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简史系列】诺曼底王朝,一文讲懂封建制度,其实一直都用错了
预计阅读12分钟
“你这个人的思想怎么这么封建啊?”
“我们要消除封建残余。”
不知什么时候起,“封建”就和坏东西联系在了一起。什么包办婚姻啊、重男轻女啊,只要是以前不好的习惯和思想无不属于“封建”。但这篇文章将告诉大家,严格来说,不能这么用。

诺曼底征服
诺曼底这个地方,大家耳熟能详,诺曼底登陆嘛。二战的时候,盟军为了保证战争的胜利,在法国诺曼底开辟了第二战场。

时间退回到900年前,同样是这个地方,发生过另一次登陆事件。这次事件,极大地影响了英国的历史,史称“诺曼底征服”。不同的是,诺曼底登陆是从英国登陆到诺曼底,而诺曼底征服是从诺曼底登陆到英国。
当时,诺曼底是个由丹麦人建立的公国,属于法国。这里有两个点需要解释:
1. 由于丹麦人在靠掠夺为生的时代被称作“维京人”,因此可以说诺曼底人是维京人的后裔。
2. 公国,就是由公爵统治的国,类似于战国时期的秦国,虽独立,但上面还是有国王。

诺曼底公国的最高领导人被称为“诺曼底公爵”,1066年时候的诺曼底公爵叫做威廉。在克努特大帝篇说到过,昂格鲁撒克逊时期,英格兰被丹麦人入侵后,原英格兰的威塞克斯王朝又复辟了回来,复辟后又经历了两代国王,分别是“忏悔者爱德华”和“哈罗德二世”,他俩就是昂格鲁撒克逊时期的最后两任国王。
忏悔者爱德华无嗣,也没来得及宣布继承人。但他在临终前摸了一下哈罗德二世的手,哈罗德二世就顺势把王位给继承了。
但海峡对岸的威廉不服。他的理由有三:其一,上文说到过,1002年,那个无能的埃塞尔雷德二世与诺曼底公爵的妹妹,也就是威廉的妹妹艾玛了结婚,所以威廉也算是英王亲戚了,血统上说得通;其二,威廉说1051年的时候,爱德华曾邀他访问过英国,当时口头许诺过他为英格兰王位的继承人;其三,哈罗德二世在任时,有事无事会去抢劫教会,这引起了罗马教皇的不满,所以教皇用祝福的方式给了威廉宗教上的合法性,等威廉征服英格兰后,可以授权威他的国王身份。
有了理由,威廉就可以开战了。
---此处略去500字---
于是,威廉就打赢了。

总之战争非常惨烈啦。哈罗德二世死在了战争中,尸体都不知道哪去了。据说他的妻子一个人跑到战场上去找过,但找没找到就不得而知了。
在这场战争中,哈罗德只有弓箭手和步兵,而威廉有大量武装到牙齿的精锐骑兵,也称作“骑士”。骑士的背后,反映出两种社会制度的不同,所以可以说,当时的英格兰遇到了我国在近代史中遇到的同样的问题:军事力量落后的根源是社会制度落后了。怎么个落后法呢?
这就要说到“骑士制度”,而说骑士制度就要说到“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
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等级分为国王、贵族、平民、奴隶。其中,贵族分为两类,天生的和后天的。天生的分为公侯伯子男,后天的就是骑士。

我是一个国王,要外出打仗,就要有军队。骑士很好用,但他很难养。全身的盔甲,优良的战马,锋利的武器,样样都是大开销。怎么办?我当然可以选择中央集权的方式,由国家自己来养军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收不上来那么多税(有一种说法是,东边穆斯林势力变大了,影响了西欧的商业贸易,经济下滑,但这点我还研究得不深,以后世界史篇再讲述),养不起那么多军队,怎么办?外包。我留一部分土地直接管理,剩下的就封给贵族,告诉他们:“小伙子,我看你骨骼惊奇,这样吧,我把我的土地封给你,政治、经济、司法权力你都可以有,但你要定期给我交税,并且每年你都要给我提供一定数量的骑士,为我服役(威廉的要求是每年40天),不过咱提前说好了,这块地你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咱任何一方挂了,土地都要收回中央”。

和国王一样,贵族又会以同样的方式,把自己的土地留一部分,封一部分。就这样,整个社会形成一层一层的权力阶级。而最底层的贵族就是骑士。
在封建制度的初期,只有骑士阶层是平民可以勾到的。想要成为骑士,就要在所在贵族那里,从孩提时代一直接受专业武士训练到21岁。成为一名合格的骑士后,会得到一块土地,通常是一座庄园。骑士再利用庄园中得到的收入给自己置办装备。
这种做法,相比中央集权,国家的收入其实更少了,但目的达到了。中央财政不再有负担,打仗也能招来人了;让贵族们自己管自己,积极性也更高。
不过缺点也是有的。首先,地方太强,对中央毕竟是很大的威胁;其次,想要大规模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难度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就受到了影响。
这个制度,从经济关系来说,叫做“采邑制”,从社会关系来说,叫做“封建制”。
后来,贵族权力逐渐变为世袭,平民和贵族之间的鸿沟就越来越大了。

那我为什么说“封建”这个词被滥用了呢?
我们来看看中国的历史。古人认为,地上的一切都听命于上天,比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有的事情,上天管不了这么细,比如人情世故,具体的法律法规。怎么办呢?上天就派了他的儿子下来,代为管理。这个儿子,叫做“天子”,天底下的世界,叫做“天下”。
天下这么大,天子也不能全管。天子就要派他的儿子们各自去代管一部分。
天子的儿子叫做“诸侯”,诸侯的土地叫做“国”。
层层分下去,诸侯的儿子叫做“大夫”,大夫的土地叫做“家”;
大夫的儿子叫做“士”,而士就没有土地了,只有贵族身份。
所以有一句话叫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就形成了中国古代的贵族阶级:天子——诸侯——大夫——士。贵族的权利是很大的,比如战国七雄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万户侯可以拥有一万户的税收。这样的管理模式叫做“分封制”,也叫“封建制”,主要运用在周朝。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按他的性格肯定是不允许出现权力过于分散的情况的。于是就创造了另外一种管理模式:中央集权。天子改称“皇帝”,天下改称“国家”,贵族改称“官员”,国与家改称“郡县”。官员不再由贵族世袭,而是由中央指派。
古代起,“封建制”这个词的定义一直在变,直到唐代的柳宗元写了一本《封建论》,封建制的定义就稳定地指代为了周朝的“分封制”。西方的封建制叫做“feudalism”。封建制和feudalism是两种很像的政治体制,但本质是不同的。封建制的本质是“血缘”,贵族们都是亲戚,而feudalism的本质是契约,大家未必是一家人;封建制也没有feudalism那样的骑士制度。
时间来到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严复在翻译《政治制度史》这本书的时候,首次将feudalism这个单词翻译为了“封建制”。本来这个时候,封建制的定义还混淆得不是特别离谱,但后来马克思传入了中国。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有一个社会发展理论,即社会的发展会经历这么几个阶段: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原本是按照欧洲的历史划分出来的,中国并没有严格按照这样的社会发展进行演变。但先辈们寻思,我们国家要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了,那前一个时代不就是封建社会吗?于是他们就把辛亥革命前的时代统称为了“封建社会”。
后来,中国跨越了资本主义社会这个阶段,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再到后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封建”这个词也就一直被误用到了今天。
威廉的统治
打败哈罗德二世之后,威廉就开始了对英格兰全境的征服。这是非常残忍的一个过程,诺曼底军队烧杀抢掠都做过了,连未成年的孩子也照杀不误。从此以后,整个英格兰的政治局面重新洗牌。昂格鲁撒克逊土著受到了非常不公的对待。威廉使4 000—5 000个盎格鲁萨克逊时代的塞恩(俗称地主)失去了土地。他留下1/7作为王室直辖领地,其他都用来分封给跟随他南征北战的170多个诺曼底人。
由此,威廉把封建制运用到了英格兰,他也开启了英国一个新的王朝——诺曼底王朝。在这个王朝中,统治者在英格兰是国王,在诺曼底仍然是公爵,属于法兰西,但其实区别不太大,反正都是他管。

为了更好地收税,威廉对全国经济状况进行了一次大普查每一户有多少头牛都全部记录在册。所有数据汇成了一本书,名叫《末日审判书》,意思是它所记录的情况不容否认,犹如末日审判一样(诶我说真的,只有我觉得这名取得有点二吗?🤔)。在书中有这样一些数据:
1086年全国地租总收入为73 000英镑,其中约有1/2,即30 000英镑归属于170家诺曼底贵族,另有1/4归威廉家族,剩下的1/4属于50个高级教士。
可见,这250来人就控制了英格兰的绝大部分土地。这些王公贵族、教会上层及其封臣和附庸,总人数不过1万人,却高居于100—200万英格兰人之上。在那个时代,可谓真的是“能力好不如生得好。”(貌似现在也差不多?😂)
不过威廉最后死得也很惨。他去世后,诺曼贵族们都回去守自己的土地去了。他身上的财物被仆人抢劫一空,尸体赤裸地躺在修道院里。有人说,这是他因为以前的暴行受到了上帝的惩罚。
其他三位国王
诺曼底王朝总共有四位国王:从1066开始,威廉一世在位21年,威廉二世在位23年,亨利一世在位25年,史蒂芬在位19年。
这里介绍一下西方给国王取名字的规则。假如现在的国王叫亨利,就顺着历史往前找,如果发现了另一个叫亨利的,比如亨利二世,那好,这届国王就叫做亨利三世。这也是为什么伊丽莎白一世和伊丽莎白二世中间隔了好几百年。
(这种命名方式反正我觉得不好记,不像中国的什么汉高祖、汉景帝、汉武帝,一听就是一个朝代的。而且这种命名方式也没什么内涵,像中国的什么康熙、乾隆,一听就好有故事的样子。老外取名字真的......😅)
另外三个国王我就不细说了,大致剧情就是,威廉二世把诺曼底给丢了,亨利一世又给收复了回来。亨利一世的儿子提前去世了,他只好指定自己的女儿玛蒂尔达为继承人。亨利一世去世后,玛蒂尔达嫁给了法国的安茹伯爵,安茹和诺曼底接壤,但安茹伯爵和诺曼底公爵是世仇,所以玛蒂尔达没有得到贵族们的支持,史蒂芬利用这点夺取了政权。玛蒂尔达不服,开始和史蒂芬打内战。最终,双方达成了合约:亨利一世继续当国王,但死后要把王位传给玛蒂尔达的儿子,安茹小伯爵——亨利二世。
亨利二世的即位开启了英国下一个王朝——安茹王朝。由于亨利二世的父亲喜欢在帽子上插朵金雀花,所以也称“金雀花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