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每周热词 | 东京奥运会2.0(翻硕MTI百科448备考必知)

2021-08-14 23:33 作者:初心联盟  | 我要投稿

每周热词 | 东京奥运会2.0(翻硕MTI百科448备考必知)

原创 初歆百科 初心百科 






热点新闻

因新冠疫情延期一年举行的东京奥运会已于2021年8月8日闭幕。

图为东奥会闭幕式焰火表演 图源新华网 | 侵删





热词提取


东京奥运会
简单定性

2020东京奥运会是第32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补充说明

2013年9月7日,东京申办2020年奥运会成功。2020年3月24日,因新冠疫情影响,赛事延期一年,于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举行。
东京奥运会、残奥会和开幕式的口号为“United by Emotion”,中文意为“情同与共”;闭幕式理念为“Worlds we share”,中文意为“我们共享的世界”
此次东京奥运会共有20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俄罗斯奥运队和奥林匹克难民代表团2个参赛队伍参赛,参赛项目共有33个大项、339个小项,项目数打破了往届的纪录,其中滑板、冲浪、竞技攀岩、棒垒球和空手道5个项目首次现身奥运会。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此次东京奥运会共收获38金、32银、18铜,奖牌总数88枚,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二


评价

东京申奥成功后,成为继巴黎(法国)、伦敦(英国)、洛杉矶(美国)和雅典(希腊)后的世界第五个、亚洲第一个至少两次举办夏季奥运会的城市。受新冠疫情影响,东京奥运会也是历史上第一场空场举办的奥运会。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评价本届奥运会是一届“希望、团结、和平”的奥运会,是一届“前所未有”的奥运会。此次奥运会上,431名中国代表团运动员以出色表现,向世界展现了自信、奋进、不断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

(中国代表团旗手苏炳添进入体育场 图源新华网|侵删)





拓展知识点


奥林匹克格言
简单定性

又称奥林匹克口号或奥林匹克座右铭,其内容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补充说明

“更快、更高、更强”这一格言由亨利·马丁·迪东最先提出,1913年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正式批准,正式写入《奥林匹克宪章》。1920年,这一格言便正式成为奥林匹克标志的一部分。2021年7月,国际奥委会表决同意在“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加入“更团结”。它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和不畏艰险、敢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对于新加入的“更团结”,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解释为当前人们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和其他巨大挑战更加需要团结一致,单靠个体已经无法解决这些挑战。因此为了实现更快、更高、更强,我们需要在一起共同应对,需要更团结。 


评价

百余年来,奥运会上无数体育健儿一次次刷新纪录、突破极限,令奥林匹克格言深入人心。东京奥运会前奥林匹克格言的修改是其自1913年正式写入《奥林匹克宪章》后的首次修改,道出了国际奥委会的深意,即奥林匹克运动的终极目的,是让全人类成为一个更加团结的命运共同体它不仅是奥运精神在当前国际环境下最可贵的体现,更蕴含着人类向往更美好明天的共情。
(图为东奥会开幕式现场 图源中新网|侵删)





北京冬奥会
简单定性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第24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补充说明

2015年7月31日,北京获得第24届冬奥会举办权。
北京2022年冬奥会计划于2022年2月4日(星期五)开幕,2月20日(星期日)闭幕。北京将主办冰上项目,河北省张家口市将主办雪上项目。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是“冬梦”,冬残奥会会徽是“飞跃”,灵感来源于汉字“冬”。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名为“冰墩墩”,形象来源于国宝大熊猫。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形象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大红灯笼。
2018年国际奥委会宣布,2022年北京冬奥会设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届时总共将产生109枚金牌。同时女性运动员的参赛比例进一步提高,参赛运动员的男女比例将更趋于平衡。

评价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北京成为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及亚洲运动会三项国际赛事的城市,也是继1952年挪威的奥斯陆举办后时隔70年的第二个举办冬奥会的首都城市

(图为北京申办冬奥成功|侵删)


转眼间东京奥运会就这样落下了帷幕,不少小伙伴都直呼我的快乐没有了!
小百科也在奥运期间看得津津有味,玩梗不停哈哈哈!
快来看看~小百科喜欢的奥运热梗你喜不喜欢?如果投票里没有的话,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补充哦~

新闻来源:中国日报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
词条编辑:初歆柚子


更多百科知识相关内容请关注【初心百科】微博~
文章来源 | 初心百科
整理搬运|初心阿卓
百科咨询|初心C老师




每周热词 | 东京奥运会2.0(翻硕MTI百科448备考必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