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过渡费引兄弟争执,八旬老人赡养无着落,记者帮忙解心结

福州的阿明给我们打来电话,说家中老母亲已经84岁高龄,如今跟着阿明生活,而阿明说,大哥阿城没有照顾过母亲,这其中的矛盾竟然与百万元的拆迁款有关。到底怎么回事呢
老宅拆迁安置
三兄弟就安置问题签署协议

画面中说话的人是阿明的侄儿小海,小海之所以情绪激动,是因为此时,他的父亲和两位叔叔关于奶奶赡养的问题协商未果。
那么这家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阿明说这一切还要从老宅拆迁安置说起。
阿明
老宅拆迁是是按人口分配的,一个户主要达到30平方以上,每家有4口人,家中每口人都有安置45平方。
江家一共三兄弟,老大阿城,老二阿明,老三阿天,2010年,家中老宅拆迁,当时拆迁安置有一个条件,旧房户主的面积需要达到30平方,才能获得每口人45平方的安置面积,但是根据家中分配老二和老三享有的老宅面积均没有达到30平方,但是老大阿城有七十几平方。
于是,三兄弟协商用老大阿城多出来的面积补足老二老三的面积,使得三兄弟各能安置到180平方。同时兄弟间还约定,母亲的那份45平方今后就归老大所有,老二老三不参与继承,并签署了一份协议。


按理说,兄弟间已经签了协议,房子的分配也已经划分好,为什么还会起纠纷呢?
安置过渡费引发兄弟间纠纷
原来,这一拆迁就拆迁了10年,,产生了一笔安置过渡费近120万。老二阿明说,其中母亲的那份9万多的拆迁安置过渡费,引发三兄弟间产生矛盾。
阿明说,至2010年拆迁开始,母亲就一直生活在他的家中,因为老人喜欢独立生活,自己做饭,这9万多的过渡费也都用于了老人这十年间的日常生活。
老人今年已84岁,阿明说,母亲听力不好,如今已无法表达,所以调解小组无法从老人口中获知老人的想法。而正是由于母亲的这笔安置过渡费协商不清,关于母亲的赡养问题,兄弟间也是纷争不断。
为了更详细的了解情况,调解小组来到了阿明的大哥阿城家。
阿城:母亲都是自己生活
阿明的照顾无从说起
阿城质疑,老二阿明说的这些年他对母亲的照顾,阿城说,母亲除了安置过渡费外,每月还会收到村里老人会的补贴,以及村里的股份分红每月500元,其中每月的股份分红在老三阿天那。
关于这个说法,阿明此前也有提及。
阿城说,除了这些补贴,他们每次回家也都有给母亲钱。


阿城认为,以母亲每月的伙食及生活开销,村里的这些补贴加上子女给的钱已经足够用了,所以母亲的这笔安置过渡费应该单独给母亲。同时,阿城对三兄弟共同放在阿明那保管的安置过渡费也提出了疑问。
阿诚
我的过渡费还差多少钱,我叫他算,他不给我算。
阿城:三兄弟之间的安置过渡费要结算清楚
了解完双方的诉求,调解小组也请阿明来到现场,希望双方能坐下来进行调解调解员老许认为,要解决双方的矛盾,首先应将兄弟间的安置过渡费结算清楚。老三的妻子阿英也来到了现场,调解员老许就双方的账目进行了梳理和统计。
三方签署过渡费给付确认书
现场,调解员老许也帮三兄弟手拟了一份过渡费给付确认书,在明确了大家对账目都无异议之后,三方各自签字确认。
就此,三兄弟间关于拆迁安置过渡费已经结算清楚,之后按确认书执行。接下来,调解员老许又组织三方对母亲的赡养问题进行调解,关于母亲名下的9万元安置过渡费的去向问题,老大阿城存在质疑。
双方争执不休
双方关于母亲9万元的安置过渡费争执不休,而关于这争执不下的9万元,调解员老许也提出了他的看法。
调解员老许 按照协议来讲,这笔钱应该要交给妈妈,阿明你应该一个月或者一年,跟两个兄弟讲一下妈妈的花销,而不是过了十几年时间,你说钱花光了。而作为哥哥弟弟这边有疑问,也是情有可原。总的算起来好像数额很大,但分摊到每个月,还不到一千元。
老大提出赡养方案 老二老三不同意
关于母亲今后的赡养,老大阿城也提出了他的看法。
但对此,老三阿天的妻子表示不同意。
调解小组认为,母亲已年迈,子女之间不应再斤斤计较过去各自付出多少,而是要兄弟齐心一起照顾好母亲的晚年。老许也建议,兄弟三人都表个态。

照顾母亲期间
生病住院由兄弟共同承担

就老大和老二达成的意见,我们现场也电话询问了老三阿天。
三兄弟就母亲赡养问题签署协议书
调解员老许也为三方写下了调解协议书。此时正好老三阿天也来到了现场。
调解员老许
经调解自愿达成如下协议,一、母亲有长子负责赡养。二、赡养时间暂定两年,从2021年10月1日起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母亲小病医药费由长子负责,母亲大病住院医药费由三个儿子共同承担。四、目前政府补贴和村委会股份分红权益归长子收入两年。
经过一天的调解,三兄弟之间关于拆迁安置过渡费的结算,以及母亲今后的赡养都达成了一致意见。
调解小组希望通过此次的调解,三兄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把母亲照顾好,正所谓你养我大,我养你老,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