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解析—2023浙江大学MFA广播电视方向真题解析
336艺术基础
Part 1 真题
(一) 不定项选择题(2*10,总共20分)
1、音乐最基本的艺术功能是
A.表达情感 B.表现旋律 C.表现节奏 D.表现形象
2、交响乐中包含独立乐章的有( )
A.第一乐章奏鸣曲B.第二乐章三段曲式或回旋曲式C.第三乐章舞曲D.第四乐章回旋曲式或变奏曲式
3、芭蕾舞起源于 ,形成于
A.意大利 法国 B.法国 意大利 C.意大利 英国 D.俄罗斯 法国
4、宋代米芾形容用笔是( )
A.米芾“刷”字 B.蔡襄“勒”字 C.黄庭坚“描”字 D.苏轼“写”字
5、墨分五彩的“五彩”指的是( )
A.深 淡 浅 焦 清 B.焦 浓 深 淡 清 C.浓 墨 深 淡 浅 D.焦 浓 重 淡 清
6、京剧中的曲牌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
A.朝天子:皇帝出场 B.水龙吟:将军出场 C.万年欢:葬礼、祭祀 D.哭皇天:结婚欢宴
7、形象思维的特点( )
A.离不开感官形象 B.不依靠逻辑推理 C.具有模糊性 D.具有整体性
8、杰姆逊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 )
A.国家资本主义阶段 B.垄断资本或帝国主义阶段 C.过渡时期的资本主义阶段 D.晚期资本主义或多国化的资本主义
9、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说法( )
A.是罗马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发明了“美是和谐” B.吕克昂学派提出了黄金分割 C.达尔文将几何学和透视学原理运用融入绘画当中 D.席勒提出了“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割裂
10、下列属于超现实主义作品的是( )
A油画《记忆的永恒》《吹笛少年》 B.散文《巴黎的农民》《》 C.电影《一条安达鲁狗》《黄金时代》 D.小说《娜嘉》《磁场》《堂吉诃德》
(二) 材料分析题(1*40分,总共40分)
苍兰诀、星汉灿烂、媳妇的美好时代、人世间等“国剧出海”,传播到非洲等地区。请你分析中国影视作品如何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三) 论述题(3*30分,总共90分)
1. 请结合实例谈谈真人秀节目综艺中,编剧承担的职能和重点操作。
2. 谈谈跨媒介叙事和多媒体叙事的区别,需要结合案例分析。
3. 请结合实例分析新媒体社交平台对潮玩(潮流玩具)的传播作用和前景。
Part 2 押题准确度
(一) 不定项选择题(2*10,总共20分)
1、音乐最基本的艺术功能是
A.表达情感 B.表现旋律 C.表现节奏 D.表现形象
7、形象思维的特点( )
A.离不开感官形象 B.不依靠逻辑推理 C.具有模糊性 D.具有整体性
10、下列属于超现实主义作品的是( )
A油画《记忆的永恒》《吹笛少年》 B.散文《巴黎的农民》《》 C.电影《一条安达鲁狗》《黄金时代》 D.小说《娜嘉》《磁场》《堂吉诃德》
(二)材料分析题(1*40分,总共40分)
苍兰诀、星汉灿烂、媳妇的美好时代、人世间等“国剧出海”,传播到非洲等地区。请你分析中国影视作品如何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壹秋ART广电简答论述题库及题库讲解课中强调:
考前一个月反复强调的考点
(三)论述题(3*30分,总共90分)
1.请结合实例谈谈真人秀节目综艺中,编剧承担的职能和重点操作。
2.谈谈跨媒介叙事和多媒体叙事的区别,需要结合案例分析。
单独一节课讲解:
3.请结合实例分析新媒体社交平台对潮玩(潮流玩具)的传播作用和前景。
对新媒体的详细讲解,这道题大家掌握了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及特点,举例用潮玩即可,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Part 3 历年考点分析
通过对2019级到2023级五年专业一336艺术基础试题的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的表格。
以近五年的试题分析来看,浙大在2022年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主要是将原本以名词解释、简答题考察的艺术概论部分变换成选择题进行考察。 这其实是变相降低了艺术概论的权重,增加了广播电视基础与广播电视专题这两部分内容的权重。 所以之后想要报考浙大广播电视MFA的同学,应该将重点放在广播电视上,艺术概论作为学习的次重点。
Part 4 难度分析
今年336艺术基础难度和去年持平,稍难一点的是潮玩那道题,潮玩是当下年轻人比较喜欢的东西,如果没有太多涉足,可能就不太理解这个题怎么做答,其他都还好,只要平时有积累,总体都是可以写出内容来的。
Part 5 真题解析
(一)不定项选择题(2*10,总共20分)
1、音乐最基本的艺术功能是( )
A.表达情感
B.表现旋律 C.表现节奏 D.表现形象 2、交响乐中包含独立乐章的有( )
A.第一乐章奏鸣曲B.第二乐章三段曲式或回旋曲式C.第三乐章舞曲D.第四乐章回旋曲式或变奏曲式
3、芭蕾舞起源于( ),形成于( )
A.意大利 法国
B.法国 意大利 C.意大利 英国 D.俄罗斯 法国 4、宋代米芾形容用笔是( )
A.米芾“刷”字
B.蔡襄“勒”字
C.黄庭坚“描”字
D.苏轼“写”字 5、墨分五彩的“五彩”指的是( ) A.深 淡 浅 焦 清 B.焦 浓 深 淡 清 C.浓 墨 深 淡 浅
D.焦 浓 重 淡 清
6、京剧中的曲牌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
A.朝天子:皇帝出场
B.水龙吟:将军出场
C.万年欢:葬礼、祭祀 D.哭皇天:结婚欢宴 7、形象思维的特点( )
A.离不开感官形象
B.不依靠逻辑推理
C.具有模糊性
D.具有整体性
8、杰姆逊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 )
A.国家资本主义阶段
B.垄断资本或帝国主义阶段
C.过渡时期的资本主义阶段
D.晚期资本主义或多国化的资本主义
9、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说法( ) A.是罗马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发明了“美是和谐” B.吕克昂学派提出了黄金分割 C.达尔文将几何学和透视学原理运用融入绘画当中
D.席勒提出了“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割裂
10、下列属于超现实主义作品的是( ) A油画《记忆的永恒》《吹笛少年》
B.散文《巴黎的农民》《》
C.电影《一条安达鲁狗》《黄金时代》
D.小说《娜嘉》《磁场》《堂吉诃德》
(二) 材料分析题(1*40分,总共40分)
1、苍兰诀、星汉灿烂、媳妇的美好时代、人世间等“国剧出海”,传播到非洲等地区。请你分析中国影视作品如何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解析:
该题是比较简单的,题干提到的电视剧的出海传播都收到了正向的反馈,体现出影视创作的传播还是要以质量为王。而讲好中国故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过的。在新时代,影视作品更应该承担起“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用中国智慧书写中国题材,用中国需求展现中国形象,用中国方案呈现中国价值。 至于面向世界怎么去讲好中国故事,可以从两个角度思考。第一个是考虑在跨文化语境下,讲好中国故事的现有困难和面临的一些问题,一一写出这些问题的解决策略;另一个角度是直接从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传播载体等各个层面来提出有效的措施。
答题思路:
(1)总:
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彰显文化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文化影响力;塑造立体、全面的国家形象。
(2)怎么做:
第一种:
话语融通:有效沟通,以国际化视角思考自我表达; 叙事模式:鲜活表达,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 技术路径:精准分发,如根据算法优化呈现形式,采用多语种标题等; 互动关系:深耕社群,重视留言及时反馈,UGC互动,调动外国人热情; 数据驱动:精准分析,挑选合适的中国故事选题。
第二种:
传播主体:官媒与自媒体携手联动,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 传播方式:摒弃宣传式宏大叙事,增强文化品牌的整合营销传播; 传播载体:开掘传统文化资源,注入文化传播新动能。
(3)总结
(三)论述 [每题35分/共70分]
1.请结合实例谈谈真人秀节目综艺中,编剧承担的职能和重点操作。
解析:
编剧承担的职能主要进行文案的写作,以及给参加真人秀的嘉宾设置矛盾与冲突,让真人秀更具看点。这也是编剧应该重点把握的内容。其实大家如果能够掌握节目策划的写作,那么编剧的重点工作便是扩展“节目内容”这一板块,例如写好每个嘉宾的人设,写好整个节目过程中的流程,写好每个嘉宾交互间的台词等。当然编剧起到的作用是“引导”,并不是说嘉宾和主持人就会完全按照编剧给的剧本执行,但大方向上确实是以编剧给的剧本来把控节目流程与嘉宾的动向。
2.谈谈跨媒介叙事和多媒体叙事的区别,需要结合案例分析
解析:
跨媒介叙事是詹金斯提出的概念,如果知道这一点的,那答起来比较轻松。可以直接说明詹金斯所说的跨媒介叙事是什么,然后再来说多媒体叙事是什么,两者有什么不一样。 如果不是太清楚詹金斯,可以从字面上一一去分析。一个是“多”,一个是“跨”,差别在哪里?二者都为叙事,那叙事上有什么不一样?什么情况下选择前者,什么情况下选择后者?二者有没有向对方发展的趋势等?
答题思路:
跨媒介叙事:跨平台、参与创作者的扩充、故事的延展。 多媒体叙事:故事没有跨、没有延展,只是利用多种媒介形式呈现原有故事
3. 请结合实例分析新媒体社交平台对潮玩(潮流玩具)的传播作用和前景。
解析:
这道题看似超纲,其次依然在我们的准备范围内,掌握新媒体社交平台的特点及优势,便能很好的回答这道题目,举例用潮玩即可,也可结合网络节目如有潮玩元素的《潮流合伙人》等,更加贴合所学专业。
答题思路:
1 覆盖面广 扩大受众群体 2 双向传播 即时更新便于交流 3 自由选择度高 满足个性需求
876 影视编导概论
Part 1 真题
(一)简答题
什么是移情?影视作品中的编剧如何来实现移情的效果?(1*15,总共15分)
(二)分镜头剧本题(1*35,总共35分)
请你以记忆为主题创作一个短片,需要结合独白这一手法进行创作,然后选取一个场景要求包含独白,来创作分镜头表,并阐述独白在场景中的作用,并写出100-200字的故事梗概。
(三)文学剧本(1*100,总共100分)
结合下面材料,在材料的基础上创作剧本 1、题目自拟 2、500字故事梗概 3、剧本正文2000字(注意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
Part 2 押题准确度
(一)简答题(25*2,共50分)
什么是移情?影视作品中的编剧如何来实现移情的效果?
根据所学内容,从编剧的角度出发即可。
(二)分镜头剧本题(1*35,总共35分)
请你以记忆为主题创作一个短片,需要结合独白这一手法进行创作,然后选取一个场景要求包含独白,来创作分镜头表,并阐述独白在场景中的作用,并写出100-200字的故事梗概。
分镜头格式练习
(三)文学剧本(1*100,总共100分)
结合下面材料,在材料的基础上创作剧本
1、题目自拟
2、500字故事梗概
3、剧本正文2000字(注意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
Part 3 历年考点分析
通过对2019级到2023级五年专业二876影视编导概论试题的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的表格。
通过分析近五年的真题,可以看到,专业二在2020年以后基本不会再考察电影史与电影理论相关的内容,但仍然会考察编剧理论、视听语言以及创作,其中创作是分值最高也是题目最多的,更是每年都会考察的内容。 所以同学们在学习专业二时,应该着重分镜头剧本、文学剧本的学习与练习,以及打好创作的基础——编剧理论与视听语言,以为如果没有扎实的编剧理论与视听语言基础知识,那么创作出来的剧本就可能不够有戏剧性,也不够吸引人,同时在分镜设计上也没有比较优秀的设计。
Part 4 难度分析
通过分析近五年的真题,可以看到,专业二在2020年以后基本不会再考察电影史与电影理论相关的内容,但仍然会考察编剧理论、视听语言以及创作,其中创作是分值最高也是题目最多的,更是每年都会考察的内容。所以同学们在学习专业二时,应该着重分镜头剧本、文学剧本的学习与练习,以及打好创作的基础——编剧理论与视听语言,以为如果没有扎实的编剧理论与视听语言基础知识,那么创作出来的剧本就可能不够有戏剧性,也不够吸引人,同时在分镜设计上也没有比较优秀的设计。
Part 5 真题解析
(一)简答题(25*2,共50分)
什么是移情?影视作品中的编剧如何来实现移情的效果?(1*15,总共15分)
解析:
第一个问题是很基础的,移情是一个美学概念,按照名解的答法写出来就可以了。 第二个问题主要考察的是编剧如何与观众共情,在创作中编剧怎么去把握戏与真的度。编剧在创作中提前揣摩观众的心理活动,意在克服与观众的情感交流的时间差,这与“打破第四面墙”一起,成为创作者们向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发起的挑战。
答题思路:
移情:
“移情”作为美学术语,首先由德国美学家费肖尔用来表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意识活动,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加诸对象,使对象具有一定的情感和审美色彩。 直观与情感直接结合从而使知觉表象与情感相融合的过程,是人的意识活动的结果,是主体把自己的感受、情感和思想注入对象使之染上主观色彩的结果。因而美根源于主体的移情活动,美的本质和核心就是移情现象。当我们聚精会神地观照审美对象时,就会产生把我们的生命和情趣注入到对象中、使对象显示出情感色彩的现象。
编剧如何实现:
外界交流;角色扮演;加强共情;保持同理心、求知欲。
(二)分镜头剧本题(1*35,总共35分)
请你以记忆为主题创作一个短片,需要结合独白这一手法进行创作,然后选取一个场景要求包含独白,来创作分镜头表,并阐述独白在场景中的作用,并写出100-200字的故事梗概。
解析:
正常情况下,只要能够符合主题,合理运用独白,这个题的分数非常好拿。要利用独白,那意思是需要用第一人称叙事,那么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对于以往的记忆,也就是回忆过往的事件,这样写出来的内容会更具有真情实感,大家也能写得更动人。
(三)文学剧本(1*100,总共100分)
结合下面材料,在材料的基础上创作剧本
1、题目自拟
2、500字故事梗概
3、剧本正文2000字(注意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
解析: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剧本正文只要求写2000字,相对于以往来说,字数越来越短,那么就要求同学们不要写过长的故事,特别是背景不要太复杂。 材料已经给出了非常详细的背景,按照我们创作课上的要求,背景不需要单独花一两个场来进行说明,而是需要糅杂在其他的作用场次中,或用一些过场来揭示这个海啸的可怕。而材料中的最后一句话已经非常明晰,这个剧本的写作就是要大家续写,让主人公通过自身的努力,让村庄里的人避免浩劫。 那么我们就应该运用上课讲到的“鸿沟”这一编剧理论,来设置戏剧性,让主人公在前期一次次失败,而故事的结尾则落到了村人终于相信了主人公的话语上。这个故事的写作其实不难,只需要按部就班的设计事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