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博士辞职变成边狱经理的故事
这个标题可能取的有点唬人,但考虑到我玩方舟这四年来算是第一次长期的不想去玩方舟这个游戏,嗯,还是蛮奇特的一件事。
方舟对我来说还算有特殊意义的,在这四年里面手机换了两三部,很多游戏来来回回在手机里面,但最后方舟是留存时间最长的。我其实对塔防不算特别感兴趣,但是方舟的这个设定和故事还是蛮对口味的,就留了下来。
最开始压力其实不高啊,但后来活动越来越多,复刻呀,肉鸽呀,一堆东西,想方设法的让这个游戏的留存时长变大,老实说我有点承受不住,虽然我这几年玩方舟也就花个两三千块钱,跟那些愿意氪金的大师比来说,我算是少氪的程度。但是方舟的这个卡池体验还是不错的,想要的角色基本上稍微许个愿也能出来,不想要的话借一下干员也能打过平常觉得很难打的副本。
虽然说目前所有的手游只要是涉及二次元这种环境,它都有比较繁杂的卡牌养成,升等级就算了,什么武器还得抽,甚至还有随机属性,甚至可能高等级的角色像一块大饼给了你六分之一一样难受,非常的恶心人。可能也就国内玩家容忍度比较大吧,都觉得这个是能接受的。
方舟很舒适的一点就是他养成一个角色,你只要关心他的等级就行了,以及他的技能等级。潜能这种东西对于这个角色的极限强度并不是有很大的影响,属于锦上添花的程度。
让我坚持方舟这么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游戏给我的抽卡反馈以及养成反馈还行,而且日常也花不了太多时间,比较能接受。弃坑也是因为我自己没时间去玩游戏了,导致现在方舟越来越多的系统和玩法也没有心思去体验。
因为之前有玩过脑叶公司和废墟图书馆,对月计那边的世界观架构也是蛮有兴趣的,刚好他们有第三部作品发售,就打算开个档玩一下。
如果说要我把这个游戏跟方舟来比一下,就会是说,相当的爽。
我是那种相对休闲的玩家,我不希望自己把太多时间花在手机游戏上,我认为每天能够花在手机游戏上最多也就15分钟,在这个15分钟之内,我要把日常做完,然后稍微推进一点主线进度,然后如果有活动的话,再蹭一两关活动就OK了。(方舟那个活动我基本上就是靠模拟器挂在里面刷,头痛的要死,更别提现在方舟现有的活动,有时候拿奖励对于活动关卡的打法是有额外要求的,整不成的还得去抄作业)
这个游戏虽然说刚开始玩的比较累,但是后来官方也有在听玩家的建议去改,现在每天上线三分钟,我就能把日常干完。纺锤扫荡一遍,经验本手打一遍,结束。
基本上我一整天就不用看这个游戏了。每周地牢再走一个三次,差不多一个半小时就没了,可以说是相当轻度的游戏体验。而且卡池跟氪金这块虽然说这个游戏卡池以前他没有保底,现在有保底了,而且保底要求也蛮高的大概要200抽左右,但这个游戏的氪金体验相当舒服,角色你是可以靠自己去攒箱子开碎片去换到的,我第一个赛季完全摸鱼的情况下,我都换到了两个我想要的人格。方舟的话你可能正常月卡玩家,你两个月都下不来一个六星,而且你这个六星还要等档期,在巴士里面你可以直接换。
目前我在在巴士这里面刻了差不多将近300块左右,两个赛季的通行证加三四个月的大月卡,第一赛季的人格和EGO基本上被我扫干净了。而且这个角色和ego,到手就是完全体,升级升阶就行,没有随机养成属性,也不需要解锁角色的什么命座潜能乱七八糟的,可以说是相对极简的养成方式。
如果你觉得这个极简养成会让角色玩法单一,我只能说你可能是多想了。这个游戏的常态战斗里面有非常非常多,可以决定胜利因素的东西:理智值决定了你的骰子正反,三种攻击形态+七种攻击属性+贼多的BUFF效应,外加战斗时编队内的被动技能增强,角色开局速度根据骰子决定,可以说是乐趣无穷了。
_(:з」∠)_当然,这么离谱的系统bug也是贼多,开发组自个儿也明白,所以经常送狂气给兄弟们抽卡,非常的好。
剧情的话,不做评价,在我心里是能够给很高的评分的,音乐也好听哎,超喜欢这个游戏的。
手游其实就应该做的轻量化一点,让玩家的闲暇时间也能够享受到游戏的快乐,而不是天天绑着玩家干这个干那个,累个半死又收益极低,浪费时间。虽然说我能理解手游做抽卡本来就是一种赌徒行为,但相比目前我玩过的赌徒游戏来说,巴士已经最大化的给你搞保底了,第二赛季相比第一赛季又多出了好多箱子,就更容易攒角色碎片了。
像我这种,看预告片早就知道第四章的主角是李箱,早早的就把碎片攒了,刚好在卡池开启之前攒了四百碎片的嫁妆_(:з」∠)_完全没有压力。在氪金体验上,巴士确实做的比国内绝大多数卡牌类养成游戏好的多,甚至会让我1度怀疑国内的游戏都是什么散装澳门,怎么快乐怎么来。
_(:з」∠)_现在就是,很快乐,宝宝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