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上岸人大802经济学:底子不好同样可以上名校!

本人本科就读南京某211经管院,报考人大802经济学。
就成绩来说,本人成绩并不算突出,但考虑到本人的基础薄弱,所以可能为那些底子不好但肯付出努力冲击名校的同学一些参考。

我是在大三上就决定考研的,在选择院校的时候看了炳哥的直播课,萌生了报人大的想法,当时就是想着反正一年多没事干只要猛学一年没有考不上的,然后就开始准备资料。
但是现在想想当时还有点冲动,现在回想起来上岸还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很多时候并不是努力了就一定能成功,所以同学们择校时还是要结合自身慎重选择。
01 数学
每天五小时左右。
我数学119个人感觉考得过于拉胯,这里就讲一讲教训吧。
数学从我是从21年9月份就开始,基础阶段就看汤家凤的高数,强化看的武忠祥,线代和概率全程跟的李永乐和王世安。
题从基础到冲刺做了1800,660,李正元的复习全书,武忠祥、李永乐、王世安的讲义,880,最后冲刺135,高频考点108,历年真题,以及各个老师的冲刺卷等。
数学复习不求做的题多,求做过的一定要吃透,我的每本题都做过三遍以上。并且后期一定要多模拟,且是在考试时间掐着点的那种货真价实的模拟。
我到后期真题基本都能做到130+李林的4+8都在130/140的水平,加上想着小年题简单考130+不是手到擒来,后期就有点飘了,结果上了考场发现有几个小题不是很容易做出来,一下有点蒙,加上过于激动导致小题错了不少于四个,这导致数学考得不太理想。
02 英语
每天两小时。
我英语一74分,在我决定考研之前英语水平并不是很好,大一下甚至差点挂科,中途又去当了两年兵,水平更是退后一大截,尽管这个分数在人大上岸的人里面并不算高,但是在今年英语一如此抽象的阅读下能拿到这个分数我已经很满意了。
我是从21年9月份一开始准备考研时就开始背单词,背单词这个工作不能停要一直持续到考试的那一天。一开始会很痛苦,背50个都费劲,但是坚持下来,就会越来越轻松,到后期我能一天背五六百个。并且我背单词是一日三背,早起背,中午晚上复习。
长难句是二月份开始的,就看田静的句句真和语法课,加上田静每日一句练拆分句子成分。
四月份开始复习阅读,先是看了唐迟的阅读的逻辑,其实这个可看可不看,也可以看唐迟的阅读课。
之后就开始刷真题,两天一篇,做完题看解析,做到每道题为什么这么出,答案为啥是这样要吃透,然后把原文逐字逐句翻译所有句型单词全部吃透,阅读真题我按套刷了三遍,后面还有时间就看了唐迟的罗汉班,这个一定要看,并且开始分题型刷题。
三小门是七月份开始的,很多老师讲的都不错,每门挑一个听着顺的就行,三小门的真题也是做了三遍(真题开始有点早,后期没题做了只能一遍遍反复)。
作文也是七月开始就背王江涛的作文积累语料,看石雷鹏的作文课学习作方法,把真题全部练一遍确保每篇都能熟练地写出来,作文一定要背千万不能懒。
其实英语复习并没有多难就是背单词加吃透真题坚持不断反复,只要不懒,最后成绩一定不会差。
03 政治
每天两小时,后期拿到肖四每天五小时。
我政治74分在北京今年这个情况下我个人认为还是不错的。
政治是暑假开始的,看徐涛的强化班加精讲精练或核心考案,学完一章做一章的肖秀荣1000题,一开始会记不住,错题也很多,这很正常,第一遍大概一个来月,之后继续第二轮,直到各个老师的冲刺背诵手册出来前一直翻核心考案加刷1000题就好。
后期拿到肖秀荣老师的知识点提要加刷微信小程序上的题。
12月以后各个老师的押题卷就出来了,有条件的就都买来刷一刷选择题,大题不用管,时间多的可以背腿姐背诵手册后面的马原部分,当肖四一出版立马背肖四大题。
课程除了一开始徐涛的强化班后期还看了腿姐的技巧班和冲刺班,我个人感觉在北京想在大题上拿高分,腿姐的点墨析结构非常有用。
04 专业课
每天五个小时以上。
今年人大802难度提升不少,只考了98分,但相比那些总分挺高但专业课没过线的我还是觉得比较幸运。人大802绝对是你值得付出大功夫的科目,一定要早早开始。
微观经济学:从基础到强化用到的有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范里安微观经济学、尼克尔森微观经济学、平新桥十八讲。除了看书理解就是大量做题。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宏观经济学、曼昆中级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有条件可以看下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曼昆的是核心,要翻来覆去看,书上的各种例子推导,课后题全部要烂熟于心。
政治经济学:五月开始看书,六月开始背诵,主要看了宋涛政治经济学和《21世纪再读资本论》,以现在人大802的风格看光看教科书已经远远不够了,后期冲刺有条件一定要看《21世纪再读资本论》。
其他资料:除了上述教科书还用了圣才的各种教辅书,三人行的强化讲义,以及真题,真题要留着十月份以后完全按照考试状态模拟,一定要多模拟,并且要吃透真题,因为往年真题的思路大概率是有重复的。
除了看书做题,还报了炳哥的班,全程跟着就行,但是课程只是辅助,要深入学习弄懂弄通一定要靠自己不断地反复,像我的政治经济学就是抱着宋涛的书背了十几遍。反复的次数越多上岸的几率越大。同时所有的做过的题要学会举一反三,思考如果老师换个问法该怎么考,自己把自己想象成出题老师。
我是从21年9月份开始,到12月份形成了正式的复习时间规划,早上七点到图书馆学到十二点半,之后午饭休息,下午两点前到图书馆学到五点,之后一个小时体能训练,一个小时吃饭洗澡休息,七点钟赶到图书馆一直学到十一点四十五回宿舍,十二点准时上床就寝。
整整一年多没有休息过一天,当然我回过头来看感觉有点夸张,大家还是可以适当地安排每个月休息两三天的。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其中的大部分时间是枯燥无味的,学了很长时间发现没有进步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大家要学会苦中作乐,也要学会调节自身情绪和压力,只要坚持下来,上岸的概率还是非常大的。
考研,特别是考名校研,有难度,加油,为了美好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