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爱”要怎么说出口

各位考官好。(礼貌)
我认为这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祟的表现,会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总概括,为事件定性,谈危害)
这类闹剧之所以能够上演,直接原因是部分公职人员政绩观扭曲,工作中唯上不唯下,只注重表面功夫,追求数据漂亮,落实推进工作,态度散漫,应付了事,没有把提高民生福祉和推动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而是把精力花在了歪门邪道上,让干部群众跟着一起弄虚作假。间接原因是一些干部本领不足,工作安排照本宣科,推进过程只会按经验办事,一味抄作业,思考不深入,功夫不到位,工作成效自然会大打折扣,面对督导检查,只能临时抱佛脚,文过饰非。还有一个隐形原因就是考核导向不合理,基层排名评比泛滥,考核指标不符实际,出现问题动辄约谈追责,各种一票否决,更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基层干部有时不得不出此下策。(批评态度坚决,不摇摆,但分析原因从浅入深,直接原因应付了事,间接原因能力不足,隐性原因长效机制不合理)
作为和老百姓直接打交道的基层一线,利用手中的公权力,欺上瞒下,野蛮操作,动摇了党群关系,损害了政府形象,长此以往,会让政府失去公信力,社会失去凝聚力。(谈危害:直接行为欺上瞒下+对党群、政府、社会的危害,由小及大)
解决这类问题,一方面要持续加大整治力度,既要精准施治,对只追求政绩不关注民心的干部,要严肃的追责问责,对弄虚作假,沽名钓誉的行为,要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另一方面,也要源头根治,不断优化督导考核机制,形成重实干,讲担当,促民生的鲜明导向,拓展更有效果,更接地气的检查形式,精准分析地区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发展成果与成本代价等方面的情况,允许问题存在,让干部能够放下枷锁,放开手脚,通过考核选拔一些能扛重担,能打硬仗的干部,推动基层工作走深走实。(解决方案,加大整治,对人要追责问责,对应为通报批评;长期机制,优良风气,客观分析,实事求是,效果)
以上就是我对这道题的看法。(收束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