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李逵吃硬不吃软武松吃软不吃硬都好处理,还有两位好汉软硬不吃,宋江该咋办?

2023-03-19 19:48 作者:真正的半壶老酒半支烟  | 我要投稿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梁山一百单八将,自然是啥人都有,他们上梁山前的社会地位有天壤之别,性格也是迥然有异,宋江能把这些五花八门的好汉拢到一起,也真是很不容易了。

记得有这样一个笑话,甲问乙:你吃苦、吃力、吃醋、吃官司,还有啥是你不吃的?乙冷冷地回答:不吃软、不吃硬、不吃眼前亏。

这当然是一个笑话,能不吃软、不吃硬也不吃眼前亏的人几乎没有,梁山好汉就更是做不到了,要是让宋江来评价,他手下那一百零七个兄弟,李逵是吃硬不吃软,武松是吃软不吃硬,只有两位好汉软硬不吃,而宋江也拿他无可奈何。

李逵那厮吃硬不吃软,这谁都知道:他打歌女、骂老头、砍小孩,只要武功弱一点、地位低一点,他都可以欺负一下,但是遇到硬茬子,他马上变得比绵羊还乖。

李逵这种性格,在古往今来都不少见,甚至可能是一种常态,从泡菜到倭寇,都是畏威而不怀德:把他揍得越狠,他就越孝顺;对他越好,他就越嚣张。

没有证据表明李逵的后裔闯关东跑远了,也没有人说李逵的子孙会游泳,据说坐在面盆里拿擀面棍划着上岛并独创武功和文字的是武松的武大郎,为了怕西门庆藏在床底下,他干脆以国王的身份下令,锯掉了全部床腿。

李逵虽然没有北迁或东渡,但是他认怂的样子,我们看着却实在眼熟:燕青一言不合就将李逵一跤跌翻,他根本就不敢翻脸;焦挺上面一拳下面一脚,打得李逵也不敢爬起来。

面对入云龙公孙胜,李逵宁肯当孙子:“李逵惧怕罗真人法术,十分小心扶侍公孙胜,哪里敢使性。”“他和罗真人一般的法术,我如何敢轻慢了他!”

公孙胜拿捏李逵就像猫捉老鼠,宋江修理李逵,也是非打即骂,“黑厮”、“黑禽兽”不绝于口,一个不高兴就要将其拖出去斩首,李逵却不停地表忠心:“我梦里也不敢骂他。他要杀我时,便由他杀了罢。”

公孙胜本事大,宋江权力大,在这两个硬茬子面前,李逵腰软腿软嘴软,但是面对本事不大地位不高的旱地忽律朱贵和鼓上蚤时迁,他马上就硬实起来了,对刚入伙还没入册的韩伯龙,他先吃霸王餐后抡板斧,事后居然没受半点惩罚。

宋江摸准了李逵吃硬不吃软的脾气,将他拿捏得死死的,最后还拉他垫背,但是面对吃软不吃硬的武松,宋江就只能“以理服人”了。

武松一双拳头专打不明事理的好汉,但是对蜈蚣岭上孤苦无依的弱女子,却能眼睛不眨地送出一二百两一大包金银。

武松这个人一贯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点水之恩涌泉相报,睚眦之怨十倍还之。对武松这种吃软不吃硬的好汉,宋江从不说硬话。

在梁山重阳节酒会上,第一个唱反调的是武松,李逵只不过是跟着瞎起哄,宋江喝令将李逵“推去斩讫报来”,转过脸来对武松却是另一副面孔:“兄弟,你也是个晓事的人。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如何便冷了众人的心?”

宋江不敢对武松发狠,是因为他知道武松刀子硬,拳头也硬,把武松惹翻了,最后没法儿收场。

宋江对武松放软口气,也给足了武松面子,武松也不好意思不接着,所以他没有再出声,也算给了宋江一个台阶。

宋江软功夫磨倒了武松,却忘了在武松背后,还站着一个软硬不吃的花和尚鲁智深:“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鲁智深不吃软也不吃硬,他认的只有道理,不管坏人如何服软,他也不会放过,这一点镇关西郑屠有痛入骨髓的感受。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虽然嘴上说“若是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但是读者诸君都知道,郑屠即使讨饶,鲁智深也不会放过他。

倒在鲁智深拳脚和禅杖之下的恶人有很多,这些恶人有的强硬有的软弱,但是只要被鲁智深认定该死,他就一定活不成。

宋江对只讲道理不吃软硬的鲁智深,可以说是毫无办法:诱惑鲁智深“在京师图个荫子封妻,光耀祖宗”,鲁智深不屑一顾;劝说鲁智深“去住持一个名山大刹,为一僧首,也光显宗风,亦报答得父母”,鲁智深也没兴趣。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鲁智深大彻大悟无欲无求软硬不吃,宋江只能由他去了,这要是换做李逵或武松,宋江完全有可能软硬兼施迫其就范——宋江没有劝武松跟自己受封是看走了眼,如果他真心实意表示要照顾武松后半生,自己也不用喝那杯毒酒了。

花和尚鲁智深软硬不知,只按照道理和本心行事,入云龙公孙胜则是不食人间烟火,软的硬的酸的辣的,他通通不吃,宋江拿不出任何东西能让这位九天神龙撩一下眼皮。

宋江对公孙胜是十分重视的,但是公孙胜却完全没把宋江放在眼里。宋江上了梁山,公孙胜被排挤出核心三人组,然后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既不打鱼也不晒网,征方腊前飘然而去,连招呼也没跟宋江打。

公孙胜参与智取生辰纲,根本就不是贪图那点黄白之物,没有宋江通风报信,官府也奈何他不得。

我们细看水浒原著,就会发现宋江通报消息并没有改变晁盖等人的命运,该打的时候还是要打,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情报和伎俩都是浮云。公孙胜根本就不需要感激宋江,更何况宋江的人情,是卖给晁盖的——宋江不来,兵丁和衙差也抓不住公孙胜。

宋江擅长割猫儿尾拌猫饭,他送给李逵和武松的银子,也都是慷他人之慨,面对视金钱如粪土的鲁智深和公孙胜,他就是叫花子没蛇耍了。

是人就有弱点,有弱点就会被利用,李逵是这样,武松也未能免俗,只有鲁智深公孙胜这两位软硬不吃的好汉,一直没有被宋江收服。

我们细看鲁智深和公孙胜的行事风格,就会发现他们除了软硬不吃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至于这共同点是什么,读者诸君看看他们身上的衣服就知道了。


李逵吃硬不吃软武松吃软不吃硬都好处理,还有两位好汉软硬不吃,宋江该咋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