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尔格雷夫-拜占庭历史地图集(十七)

上一章

国际环境:伊斯兰世界
阿拉伯伊斯兰帝国的扩张极为迅速。到640年中期,萨珊王国被摧毁了,埃及和小亚细亚以南的所有东罗马省份被其占领,它进军北非的苗头显而易见,而且征服的势头依然强劲。到711年左右,穆斯林军队已经到达锡斯坦及其他地区,并准备进入印度;在西部,皈依伊斯兰教的柏柏尔人已经进入西班牙(西哥特人)。751年,与中国唐朝军队在塔拉斯河上的一场拉锯战标志着中国力量的最西端的确立,也标志着伊斯兰教扩张的最东端的确立。

658-660年的内战,让倭马亚统治者以哈里发穆阿维耶的形式获得了权力,而先知的女婿阿里则被赶了出去。那些完全拒绝对继承权争端进行仲裁的人则脱离了阿里的阵营,被称为 "分离者"(Kharijites),他们认为信徒中的任何成员都可以继承哈里发的职位。那些对Sunna(先知的习惯和说法的传统)有争议的人被称为什叶派,他们支持阿里的合法性,反对穆维耶。这种分裂,加上帝国广阔的领土范围和有效治理的问题,播下了未来分裂的种子。倭马亚王朝从大马士革统治其庞大的帝国,但在750年阿拔斯王朝革命期间,它被赶下台,迁往伊朗,并在760年建立了新的首都巴格达。尽管阿拔斯王朝取得了胜利,但伊斯兰世界此后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最后的倭马亚统治者逃到了西班牙,在那里建立了科尔多瓦酋长国(755-1031年,929年起在埃米尔阿卜杜勒-拉赫曼的领导下成为科尔多瓦哈里发)和繁荣的文化。

从八世纪晚期开始,阿拔斯帝国被派系纷争所困扰。北非出现了几个独立的王朝,包括强大的伊德里斯王朝(Idrisid emirate)(今摩洛哥地区),它在789年抛弃了巴格达的宗教权威,建立了什叶派,还有突尼斯的阿格拉布王朝。在880年,埃及在突伦王朝的埃米尔的领导下独立。虽然阿拔斯王朝在埃及的中央权力在十世纪初得到了短暂的恢复,但从899年起,什叶派卡尔马特派(Qaramati)在赫贾兹的叛乱以及此后在哈里发其他地区的叛乱造成了进一步的政治混乱;同时,什叶派法蒂玛王朝取代了突尼斯的阿格拉布王朝,开始向西统治。在东部,他们促成了伊德里斯王朝的崩溃,其土地主要落入西班牙倭马亚王朝手中;到972年,他们成为埃及的主人。从此,法蒂玛哈里发一直统治到12世纪(在11世纪成为该地区的主要伊斯兰教国家)。

从820年起,伊朗东部在塔希尔家族的埃米尔领导下独立了一段时间;但到了880年,萨曼人统治了河中地区,名义上效忠于巴格达的哈里发,而什叶派萨法尔的埃米尔则控制了伊朗东部,尽管到了900年,前者已经完全取代了后者。890年后,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由摩苏尔和阿勒颇的两个独立王朝统治;而在阿塞拜疆,哈里发承认埃米尔伊本-阿比-萨伊实际上是自治的。十世纪末,萨吉德酋长国已被南部的沙达德酋长国和北部的希尔万酋长国所取代。但最大的独立酋长国是白益王朝,它起源于里海西南沿岸的德莱木地区。作为一个伊朗民族,德莱木人长期在哈里发的军队中服役;但他们的祖国的经济衰退和政治独立的传统等因素使他们在920年反叛了中央政权,虽然一些德莱木领导人在里海沿岸和更远的东部建立了许多小酋长国,但白益人能够控制伊朗南部和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并于945年进入巴格达。在那里,他们有效控制了哈里发政权。这一政治变化也促进了波斯语言和文化在哈里发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复兴。白益人从932年到1055年进行统治,但他们的统治并不集中,实际上是由巴格达、哈马丹和伊斯法罕三个独立酋长国组成的松散联盟。

从830年起,突厥士兵作为奴隶兵(Mamluks)出现在哈里发。土耳其士兵和他们的领导人最初被招募为忠诚的卫兵,使哈里发不受宫廷和驻军派系的影响。他们迅速崛起,占据哈里发军队的主力。虽然不是第一个建立的伊斯兰土耳其王朝(这一荣誉属于980年代和990年代初在河中地区的喀喇汗王国),但以进攻印度北部而闻名的加兹纳的马哈茂德(998-1030年)从萨曼王朝的埃米尔手中夺取了权力,并在阿富汗和波斯东部建立了自己的统治。他的王朝在他们的家乡阿富汗一直统治到12世纪后期。但他们在伊朗和哈里发中部土地上的权力落入了塞尔柱人之手,后者从1055年起取代了白益王朝,并在将其权力扩展到哈里发的伊朗和中东领土后,开始将拜占庭和法蒂玛的土地作为进一步扩张的可能目标。

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外高加索地区 550-1000年
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安提陶鲁斯山脉东部地区对君士坦丁堡一直具有战略和政治上的重要性。然而,该地区支离破碎的山区地理环境给政治和社会结构打上了烙印,这些结构由众多相互竞争的部族主导,尽管这些部族有着强烈的独立观念,但在部族间的争斗中很容易要求外来者给予帮助。因此,波斯人和罗马人都发挥了关键作用,而且由于亚美尼亚人和格鲁吉亚人在四世纪期间皈依了基督教,基督教罗马皇帝也可以声称为其高加索邻国的利益进行干预。从四世纪晚期开始,亚美尼亚、阿尔巴尼亚和拉齐卡一直处于波斯人的统治之下。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的罗马部分被一条从北部的西奥多西奥波利斯(mod.Erzerum,Arm.Karin)到幼发拉底河上游的达拉的边界分开,同样是通过当地任命的具有各种罗马头衔的王子进行管理。他们实际上是完全独立的。但是,由于从560年起,罗马东部对波斯人的军事胜利,君士坦丁堡将其控制范围扩大到包括拉齐卡在内的更大地区,赫拉克利乌斯皇帝任命占主导地位的纳克萨勒(贵族)部族成员为亚美尼亚的išxans或'王子',作为皇帝的代表进行管理。同时,在六世纪初拒绝接受卡尔西顿信条的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教会与帝国教会重新结合(除了该国南部和东部仍在波斯人管辖之下的教会)。然而,当格鲁吉亚教会仍然与帝国教会保持共融时,亚美尼亚教会则根据情况的不同,产生了变动。

阿拉伯人的征服结束了这一时期的罗马霸权。到650年,君士坦丁堡批准的亚美尼亚 "王子 "与哈里发Mu'āwiya签订了协议;尽管罗马人曾多次试图重新行使其权力,许多当地纳克萨拉尔人也反抗阿拉伯人的统治,但到7世纪末,这种统治已经牢固确立。外高加索地区现在成为伊斯兰世界对抗草原游牧民族的堡垒,草原游牧民族历来是罗马人的盟友和波斯人的敌人,现在又是阿拉伯人的敌人。只有格鲁吉亚西部的阿巴斯吉亚王国仍然相对独立。然而,伊斯兰教的统治是通过当地的王子继续进行的,直到770年爆发了一场反对新税收政策的大起义。这场起义被残酷镇压,许多主要的贵族家庭或多或少地被消灭了,与此同时,阿巴斯基亚人占领了拉齐卡,并在780年末建立了一个独立的阿巴斯基亚王国,受到哈扎尔人的保护。

结果有两个。首先,剩下的两个主要部族,即北部的巴格拉图尼(Bagratuni)和瓦斯普拉坎(Vaspurakan)的阿尔茨鲁尼(Artsruni),逐渐能够在他们各自的地区建立起完全的优势地位;其次,哈里发开始在该地区的城镇和要塞安置大量阿拉伯人和外高加索地区的其他人,在此过程中使大部分乡村和许多城镇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当地的王公不再被信任为统治者,一些小的酋长国出现在他们的位置上。但是,尽管与哈里发的冲突仍在继续(例如,几个主要的巴格拉图尼人与君士坦丁堡有联系,并获得了朝廷的头衔),并且在850年镇压了一场重大的叛乱,但这两个家族及其众多的下属分支和亲属在当地的统治地位。这两个家族及其众多的下属分支和亲属在自己的地区行使权力,以至于许多较小的酋长国被消灭,而九世纪中后期的哈里发则承认巴格拉季德家族的主要王子为 "王子的王子",代表他们进行统治。其中最重要的Ašot Bagratuni巧妙地利用哈里发的内部麻烦,通过一些亲戚建立了他的家族在亚美尼亚、阿尔巴尼亚和格鲁吉亚东部地区的权力,并最终在884年被哈里发al-Mu'taid承认为亚美尼亚国王。

随着事件的展开,拜占庭人也在利用阿拔斯王朝权力的衰落。870年,保禄人首先被击溃,拜占庭军队开始向小亚细亚东南部地区推进,因此君士坦丁堡与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王子之间的外交和政治关系变得更加正规。巴西尔一世和利奥六世也承认巴格拉图尼的地位,但各纳克萨拉家族之间的内部争斗和对巴格拉图尼崛起的不满,激起了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萨吉德埃米尔领导的穆斯林反应,导致穆斯林在908年短暂地承认了阿尔茨鲁尼家族的成员加吉克为亚美尼亚部分地区和瓦斯普拉坎的国王。前国王Smbat(已被埃米尔处决)的儿子Ašot二世统治剩余部分。但到了915年,纳萨尔人和亚美尼亚教会要求拜占庭进行军事干预,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对付穆斯林总督的王朝愿望和他在阿塞拜疆的权力基础所带来的危险,恢复了巴格拉特人的地位。在10世纪末和11世纪初的拜占庭扩张战争中,穆斯林主导的外高加索地区大部分落入拜占庭手中,或者至少在政治上依赖于帝国。同时,内部的派系斗争仍在继续,因此阿尔巴尼亚和Siounia被更紧密地吸纳到拜占庭阵营,而Vaspurakan则分裂成几个独立的公国。不过,亚美尼亚贵族还是在970年中期在其国王阿索特三世的领导下团结起来,抵御了约翰一世-齐米斯克斯领导的帝国军队,帝国和王国之间则缔结了一份联盟条约。


然而,随着不同的部落领袖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立为王,亚美尼亚王国已经开始支离破碎。格鲁吉亚王子大卫-塔伊克(Bagratids)在对抗叛军巴达斯-斯克莱罗斯(976-979)的战争中向皇帝巴西尔二世提供了军事援助,这一行为使阿巴斯基王国重新获得了突出地位。随着格鲁吉亚权力的增加,亚美尼亚的派系主义和纷争也随之增加,直到格鲁吉亚成为该地区的主导力量。

约700-950年的东部边陲
从八世纪末开始,阿拉伯-拜占庭的边境上几乎都处于交战状态,直到960年及以后,该边境线被拜占庭的军队攻克。从770年和780年起,边境的伊斯兰一方被划分为两大区域:阿瓦西姆省(al-'Awāsim),这是一条从安提阿向东沿边境省份延伸的防御城市带,旨在为哈里发的防御提供补给和人力;边境,或称图胡尔(al-Thughūr),这是一条由重兵把守的据点,旨在拒绝入侵者进入,并作为敌人入侵的高级预警站或作为伊斯兰袭击拜占庭土地的前沿基地。阿瓦西姆(al-'Awāsim)覆盖了人口众多的农业地区,能够自给自足,而图胡尔(Thughūr)则经常处于 "无人区",双方似乎都从七世纪末或八世纪初开始刻意开垦这一区域。这种结构所反映的战争模式主导了两个多世纪以来的战斗和双方的文化关系,并且毫不奇怪地鼓励了一种与君士坦丁堡或巴格达的大都市世界截然不同的特殊边疆文化的发展。

拜占庭在东部的战略的基本原则,是在早期阿拉伯人对小亚细亚的征服和袭击的灾难中演化出来的,有两个方面: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在关口牵制和击退袭击部队,以免他们造成任何伤害。如果这种在边境迎击和击退敌方进攻的政策不奏效,当地部队应骚扰和监视入侵部队,确保跟踪他们的一举一动,以便了解每支队伍或团体的位置。这一战略的一个关键方面是在主要路线、十字路口和可能储存物资的地方,以及敌军为进入拜占庭腹地而必须通过的边境通道的上方和后方,驻扎许多小堡垒和要塞。只要这些地方被占领,它们就会阻碍阿拉伯人在拜占庭土地上的任何长期存在,因为它们对入侵者的通信、对他们可能派出的小型突击队或觅食队以及对他们的一般后勤安排构成持续的威胁。它们对任何入侵部队都是一种持续的威胁;然而,对大多数突击队来说,停下来围攻它们的麻烦比它值得的多。尽管大大小小的防御工事经常易手,但拜占庭人清楚地认识到,保持他们的控制权是防止永久定居的一种手段,也是将袭击的范围和效果降到最低的一种手段。

从8世纪末和9世纪初开始,"大区"得到了一系列特殊边境地区的补充,构成了独立的指挥部。这些地区被称为kleisourarchies(kleisourarchiai),是由它们从themata中分离出来的分区创建的,这似乎代表了一种新政策对以前战略的具体化。以地方为重点的防御,包括骚扰、伏击和跟踪入侵的突击队员的 "游击"战略,旨在挫败除大部队以外的所有部队,防止对农村的掠夺和随之而来的经济混乱,并使突击队的远征比以前更有风险,在战利品方面更不确定。

对拜占庭来说,他们在十世纪最难对付的敌人是阿勒颇酋长国,以及从西里西亚向东延伸到高加索和美索不达米亚东北部的边界地区的其他独立酋长国。虽然边境在8世纪中叶已经稳定下来,但其中一些边境指挥部充满活力的领导人被证明是对拜占庭安纳托利亚安全的持续威胁,从930年开始的20多年里,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阿勒颇的哈姆丹德酋长国的萨伊夫-达拉赫。阿勒颇最终在十世纪下半叶被遏制住,但这仍是拜占庭边境的一个关键点,并在980年及以后作为拜占庭和法蒂玛土地之间的半独立缓冲国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条约,他们有义务支持皇帝与法蒂玛势力的侵占战争。

大草原和罗斯(约680-1000年)
在626年围攻君士坦丁堡失败后,阿瓦尔霸权的崩溃导致其在几十年内被限制在匈牙利平原,并在西部欧亚草原出现了一些新的游牧群体。其中最重要的是保加利亚人和哈扎尔人。前者包括奥诺古尔人,他们一直处于阿瓦尔人的统治之下,直到他们分裂并与赫拉克利乌斯皇帝签订了条约;以及库特里古尔和乌提古尔两个 "匈奴人 "团体,以及其他几个小部族,他们参与了蓝突厥联盟的分裂(约630年代)。他们与这场战斗中的另一派系哈扎尔人发生了冲突。哈扎尔人在670年代的胜利导致了几个保加利亚人群体被驱逐。一些人向北迁移(形成后来的伏尔加河保加利亚人群体)或向西迁移(远至意大利东北部的彭塔波利斯,或进入潘诺尼亚的阿瓦尔领土),还有一个群体下移到多瑙河三角洲。在他们的领袖阿斯帕鲁克的带领下,他们进入东罗马领土的请求被拒绝。当他们在679/680年越过被视为罗马领土的地方时,君士坦丁四世皇帝出兵迎接他们,但战术上的混乱导致了罗马的失败,这使得巴尔干保加利亚国家的建立成为可能(见第31-32页和第58页)。到了八世纪初,保加利亚汗国已经能够干涉拜占庭的内部政治,在八世纪,他们对帝国的威胁几乎和东部的阿拉伯人一样严重。


到了680年,哈扎尔人控制了欧亚大陆西部草原的大部分地区,他们的主要部族声称拥有西部蓝突厥人高级部族的血统和权利。他们是君士坦丁堡对抗伊斯兰教的重要盟友,并多次突袭伊斯兰教的高加索地区,尽管在737年被阿拉伯人的成功攻势暂时遏制。他们也是巴尔干半岛上保加利亚人的平衡力量。两位皇帝与哈扎尔人安排了婚姻联盟(查士丁尼二世娶了哈甘的妹妹;康斯坦丁五世娶了一位哈扎尔公主),其他联系也在蓬勃发展。因在克里米亚的权利主张冲突而产生的紧张关系并没有阻碍其他方面的良好关系,即使在主要部族于8世纪皈依犹太教之后。从786年起,阿巴斯基亚王国受到哈扎尔而非拜占庭的保护;高加索北部地区半自治的伊朗阿兰人也是支派。但是,哈扎尔统治者慢慢地脱离了他们的草原游牧根基,从商业中获得了大部分财富,因为他们控制了跨越南部草原地区和北部森林与南部之间的主要贸易路线。当佩切内格和奥古兹土耳其人的新威胁出现在他们的东部边界时,他们只能进行有限的抵抗。

佩切内格人是一个突厥人群体,受制于前蓝突厥哈甘国的残余势力,居住在突厥斯坦。随着突厥汗国的解体,另一个群体奥古斯人在扩张的维吾尔人的压力下向西迁移。一些佩切内格人留了下来,与新来的人结合在一起;另一些人则向哈扎里亚迁移,赶走了马加尔人,马加尔人是哈扎里亚的一个讲乌戈尔语的支流,他们也被推向了西边。到880年,哈扎尔人的有效控制仅限于高加索以北的草原地区。佩切内格人主宰着罗斯南部的草原,东边是前进中的奥古斯人,西边是马加里人。拜占庭在894-896年鼓励马加尔人进攻保加利亚人,再加上佩切内格人的压力,最终将马加尔人推到了匈牙利平原,他们在那里于10世纪建立了匈牙利王国并接受了西方的基督教。哈扎尔的势力在960年被罗斯的攻击进一步削弱(首都伊蒂尔在965年沦陷),而独立的阿兰王国的出现,在1030年吞并了哈扎里亚的西半部,并在奥乌兹人(或库曼人,拜占庭人也称他们)的攻击下将佩切内格人赶到西部。到1060年,阿兰人的王国也占领了东半部。独立的哈撒利亚消失了。

罗斯人首次出现在830年。他们是斯堪的纳维亚的掠夺者和商人,在八世纪中期殖民了波罗的海海岸线,然后沿着波罗的海的大河向内陆移动,一直到黑海和里海。他们在诺夫哥罗德、伏尔加河沿岸、基辅以及稍后在黑海的特穆托罗坎建立了一系列沿河公国。为了对分散的斯拉夫人进行控制,他们在830年代和840年代袭击了拜占庭的领土,其中一个团体--可能来自伏尔加地区--在860年对君士坦丁堡发动了一次突袭。他们被基辅的奥列格(Oleg of Kiev)纳入单一统治之下,奥列格是鲁里克的继承人,他首先在诺夫哥罗德地区建立了一个领地,但最初是哈扎尔人的一支。

基辅的重要性增加,部分原因是拜占庭帝国的支持,它需要在该地区有一个可靠的盟友,以防止860年的攻击再次发生。十世纪初的贸易协定,以及960年罗斯公主奥尔加的洗礼,巩固了这种联盟。但也有紧张关系发生。奥尔加的儿子斯维亚托斯拉夫仍然是个异教徒,并在965年与奥古斯的联合进攻中摧毁了哈扎尔哈甘国,并将伏尔加保加利亚人和罗斯人置于他的统治之下。基辅和佩切内格人之间存在着一种不稳定的和解方式。应罗马的要求,斯维亚托斯拉夫于967年进攻保加利亚,但随后占领了整个国家。拜占庭的反击迫使罗斯的领导人达成协议,但他在返回基辅的路上被佩切内格人的攻击所杀。拜占庭人得以占领保加利亚东部;在基辅,随之而来的是十年的冲突,直到王子弗拉基米尔在980年夺取政权。与帝国的条约最终使弗拉基米尔和他的圈子皈依拜占庭基督教(988年:基辅成为君士坦丁堡的一个教会省份,在基辅有一个都市主教),并建立了瓦兰吉亚卫队,这是罗斯承诺在拜占庭皇帝要求时提供部队的结果。随着佩切内格人的威胁越来越大,罗斯现在成为帝国在罗斯南部草原的重要盟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