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的“东山”,指的是哪座山?有何历史典故?

没有一个人的一生都是平顺的,总是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大的或者小的苦难。但只要志向坚定,失败就不是可怕的,总有东山再起的一天。在很多人的人生格言中,一定有“东山再起”这个词。
虽然在我们现在很多人看来,“东山再起”就是不气馁、不妥协的意思。但是你知道吗?这个词最初的诞生并不具有如此意义。因为成语中的主人公并未经历过人生的什么失败,只是因为他常在一个叫“东山”的地方,后来从这里出来入仕,所以有了“东山再起”的意思。那么,“东山”到底是哪座山呢?典故中又是谁“再起”呢?

不理世事,隐于会稽东山
说起“隐士风流”最盛的时期,应该是混乱的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战事频发,百姓流离失所,无食可吃,只能吃树皮等,甚至易子而食。在这样的时代,能够存活就是最大的成就了,很多士大夫被现实摧残,只想逃离现实,变成崇尚老庄逍遥哲学的隐士,比如非常出名的“竹林七贤”。
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出名的隐逸派,那就是给世人建立起“桃花源”概念的陶渊明。不过,他这种是被现实的五斗米而摧残,不得已隐逸。在这个时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家族强大,在当时以“九品中正制”选拔世家官员的时代规则下,这些人也不爱理世事。

最出名的就是谢安。根据他的姓氏,就知道他来自当时东晋时期强大的谢氏家族。谢安出生的时候,谢氏家族正是如日中天的世家大族,那时的他根本不用考虑吃什么、是否吃得饱的问题,只需要考虑追寻自己想要的东西。
不过,出身名家,注定承受世人更多的瞩目,因此谢安即便是有家族光环,也要努力学习。在这样的盛世家族下,他受到的是精英教育,因此打小就优秀。就在众人以为如此优秀的他会经过家族长辈的推荐,到朝廷任职,为家族带来更大的荣光时,谢安却谢绝了这些安排,一心只想当个闲云野鹤,流连于山水之间,做一个隐士。

当时,他的妻子就非常不理解,看到弟弟谢万在朝廷任了要职,就忍不住规劝丈夫,说一个大丈夫居于天地之间,不求富贵,不求功名,那还能求什么呢?但谢安却不以为意,一心志在隐士。后来,他不仅在家里当野鹤,甚至还跑到会稽山去游山玩水。
而玩伴就是王羲之这样的人物,或许当年王羲之在写《兰亭集序》的时候,身边就有谢安。谢安就这样在山水之间游玩,甚至还时常感叹自己这样是否也像西周时期的伯夷叔齐等隐逸人物。但他这样的好日子没有过多久,在他四十岁这年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