演出,是绝对不过分的。


但是真正引发我表达欲的,是唐一菲


她特别有意思。


她就是那种有着明显缺点,但看上去又不坏的人。

唐一菲


先说节目。


在昨晚播出的节目里,唐一菲演的是《三十而已》里面的顾佳


她这段戏讲的是顾佳发现丈夫出轨,并与他摊牌决裂的过程。


唐一菲诠释的顾佳,用张月的话说,叫做比较「激进」。


她用了非常激烈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嘶吼、蔑视、咬人等方式来表达她的愤怒。


而这,跟童瑶诠释的顾佳完全不一样。


童瑶表演的顾佳是「藏刚于柔」的,她的性格总基调是隐忍。


她是像哄小狗一样哄着许幻山的,因为她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其实是护着「这个家」。


她是像母亲一样爱许幻山的。


甚至是闹到离婚,她也是爱他的。

唐一菲不一样,唐一菲是「刚中有铁」的,她的性格总基调是压制。


她是像领导、像老虎钳一样钳着许幻山的。她的行为的出发点里,包含了一条很重要的中心思想,叫做「我大于你」。


换句话说,原版顾佳发现丈夫出轨后的心痛,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这个背叛她的人是她最爱最爱的许幻山;


唐一菲版顾佳发现丈夫出轨后的心痛,则更多来自于被背叛的这个动作。


所以,童瑶多的是伤心欲绝,唐一菲多的是怒不可遏。


在这愤怒中,许幻山看起来就没那么重要了——


如果许幻山重要,像她的自尊一样重要,那么她不会那么愤怒,而是无助。

从这个角度说,唐一菲演的顾佳,确实不好,只有硬,少了柔。


这一点跟她平时呈现出来的形象是一样的,浑身「铠甲」,拼命「较劲」。


如果顾佳真的让唐一菲去演《三十而已》,或许也会是成立的,只是它会呈现出一种完全不一样的观感——


许幻山出轨会变得更令人同情,林有有插足会变得更合情合理。

因为唐一菲版顾佳带有发狠色彩的个性,确实充分构成了许幻山人透不过气来的理由。


所以,即便是同一个剧本,不一样的演员的诠释,都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故事。


而这种区别,恰是由演员个性中最具主导性的力量促成的。


我们常常说是演员在塑造角色,是演员在赋予角色生命,而事实上,角色也无时无刻不在照见演员。

把这话套到唐一菲身上,就等于是:


唐一菲在顾佳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强硬」(完全不听曹骏的的任何解释)与「自恋」(在曹骏走后,自己去浴缸里喝酒唱歌),其实反映的是:


她内心里有一种特别具主导性的力量始终控制着它,这种力量叫做「创伤」


我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发现,唐一菲的身上是有很明显的「创伤」的——并且未被抚平——


因此导致她看起来特别有自尊心,而这实际上只是因为她「怕」别人说她不好。


这体现在,几位导演评价的时候,她是一直在防御的:

「我不喜欢这个角色。」
「我没有想观众。

「我只告诉你我喜欢什么。」

尽管导演们都是善意的,她也是善意的,但是她仍然紧紧地包裹着自己的尊严,无法放松。、


这一切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过去某种或许是被否认所带来的「创伤」,依然在她内心深处隐隐作痛,鲜血横流。


这也是我不想过分地从演技上去苛责唐一菲的原因,因为我能感受到她在舞台上是真诚的,是燃烧的,是奉献的。(而且整个表演中其实也有很多的亮点,没有导师们点评的那么差)

只是,从她选择在真人秀中证明演技开始,她就已经输了。


输在个性与游戏规则的不匹配。


相反,同样是在这个节目里,有一个演员的个性,就完全是她的反面。


他是一个同样感性,但是伤痕感低、懂得正向思维的人,他是马伯骞。(本人非粉)


面对批评,他是这样说的:

「可能对于四位导演,我的表演不是很理想,但是其实从我的角度而言就是,比昨天好太多了。我能看到自己是一天比一天要好的,这个我就很开心。」


「我确实需要被批评,需要多学一学。」

你能很轻松地感受到他那种发自内心的,对世界的信任和友善。


他是不怕被说不好的。


而唐一菲怕。


因为她内心里有一个不牢固的地基,她总惦记着那个地基,经常去看。结果呢,每次看,她都会重新发现它是不牢固的,她不会假设地基不用那么牢固也足以保护她的一生,反而会很容易因此愤怒,因此产生一种自毁的倾向。


郑爽其实也是如此。

她们一样不安,一样在宣泄中逃避。


描述自己塑造顾佳时的思路,唐一菲说她觉得顾佳太完美了,她质疑到:

「她真的没有疯狂一点的时候吗?」
「所以我就刚才稍微疯了一下。」


可这么说,也显得很不过脑子。


首先,从人物的角度说,顾佳看上去完美,并不等于她真的完美(如果不能理解,建议去看我写顾佳的文章:谁说顾佳「完美」了);


其次,从语文的角度说,疯狂不等于疯癫。


疯狂,是一种对自我的突破与开辟。它是一种心理建设,而不是一种外在修饰。


比如说:  


对于一个乖乖女来说,为了谈恋爱去逃课就是疯狂。


对于一个小混混来说,为了上大学去蹭课也是疯狂。


疯狂,是被点燃的行动,而不仅仅是情绪上的大开大合。


疯狂之下的感性动机,确是人性的美妙所在,但是很多人的疏漏在于,他们的确也是像唐一菲一样:


她们的感性与疯狂中,充满了盲目。


还是回到唐一菲来参加《演员请就位》这件事本身,她,一个话题人物,带着话题来,结局也必将是带着话题走,这有什么疑问么?


她难道真的认为有一丝可能在真人秀中获得公平,或者证明自己的演技么?


很抱歉,没有这种可能。


这一切,都只会让观众离她与她的艺术,越来越远。


所以,讨论她,我的目的其实也不是去讨论她的表演、她的个性,甚至她个人的八卦。


我觉得那些东西,意义不大。


有意义的,我倒觉得反而是在她的身上那个隐藏着的课题,那就是——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面对自己的创伤与渴望?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演员请就位》这个节目,几乎人人都在哭,人人都委屈。


四舍五入等于人人都是被害人。

赵薇说得对:真的矫情。


关于这一点,我建议大家可以去看一个电影,叫《三块广告牌》


我觉得那个电影的女主角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给了我们非常重要的启示。


在那个故事中,她的女儿被奸杀,她自己的婚姻也失败了,同时儿子与她的关系也不好,警察也不肯为女儿主持公道,她的世界里简直没有好事了。


她是一个真正的生活的受害人。


但是,她不服啊。


她有着几乎钢铁般的意志和野兽般的行动力,她在公路上租下三块广告牌,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为女儿寻找凶手,主持正义。

最后她挑战了公权力,实现了自己的诉求,也帮助了更多的人。


她的行为无疑是疯狂的。


但是她的姿态,是平静的。


或者你也可以说那是「静水深流」「暗流汹涌」,但不论怎么说,弗兰西斯是坚强地用她的创伤推动了她的渴望,扎实地把事情做成了的。


所以我说,弗兰西斯的表演,比真人秀上的哭哭戚戚诉苦的诸位,要像样得多。(当然这也是废话)


它告诉我们很朴素的道理:


要去面对真正的问题,不要饮鸩止渴。


想演戏,就去演。演技如果真的硬,不存在演不出来的。


比「唐一菲」没名气演技差的演员多了去了,她们就都没有戏演吗?


我不信。


说到底,其实还是对演戏的渴望,不足以战胜唐一菲自己的自尊罢了。她始终是太放不下了。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上学时候,听过的那句斯坦尼的名言,叫做:


「你到底是爱心中的艺术,还是艺术中的自己?」


我想在今天,它也算是一个值得每一个人思考的问题。除去我们自己,我们还爱些什么?愿意付出什么?


至于创伤什么的,说不疼都是假的。


但是它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谁又没有创伤呢。


了不起的,最终还是用作品是去抚平别人创伤的人,是吧?


————————————————

公众号:宋雯婷(ID:swtstory)

有提问欢迎来微博找我,搜:宋雯婷sweety

公号后台发送电影关键字如《我不是药神》获得相关电影评论、发送演员名字关键字如「章子怡」「姚晨」获得演技或相关评论。

微信扫码或搜索公众号名字即可关注。



唐一菲无需「饮鸩止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