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战狼外交”结束与否,取决于恶狼是否被消灭

2021-06-03 22:34 作者:火星方阵  | 我要投稿



作者:王德华

中央强调加强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与此相对应,“战狼外交”又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些外媒甚至猜测,咄咄逼人的中国“战狼外交”可能走到头。

“战狼外交”经常被西方媒体用作反华的时髦词汇。如同“种族灭绝”、“强迫劳动”和“武汉病毒”一样,是妖魔化中国的活生生的例子。按照美媒CNN的说法,中国的国际形象在2019年的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不佳,部分原因是中国接受了“战狼外交”。它特别提到了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

文章称,2019年7月,时任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参赞的赵立坚,开始谴责他所认为的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虚伪,并指出了华盛顿自身的种族主义、收入不平等和枪支暴力问题。

赵立坚对中国的高调辩护引起了争议。这让他被提升为外交部发言人,其他中国外交官也开始效仿他。

其实,赵立坚被贴上“战狼外交”标签,并被国际和国内熟知,是在去年3月。武汉暴发疫情后,他在推特上发出了一连串的质疑,其中一句是“可能是美军把疫情带到了武汉”。他怀疑,新冠疫情的真正源头,是美军德特里克堡泄漏的。这在美国炸了锅。赵立坚是回应当时美国对中国的诋毁,特别是美国参议员汤姆·科顿。他虚构了病毒是从武汉实验室泄漏的阴谋论,这一理论一直坚持到今天,并得到拜登政府的支持。在最近世卫如开大会之际,“实验室泄漏论”在沉寂一段时间后,再次在国际舆论场沉渣泛滥。

为此,英国政治分析人士汤姆评论称,在这种情况下,是战狼外交吗?中国外交官并不是挑衅性的,他们实际上是在回应一个对中国越来越多的指责、诽谤、中伤和暗示的世界。狼战外交”一词带来的假设是,中国政府本身正在做一些错误的事情。

他认为,然而,从客观上讲,蓬佩奥和特朗普等人的言辞,是否比中国的表现要好?他们几乎每天都在攻击和斥责中国,把美国所有的问题都放在中国身上,暗示希望中国政权更迭,并把中国标榜为对整个世界的威胁。然而,没有人专门为他们的行为创造一个术语,比如“战狼外交”,不是吗?中国做出这样的反应,这有什么奇怪的吗?

另一个被贴上战狼外交标签的是中国驻巴西里约热内卢总领事李扬。他在推特上讽刺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时写道,“孩子,你最大的成就就是破坏了中加友好关系,把加拿大变成了美国的走狗。”

此外,中国外交官在阿拉斯加会谈时,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一个更大胆、更自信的中国。特别是杨洁篪当面批驳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这在西方媒体的眼中,中国的“战狼外交”被推到了新高度。

最近,国药控股的广泛使用在匈牙利、塞尔维亚和摩洛哥引起了轩然大波。西方媒体评论员有一个极其恶劣的习惯,就是挑选病毒没有消退的国家,并误导性地将其归咎于中国疫苗。

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秦刚回应“战狼外交”时称,中方媒体关于欧洲疫苗出现问题的报道,不是中方媒体自己编的,而是引用了外媒报道。中国从未散布谣言或者虚假信息。恰恰相反,中国是各种谣言和虚假信息的受害者。

所谓战狼外交针对的是西方的种族论、高等文明论,是被动反击,是正当防守。意思很明显,你指责我你不配,你本身就不是个什么好东西。谁想西方大惊失色:我高等文明,向你布施普世价值,你居然不领情,还敢反抗?你好凶。

美国天天指责中国,中国回击几句就是“战狼外交”。如果中国是“战狼外交”,美国是什么外交,遛狗外交吗?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称,“战狼外交”的非议实际上是“中国威胁论”的又一个翻版,是一些人给中国量身定做的一个“话语陷阱”,本质是这些人做惯了“教师爷”,习惯了颐指气使,不习惯有人反驳。他们的目的就是要让中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通过给中国扣上这顶帽子,威胁和讹诈中方,让中方放弃说出事实真相的权利。

总之,对外宣传我们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战狼外交的终点,取决于来自外界的恶狼还有多少,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对于来犯的豺狼虎豹迎头痛击。

所以说,“战狼外交”结束与否,不取决于中国人民和政府,而是取决于恶狼是否被消灭。豺狼不绝,战斗不止!


“战狼外交”结束与否,取决于恶狼是否被消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