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的终极逻辑和最近的变化趋势(其一)


这篇文章主要讲黄金的现有逻辑,下一篇讲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改变。
由于这个比较深奥,会涉及到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事情,关于国债收益率,后面我也会出文章讲清楚的。
在讲黄金前,有些基本的还要普及一下。首先,无风险收益率Rf=纯粹利率+通胀收益率,就可以得出→纯粹利率=Rf-通胀利率% 。而通胀利率呢,又是由 美国通胀盈亏平衡利率%=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美国通胀保值债券%(这些数据可在美联储官网找到),美国通胀保值债券就是那个Tips,代表的是预期的通胀利率。纯粹利率又被称为实际利率,举例应用→实际利率=Rf-通胀利率%,如果Rf是3%,通胀利率是4%,那么实际利率就是-1%啊,若Rf是3.5%,通胀利率是5%,那么实际利率就是-1.5%;如果实际利率由-1%变到-1.5%,多说一句黄金是0利率的资产,所以黄金与实际利率是负相关,所以黄金应该是上涨。所以啊,黄金的价格是由我们的无风险收益率和预期通胀率赛跑决定的。上面这个逻辑已经成立了40多年了,如果你去复盘的话,会发现黄金价格与实际利率基本是拟合的。
而现在,黄金价格的走势与上面的逻辑发生了一点背离,实际收益率下降,黄金价格也下降。这会在第二篇黄金逻辑里写。
现在我们可以追溯一下历史,1944年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当时是35美元换一盎司黄金,这个游戏一直持续到了1971年,1971年发生了中东战争。当时美国一直是逆差比较大的国家,美国呢仗着自己国际地位高,就卖的商品比买入的少,这时呢自己就有点搂不住了,在外面的美元多啊,美国呢就自己偷偷地放点美元,偷偷的放点美元,这样时间久了别的国家就不乐意了,在60年代,戴高乐就一直批评这个事情,后面还真就开船去拉了些黄金回去,这时游戏就玩不下去了,恰好又逢中东战争,后面呢,大家也都清楚,尼克松就出来说:兄弟们啊,就停止了其他国家去换了。就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就崩盘了,而这时黄金的价格就真正的迎来了起飞,一直到1980年,这10年间,黄金的价格就是暴涨,由一盎司兑换35美元,到了一盎司兑换800美元,飙涨了20多倍。这就是黄金逻辑的上文。
微信公众号:彩翼say
微信和B站会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