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理

2023-08-21 14:05 作者:知识分享小帮手  | 我要投稿

脊髓型颈椎病最早的发病因素是颈椎间盘退变, 由于椎间盘高度下降和边缘增生,

相邻椎间关 节应力增加, 骨与韧带退变因素加剧, 最终导致脊髓损害。 其病理因素分

为静力性和动力性两种, 静力性因素主要有发育性或先天性颈椎椎管狭窄、 椎间盘突

出、 黄 韧带增厚、 椎体后缘骨赘等; 动力性因素主要是指由退变、 炎症或创伤引起的

韧带弹性丧失、 松弛、 颈椎半脱位以及颈椎动态下加重脊髓“钳压”作 用的因素。 生物

力学研究表明, 颈椎的伸屈动态变化加重脊髓的应力、 应变异常, 颈椎伸展时, 椎管

长度缩短, 脊髓松弛, 脊髓横截面积增大, 黄韧带折入椎管, 脊 髓载荷增大; 颈椎屈

曲时, 椎管拉长, 脊髓随之拉伸而变扁、 变宽, 椎管前方之骨赘和突出的椎间盘组织

加重脊髓载荷; 无论颈椎伸展或屈曲, 退变相邻椎节间都可 能发生一定程度的相对移

位, 表现为上一椎体后下缘与下一椎节后弓互相靠拢, 同时还可伴有突出髓核后移,

加重脊髓“钳压”作 用, 特别是在原有椎管狭窄的情况下, 这种作用更加明显。 研究表

明, 脊髓的功能障碍主要由脊髓直接受压和脊髓血供障碍所致, 脊髓在退变的椎管内

主要承受剪应力、 压应力和张应力, 这些应力在颈椎伸屈动作时可发生变化, 引起脊

髓内部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 如轴浆流阻断、 脊髓扭曲变形; 沟动脉、 根动脉和髓

内动脉分 支牵拉受压所致的脊髓缺血等, 严重者可有脊髓上行和下行纤维的脱髓鞘变

化、 胶原增生、 疤痕形成、 神经元细胞坏死及脊髓囊性变。 由于上述因素影响, 动态

和静 态机械性压迫及脊髓缺血导致以疼痛和活动障碍为主的颈椎及其脊髓一系列临床

症状。 开展磁共振检查及脑脊液动力学的 MR观测, 加深脊髓型颈椎病的形态学和功

能学研究, 对本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案制订、 手术后疗效评估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

意义。



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