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怎么引起的

足底筋膜炎引起原因
1、长期超负荷运动
筋膜位于足底的趾骨与跟骨之间,是一种形状与扇形类似的软组织。由于,足跟筋膜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足弓的高度,因此长时间的运动则会对足底筋膜造成严重的损伤。如果长期的超负荷运动就会加重足弓之间的压强,加重筋膜的工作负担,长此以往就会使筋膜因为劳累过度出现炎症。
2、不正常的拉扯
很多人走路的姿势不对,就很容易造成筋膜炎的产生。人在行走的过程中,主要依靠就是足底的筋膜,若是长时间不良的走路姿势则会加大足底肌腱以及筋膜的拉扯力度,并且由于走路着力点的不当,很容易引起腰,膝等关节的疼痛感,进而引发多处关节出现炎症。
3、扁平足等生理因素
有些人因为天生扁平足,在生理结构上会引起足底肌肉产生不正常的拉力,压迫筋膜。长期的行走过程中就会造成足底的筋膜出现炎症。其次,有些生理疾病也会引发筋膜炎,比如高弓足或者天生足跟肌腱过短;都会一定程度上引起足底筋膜与骨止点反复摩擦造成微损害,进而引发筋膜炎的发生。
足底筋膜炎治疗方法
一、用热水泡脚
用热水泡脚可以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刺激到足部的神经、穴位和经络,放松肌肉,缓解疼痛的症状。
二、冰敷
冰敷可以降低组织对疼痛的敏感性,缓解疼痛的症状,并且可刺激局部血管收缩,降低新陈代谢,起到抑制炎性反应的作用。在足底筋膜炎急性发作的阶段,如果及时冰敷,可以取得缓解。
三、膏药贴剂
临床上常见的膏药贴剂,如(古顺敷堂)筋膜贴将膏药由于患处,有消炎、消肿、镇痛等功效。
四、理疗
比如离子透入疗法、超声透入疗法以及肌电刺激等,通过物理疗法直接作用于局部,改善局部的营养代谢,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的恢复,从而达到缓解。但这种治疗方式起效较慢,治疗时间较长。
足底筋膜炎注意事项
1.在症状没有彻底消失之前,患者不要长时间站立、长时间行走,或者是进行大运动量的锻炼,避免足底筋膜处再次受到损伤。可以进行简单的脚部和腿部的伸展运动,避免出现肌肉萎缩等情况。
2.在晚上睡觉时可以使用夜间固定装置,使足底筋膜能够在睡眠当中仍然保持伸展,有利于足底筋膜炎的康复。
3.调整日常的生活、饮食习惯,不要饮酒、吸烟,不要食用辛辣的食物。避免足底部位着凉,也不要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当中。保持充足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