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自危,因言获罪,这还是我们认识的美国吗?【懂点儿啥】

【本文为观察者网视频栏目《懂点儿啥》的图文版本。作者:@肝帝董佳宁 陈辰 柳叶刀 大包。主讲:@肝帝董佳宁 视频地址:BV1AA411i7S8】
最近美国的政治运动愈演愈烈,福克斯主播塔克·卡尔森说,美国正在经历一场文化革命,正在进行洗脑。以往自由主义传统下,美国的那种“言论自由”,现在正遭遇空前的危机。
汤姆·科顿我在之前几期节目里都介绍过,著名的鹰派,他污蔑武汉实验室制造新冠病毒,在美国这似乎不是什么事,也没有引起美国人声讨。可是最近他说的另一番话翻了车。《纽约时报》刊发了他的评论文章《派遣军队》。文章里说的什么呢?他要国民警卫队进入城市,解除混乱和破坏,恢复公共秩序。这遭到了围攻,评论版面负责人引咎辞职。即便汤姆·科顿这么强硬的人,都撞上一堵更硬的墙——“政治正确”。

Refinery29是一家女性主义生活网站,一些有色人种女性,在推特上控诉了她们曾在这家公司工作的负面经历,网站联合创始人和总编辑巴伯里奇(Christene Barberich)就被迫辞职了,因为涉嫌“种族主义侵略”。
美国有一个影响力很大的杂志《美食》,掌门人叫拉波波特(Adam Rapoport)也辞职了,导火索是一张几年前的老照片。在万圣节他和妻子装扮成波多黎各人,把脸涂成棕色。波多黎各是美国在加勒比海的自治邦,以前是西班牙殖民地,1898年美西战争后归属于美国。作为拉丁裔,波多黎各人在美国本土受到歧视。有一名女投稿人翻出这张老照片,指责拉波波特,还说“我不知道为什么,拉波波特不愿在杂志里写波多黎各美食!”,前员工也开始了声讨,怒喷他歧视黑人和女性,顺便还表达了对待遇的不满。
抹成棕脸,被认为是“抹黑脸”的一种扩大化。以前在美国,白人是不能抹黑脸的。2018年底,前NBC明星主播梅根·凯利在节目中说:白人在万圣节抹个黑脸没什么大不了的,马上就被NBC解约。她原是福克斯的当家花旦,福克斯一贯是比较支持特朗普的,后来因和特朗普有矛盾跳槽到NBC,如今只能做自媒体了。
MTV体育真人秀节目“挑战”的一位女明星阮迪(Dee Nguyen),在Instagram上发了一条关于弗洛伊德的帖子:每个该死的日子都有人死。这句话遭到了围攻,可是她还嫌事不够大,又发了一条推特:为什么有些人认为我是反对“黑人的命也是命”的,从我失去童贞的那天起,我就一直这么说。事后她删除了言论,但还是被解雇了。
这也不是孤例,有“姹紫嫣红”,就会有“断壁残垣”。NBA萨克拉门托国王队有位解说员格兰特·纳皮尔(Grant Napear),在这个岗位已经工作了32年,他仅仅说了一句“所有人的生命都是重要的”,就被迫辞职。NFL有一支球队叫新奥尔良圣徒,最著名的球员德鲁·布里斯(Drew Brees)说,“我永远不会同意任何人不尊重祖国和国旗。”随后他就火速的、极其诚恳地道歉了:我试图以国旗、国歌为中心,探讨尊重、团结、友爱,但我的评论麻木不仁,完全没有触及我们作为一个国家目前面临的问题……这些不能准确地反映出我的内心和性格。
种族歧视的语言是一种暴力,现在的美国政治运动里,人们打出了另一种口号:沉默是一种暴力。作为媒体人,我感到脊背发凉。你不光不能兜售错误思想,连沉默都不能了,必须要积极表态,积极拥护已觉醒的进步立场,否则你就是帮凶,就是在默许暴力和种族主义。《国家评论》杂志有一篇文章《欢迎来到美国文化革命》,作者说连一家草坪护理公司,也在发电子邮件,承诺致力于“黑人的命也是命”。
不关心政治的科学界,同样不能沉默。全球5000多名科学家6月10日罢工,高喊“关停学术界”、“关停理工科”的口号。《自然》《科学》两大期刊也响应。《自然》赶紧在大字报,哦不社论中主动忏悔,他们是在学术研究上存在种族偏见的白人机构之一。“科学界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制度性种族主义的共犯”,生怕认错不够积极。
一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授格登·克莱恩(Gordon Klein),收到学生来信,要求为黑人学生修改考试评分标准,因为黑人被歧视。他拒绝了这种特权优待,于是被举报种族歧视,被学校强制停课,甚至遭遇生命威胁。写信的是一名白人学生,自称是黑人同学的白人同盟,因弗洛依德惨死,饱受恐惧折磨,希望教授对黑人学生展现同情心和仁慈。教授回信说,我上网课怎么分辨学生的肤色,如果用“肤色”来评价一个人,这不是违背了马丁·路德·金的意思吗?他怎么也想不到,这封回信在网上流传后,他被举报了,超过两万人签名要学校解雇他。

经典美剧《老友记》的制片人玛塔·考夫曼(Marta Kauffman),觉悟就高得多了,在参加一场活动时,为自己20年前参与制作的连续剧流泪致歉。《老友记》的主要演员,清一色的都是白人,并没有黑人。“对不起啊,要是我当初能有今天的认识,一定会做出不一样的决定”。美国正在进行一场大型格式化运动,华纳旗下的HBO Max,已经将《乱世佳人》这样的经典影片从平台上下架了。有黑人编剧说,“这部电影将南方邦联进行了浪漫化处理,对这场分裂主义运动进行了貌似美好、高贵的修饰。但事实上,这只是为了维护奴隶制的一场血腥暴动。”还有黑人主流报纸(《芝加哥捍卫者报》)说:“这是针对美国黑人的恐怖武器。”派拉蒙电视网也下架了长期播出的真人秀节目《警察》。不知接下来还有哪些经典,美国人应该假装从未存在过。
父母在家说话也必须小心了,因为“告密”正在家庭里发生。一个15岁的美国女孩,揭发父母为“种族主义者”,说“我简直太讨厌自己的家人了”,因为她父母为杀死弗洛伊德的警察说话了。她做了一个视频传到网上,表演对父母大吼大叫,说父母竟敢对“黑命贵”运动不忠诚。人们永远不知道,自己被监控的程度有多深,同事、学生,甚至子女,都可能是随时告发自己的人。
针对一座座雕像的清算也正在开始。美国内战南方邦联将军罗伯特·李、17世纪英国奴隶贩子爱德华·科尔斯顿(Edward Colston)、比利时殖民时期的国王利奥波德二世、英国首相丘吉尔、航海家哥伦布......纷纷被推倒拆除,或者正在请愿中,让人分不清,这到底是抗议运动,还是抹去美国和世界历史运动。以美国之大,却放不下一座平静的雕像。美国有10座军事基地,以南方邦联将领的名字命名,包括李堡(Fort Lee)、胡德堡(Fort Hood)、本宁堡(Fort Benning)与布拉格堡(Fort Bragg)等。不可一世的美国军方现在也吓坏了,要改名这些基地,还是特朗普顶住压力,指示坚决不改。
我其实一直在想,今天的美国,到底什么是最高,最不可触犯的。国家利益是不是最高,自由主义是不是最高的?汤姆·科顿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强硬派,鹰派中的鹰派;纽约时报是自由主义大本营,支持公开和自由辩论的新闻理想,愿意发表有争议的观点,愿意提供反面角度;但这两个狠角色,组合在一起上阵,还是扛不住。政治正确是有等级的,别的政治正确,在多元文化面前,都不堪一击。为了这个多元化,美国人可以否认家庭,可以损毁国旗和雕像,破坏国家的象征、历史和制度,可以合法杀伤不同意见。
之前华尔街日报的一篇评论文章,用了“亚洲病夫”这样的标题,内部员工争议也非常大,这帮自由主义新闻人能够挺住,不正式道歉,当然也是因为我们无法组织起来施加压力,去美国社交媒体上抗议,发起退订华尔街日报的宣传攻势。但说到底,主要是因为这个冒犯是对中国人的,美国人感受不到,他们这个“多元化”还没有走出国界。
我们中国人也讲政治正确,但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不同程度的冒犯,在国内引起的反弹不是一个力度。字面意义上的命名上的冒犯,我们不接受,但对我们来说更不能接受的,是实质性的冒犯,涉及国家主权、国家利益的。但美国的情况好像是倒过来的,为了反种族主义的大旗不倒,可以上街破坏、打砸抢,陷入无政府状态都在所不惜。这在中国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我们分得清先后主次。

多样性(Diversity),在美国被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美国人一方面在现实中“白人至上”,一方面又为了清除这种根深蒂固的理念,连带着对国家结构中合理的地方一起破坏,到了这种境地,美国人是无法回答“我们是谁”的,一旦回答了,被排除在外的族群就能烧国旗,有理的造反。而中国,我们这种书同文、车同轨的巨型民族国家,为什么没有美国政治精英担心的“我们是谁”的问题呢?美国今天的问题,我们历史上早已解决。
我们很早就有“华夷之辨”,这不是民族歧视,而是大一统思想下的民族观,确保以华夏文明教化夷狄文化,是国家统一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历朝历代,非常强调“奉正朔”,就是中原王朝虽然不直接治理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但作为天下正统,可以颁布历法、宣布新年元旦,也就是哪一月为“正月”,哪一月的第一天“朔”为岁首。周边政权和少数民族,奉中原王朝正朔,把自己视为中国整体的一部分。这是中华民族凝聚的强力措施,是中华一统的象征。当国家处于分裂状态的时候,像三国时期有三个正朔那就乱了。
美国在多样性上,把命名看得大于现实,我们在统一问题上,倒是也一样,非常注重命名,正朔的权威。大义名分比什么都重要。因为这从价值观上,保证了民族多元和国家统一,两者不会有冲突。满清政府历史上割地赔款是多,但开疆拓土、保存领土的贡献和遗产也并不少。即便到了最后,腐败无能、积贫积弱,在外蒙独立还是自治的问题上,清朝和继承者民国政府,与沙俄谈判,什么都可以谈,唯独对名分秩序不肯让步,坚决要求外蒙古放弃国号、帝号、年号以及政府名义,认同中国、回归中华世界秩序,这也是我们自古以来的一种政治正确。
我们小结一下,一种政治正确,是滥用还是适用,要看其起的作用。如果作用是在促进国家统一、文化认同、民族凝聚,那么这种政治正确,即使只是命名关系也一样具有现实意义。反过来,如果这种政治正确与国家利益相悖,再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是在滥用。“大一统”和“多元化”并不是矛盾的,美国的强大是源于多元化,比如大量海外科技人才,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在美国拿到博士之后,88%选择留下来建设美利坚,只有10%会回国,无论是从美国的利益角度,还是从多元化的角度,美国都应该欢迎中国留学生学习AI技术。但是出于“中国威胁”这种荒谬的“政治正确”,美国政府就是要出台措施,限制中国留学生,做这种违背国家利益的事情。正确的“多元化”会促进国家的统一和强大,而滥用“政治正确”的多元化,却只会流于口号,助长特权,变成压制异己的狭隘观念,变成人人自危、因言获罪的文化恐怖,最终既没有“多元”,也得不到“凝聚”。如果按美国那套走向历史虚无主义的搞法,我们今天要批判的不是秦桧,反而是岳飞了。

如果你觉得本期内容对你有用,有启发,或者想与朋友讨论,希望大家能转发,或者仅仅是给一个赞,举手之劳就能激励我们更卖力地做下去。另外,今后我还会把我的一些短评,或者是日常的一些小知识,小思考,读书心得,放在我的个人账号上,微博、B站、抖音、今日头条,都是@肝帝董佳宁,欢迎大家来关注我,我们可以在那里日常互动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