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冷硬遗珠——约翰·麦克唐纳《深蓝告别》

2020-05-27 17:26 作者:代远年凐  | 我要投稿


约翰·丹恩·麦克唐纳出生于1916年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莎伦,一个人口不多的小城市。与另一位Hard-boiled宗师罗斯·麦克唐纳同姓但不同名。在费城就读沃顿商学院时他因留级而中途退学,后进入锡拉丘兹大学管理学院,1939年获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但还没有开始工作,因为二战的爆发,麦克唐纳也像当时热血方刚的年轻人一样,报名参了军。随即被派往中缅印地带,任职于战略情报局(前CIA)。他在印度待过,形容那里的生活“极度单调”;他也曾在中国工作过,在云南执行任务,参与中国远征军在缅甸的战役。后来这段战时经历被他写在了《深蓝告别》中。服役期间,他为解闷写了一个短篇小说,寄给妻子。妻子悄悄投稿,一投即中。退伍后,麦克唐纳决定弃商从文,扔掉自己的高学历,开始了长达40多年的创作之路,共写出了七十八部长篇小说和难以计数的短篇作品,经典电影《恐怖角》就是改编自他的小说。


但值得一提的是,这大胆的一步尝试起初并没有成功,麦克唐纳经历了很多年的默默无闻、笔耕不辍,(曾经有几次,整本杂志都是他的作品,署着各式各样的笔名。)直到1964年出版《深蓝告别》才在美国侦探小说界赢得应有的赞赏和礼遇。他笔下最知名的“崔维斯·麦基系列”有21部,每一本的书名都带有一种颜色。在美国出版的全集中,出版社采用了21种不同颜色的封面,以此相映。


大陆引进的这本《深蓝告别》是他的成名作,同时也开启了海边游侠“崔维斯·麦基系列”。一个飘荡在大海中的江湖浪子,一个没有执照的私家侦探,“缺角同花号”游船就是他的家。劳伦斯·布洛克笔下的马修·斯卡德深受其影响,包括同样的没有执照,同样的潦倒落魄,同样的孤独,同样的忧郁。只不过一个游荡在纽约的街头,偶尔行侠仗义。一个混迹海边、漂流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不时拯救在生活中落难的人们。


可惜的是,在国内麦克唐纳的作品并不为人所知,也就只引进了这一部作品。但却相当有标志性。故事是典型的60年代好莱坞犯罪片的风格,还是以往传统硬汉派侦探小说的模式:一个落难的人物角色。一个愤世嫉俗、充满缺点的侦探。一个纯粹邪恶、凶残的罪犯。对立两边都势均力敌,使得故事精彩,具有张力。也还有硬汉派小说一贯的写法特点:琐碎的细节描写、紧张刺激的打斗场面、人物的内心独白、无情的揭露现实黑暗、嘲讽生活的不公、调侃社会秩序的荒诞、感叹迷途的年轻人在迷惘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硬冷、悲观的基调下散发的是一股淡淡的忧伤。


约翰·麦克唐纳于1986年在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去世。每年的10月2日是麦克唐纳读者的节日,他们从全美各地来到佛罗里达州劳德代尔堡巴伊亚玛F-18号船位——崔维斯·麦基的“家”,那里停放着为了纪念麦克唐纳而建造的“缺角同花”号游船。


冷硬遗珠——约翰·麦克唐纳《深蓝告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