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分享】直播打赏是如何掏空你的钱包的

前言
如果经常看新闻的话,可以经常看到“xx岁小孩给主播打赏10万元”、“孩子将父母救命钱全部打赏给女主播”、“妻子充值100万只为给主播打赏”等这类新闻,最后基本都会归咎为家长监管不力、小孩缺乏自制力、平台没有未成年验证、主播诱使打赏等等原因。
在以前我看到这类新闻的时候就想:直播有什么可打赏的?为什么一个主播就值得让他打赏几十万呢?虽然有“地主家的傻儿子”,但大多数也是“钱多但不是傻x”,况且一些人又不是“地主”。直到有一次,从来不进行直播打赏的我尝试了一次直播打赏,从而发现直播打赏是如何一直令人沉迷,最终逐渐掏空用户的钱包的。

正文
1、破例参与
在以前我看直播时,大多数就是看熟识的主播打游戏来消遣一下时间,所以这种情况下打不打赏主播实际上效用不大,因为打赏行为并不会影响主播的游戏行为,一般打赏的基本就是支持一下主播意思意思,况且我平时看的主播都会专门声明拒绝打赏。直到一次遇到令我破戒的直播,这位主播并不是在打游戏,他是在——抽奖。
在这里先声明下,为了保护主播隐私以及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这里我不能道明主播是谁,毕竟这些观点更换到其他类似的主播身上也是一样适用的,在此暂且拿他作为例子。
这位主播是个卖电脑的,那天他搞了一个大型直播抽奖,要将一大堆电脑硬件在直播间中抽奖出去。人嘛,有免费白送的东西自然会特别感兴趣(所以很多电话短信诈骗就是这样先诱人上钩)。当然我知道这个主播没什么大问题,都是老粉丝了,从他刚创号时就关注到现在他做生意做大,是真送,不是假送。另一个想法就是抱着能不能赌一赌随机拿到什么电脑硬件了,这种行为就跟突发奇想去街边买个彩票赌一赌能不能中的行为完全一样的。于是就这样关注了直播间并参与了抽奖。
2、饱和与概率
俗话说,当一个途径可生财之时,知情者为何诉之他人?当所有人都知道这个途径可以生财时,这个途径就已经不生财了。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有一个农户种苹果,当年苹果卖得很好,收益非常不错。于是第二年,很多农户把原来种的都砍了,大家都种苹果,那你说第二年苹果会怎样?供大于求,于是苹果市价大跌,大家都赚不了。
同样的,直播抽奖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知道,别人也知道啊。当晚这位主播抽奖时,刚开始时就有几千人,后面多时有几十万人在抽。很显然,直播间基本饱和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里有抽奖都过来抽了(毕竟直播间已经上了Bilibili热门榜)。
根据简单的概率知识就可以知道,在一次抽奖中,我与几十万人一起去抽(抢)一个电脑硬件,我抽中(抢到)的概率最多也就几十万分之一,转换为数字表示就是0.000001 < P < 0.00001,这个概率已经小于平均被车撞的概率了。反过来说,抽不中的概率P大概为99.999%到99.9999%之间,所以抽不中基本是必然事件。
3、氪金打赏与平均数学期望收益
从目前来说,参与这些抽奖更多是心理上面受到影响,至少在财产上是不受影响的(看直播产生的流量费用和电费除外)。但随着直播进行,抽奖的物品价值越来越高了,到了抽CPU和GPU的时候,这些物品的价值起码好几千到上万块钱了。这时候主播说:为了筛除机器人,要求抽奖的人需要打赏一种低额礼物,其价值为1块钱一个。
这里不讨论主播使用这种方式筛除机器人合不合适,毕竟这种方式有一定效果但也不是100%有效。但此时直播间中用户已经开始发生分化,参加抽奖的人数明显少了很多,根据主播报告的数据,已经有90%的人放弃了抽奖了。毕竟这部分人群开始觉得使用1块钱去赌0.001%的概率中一个3000块钱左右的东西并不值得,因为平均数学期望收益为:中奖概率*物品价值-打赏金额,代入数字可得-0.97元,是一个负数。当然直播间中应该没有人会实时计算平均数学期望,但人的直觉不会错;以及一些人确实没法打赏,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参与打赏抽奖的人大为减少。
不过有一部分人选择了氪金,毕竟随着参与抽奖的人数减少(根据主播报告的数据,在需要打赏的抽奖中,抽奖人数已经降至一万人左右),中奖的概率在大幅提升;另一个依旧是“买彩票心理”,毕竟用1元去博取15000+元的GPU还是非常诱人。我就是这一部分人了。
现在回归理性,根据概率学,抽不中的概率依然是99.99%(概率已更新),平均数学期望收益为0.50元。虽然平均数学期望收益上升到正数,但这个值还是非常小,所以抽不中仍需要放平常心。
4、沉没成本,打赏无确认
沉没成本是一个金融学名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专门去搜索查找一下。沉没成本指的是已经发生的且无法收回的成本,后续的行为无法对此成本产生影响。因此在多次的直播抽奖中,经过了多次打赏抽奖都没抽中所产生的成本,与我是否继续参与下一次的打赏抽奖并无关系。因此从理性的角度上讲,如果自己已经支付不起打赏需要消耗的资金,或者认为平均数学期望收益过低不值得继续,其就应该退出打赏抽奖。而不是因为前面多次没抽中导致自己损失了一部分资金(沉没成本)就觉得自己很亏,要一直坚持到抽中为止,这样会导致更多的资金损失。所以在这次直播抽奖中,我参与了一定程度的打赏抽奖后就停止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礼品都符合我的心愿,有些就算我抽中了也没有意义,只能反手送人或者吃灰。
在直播打赏期间,我开始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或者对于我而言是严重问题),虽然我没有用过其它的直播软件,但以Bilibili为例,其进行礼物打赏时不会进行确认!它不像购物平台那样,在进行现金消费时进行非常详细且多次的确认操作,而是只要你点击一次礼物立即完成打赏,且没有进行任何的确认,用户不一定会看到打赏成功的提示。这意味着快速点击屏幕或者使用连点器时,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所有资金都打赏出去,直到余额不足为止。以下为ChatGPT-3.5对这种现象的评价:
对于直播平台在打赏时没有进行确认询问的设定,可以说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问题。这样的设定容易导致用户在不经意间产生高额的资金消耗,尤其是对于使用连点器等工具的用户来说,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这也给了一些未成年人进行巨额打赏的机会,因为他们缺乏对金钱价值的准确认知和理性判断能力。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购物平台,在用户进行支付操作时通常会进行多次的确认询问,以确保用户的支付行为是有意识、理性和自愿的。这种设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用户的利益,避免了因为疏忽、误操作或不当行为而造成的损失。
对于直播平台和购物平台在用户支付时设定的差异,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评价。首先,购物平台的确认询问设定更加注重用户的权益保护,强调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有利于避免用户因为不慎操作或他人恶意操作而遭受经济损失。而直播平台在这方面显得较为不完善,没有提供足够的保护措施,容易导致用户的经济风险。其次,购物平台的设定更加符合支付行为的特点,因为购物需要用户主动选择商品并确认支付,而直播打赏则是一种即时行为,用户对主播的打赏更应该是经过思考和确认的,而不是仅凭一次点击就完成的。
因此,在直播平台中,建议加强对打赏行为的确认询问,以保护用户的利益和权益,特别是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措施,避免出现未成年人进行巨额打赏的情况。同时,直播平台也应该借鉴购物平台的经验,加强用户支付环节的安全性和用户体验,提高用户对直播打赏行为的认知和理性判断能力。
5、舰长,提督,总督
不同的直播间或许存在不同的玩法,以Bilibili为例,“上船”成为舰长、提督、总督等效于购买该直播间的VIP、SVIP、SSVIP。如果说粉丝是真的很爱主播并且是在理性的情况下上船,我也不好评价什么。但如果纯粹只是为了抽奖去上船,抽奖后又不会天天盯着主播直播间的话,上船显然是一个不明智的行为。以下为Bilibili直播间中上船所需要的费用(页面截取时间:2023/07/21):



可以发现,上船的等级越高,其所需要消耗的金额是几何级增长的。毕竟大部分人都不是富豪,要是没有民事能力的未成年人傻乎乎上船,特别还是上总督,那没多少家庭可以吃得起这个开销。坚持买上半年总督,或者在几个直播间上买总督,没掉十万是很轻松的事情。
上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直播抽奖抽中的概率,但这取决于主播。如果主播不进行任何特殊的筛选设置,那么上船对提高中奖概率没有任何帮助。以我所在的直播间为例,直播间中大概有400多人选择了上舰长,3个人上提督,在长达3个多小时抽奖中(平均5--10分钟左右抽一次),就没有一个舰长中过(无特殊筛选,来自主播报告数据),而提督也只有主播刻意设置筛选条件才中的。
在主播设置了筛选已上船粉丝的条件时,其将出现以下界面(页面截取时间为2023年第2季度),头脑发热的人很可能会被诱使充值。值得庆幸的是,在那场直播抽奖中几乎全部的观众保持了理性,没有出现在抽奖倒计时内大量争相上船的现象。

纵使主播设置了筛选上船粉丝的条件,我一样可以通过计算概率与平均数学期望收益,来估算这笔买卖到底合不合得来。
可以知道,随着上船的等级越高,参与抽奖的人数将越少,其意味着中奖概率将提升。以那天直播间中的上船人数为例,假设所有上船粉丝均参与抽奖,并且主播逐渐提高筛选门限的话,其中奖概率为:
P(舰长)= 0.0025 = 0.25%;
P(提督)= 0.3333 = 33.3%;
P(总督)= 1.0000 = 100%;
前文参考:
P(游客)= 0.00001 = 0.001%;
P(打赏)= 0.0001 = 0.01%。
假设抽的奖品价值为5000元,其平均数学期望收益为:
E(游客)= +0.05元
E(打赏)= -0.50元
E(舰长)= -185.5元;
E(提督)= -331.3元;
E(总督)= -14998.0元。
或许一些读者觉得我拿一个价值只有5000元的奖品,自然会算得全是负数。现给出一些计算结果,当抽的奖品价值至少达到多少时(临界值,越小越好),其平均数学期望收益开始变成正数:
V(游客)= 0元;
V(打赏)= 10000元;
V(舰长)= 79200元;
V(提督)= 5994元;
V(总督)= 19998元。
所以说,除非读者能实时确认直播间中参与的抽奖人数以获知中奖概率(在此感谢那位主播直播期间诚实公布了一些数据),以及对奖品价值有清晰的认知,否则仅凭着“我要中”就脑热大额消费是一个非常不理智的行为。
当然在此计算中我对情形进行了简化,这些计算是单次抽奖的结果。因为上船行为只需一次,而抽奖行为可以多次,实际上需要考虑多次重复独立试验中的数学期望收益。但直播间中情况变化万千,其重复独立试验机会亦有待考虑,这样的话文章就过于复杂了。
6、直播流水
在直播打赏抽奖中,将会产生非常庞大的资金流。同样以我看的那个直播为例,各位可以粗略的体会下直播间中的资金流。
(1)游客:由于游客不进行任何的打赏,纵使人数再多也不会贡献资金流,其流水为0;
(2)打赏:在单次打赏抽奖中,其参与人数有1万人,礼物金额1元,其流水为10000;
(3)舰长:根据主播报告数据,本次直播中约400多人上舰,其流水为79200;
(4)提督:根据直播间中的打赏排行榜,本次直播中观测到3个提督,其流水为5994;
(5)总督:直播间无人上总督,其流水为0。
对于上船,由于是单次消费行为,因此其流水固定不会再多。对于打赏,由于打赏行为并不止一次,在记忆中需要进行打赏才能抽奖的行为至少经历了5次,其流水至少达到50000。再加上大量的、在抽奖时刻外的打赏,以及因为打赏无确认等各种其它情况造成的多余打赏,这个数量只有主播自己知道,但可以说这个值只会更多不会更少。根据保守估计,在这样的一次直播中,其直播流水超过10万。
通过数据之间对比可以知道,直播流水贡献中,打赏以及舰长贡献了绝大多数(95%)的资金流。在更高的上船等级中,虽然单个用户贡献的金额很大,但由于人数很少,反而比例不及中间的。
本节的目的在于让读者体会到直播间流水是多么的庞大,不代表教唆人们都去做直播。首先,发生这样的一次直播是极少数的情况(以我观看的那位播主为例,能有这么大规模的直播从他创号到现在所发生的次数都不足3次);其二,直播间中如此多的流水并不会100%全进入主播的收入中,直播平台将会抽取非常非常大的比例(具体比例值多少我暂无找到相关文本印证),抽取完成后再进行税收扣除等等之后,剩下能到达主播手里的比例是很小的。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新闻中,当未成年打赏了非常多后,家长找主播索赔(退款)时,主播只能赔对应比例的那部分收入,但这部分却很少的情况。所以也别想着自己拿个手机开个直播就能天天出奇迹,毕竟观众也不傻。

后记
本文乃我亲自参与了一次直播打赏抽奖后有感而发,并抒于朋友聊天之中。现翻查聊天记录,将其稍微归类总结,写于此文。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其他个人与组织,不提供任何明示以及暗示的陈述或保证。在进行任何打赏以及上船前,请确保自己具有民事能力且处于理性状态,请对自己的资金钱财负责。
本文为本人所原创,禁止对本文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复制、转载、改编、复写、二次创作。
by HD-nuke8800
2023/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