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叶黄素,还是贴眼贴,不懂的看过来!
吃叶黄素好,还是贴眼贴好?

从吸收效率来考虑的话,建议你贴眼贴。
因为吃叶黄素,口服剂首先要经过胃肠道吸收,之后进入乳糜管部分叶黄素还会被分解成维他命A,剩下的叶黄素才会进到肝脏,流经血液里,经过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载运到眼睛黄斑部[1-2]。
除去被排除体外、转为维他命A以及其他身体组织吸收的叶黄素,最终能补充到眼睛的叶黄素只有你吃进入的5%。

并且吃进去的叶黄素,是需要很久的时间才能到眼睛黄斑部的。距离你吃进去的那一刻,就需要两周的时间,才能在血液中检测到叶黄素浓度的增加。之后血液中的叶黄素浓度慢慢回复到基线水平,供给眼睛的黄斑部形成黄斑色素密度(MPOD),MPOD密度的提高也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才能检测到[3]。可见吃叶黄素,是一种极慢且效率不高的补充方法。
这种方法是很难满足眼睛对叶黄素的需求的。我们每天面对七八个小时的电脑,外加下班两三个小时玩手机,电脑和手机屏幕产生的蓝光,几乎毫无间断地进入眼睛。黄斑部分布的叶黄素具有吸收蓝光的功能,蓝光在未进到视网膜之前,叶黄素就会把它吸收掉[4]。当时两者是一损俱损的,叶黄素吸收了蓝光,自身也会被氧化变性,从而被永久破坏掉。

这意味着你只要在接触蓝光,眼睛里储存的叶黄素就会被不断消耗掉,黄斑色素的密度逐渐降低。吃叶黄素需要长达两个月的时间才能补充眼睛里,眼睛可能都消耗光了,血液中叶黄素还没供给到眼睛,显然吃叶黄素是不可取的。
在调查近视患者黄斑色素与眼轴长度的实验研究中,发现18-67岁的中国受试者173个近视眼,全部受试者平均MPOD为0.412±0.119(范围为0.105-0.812),平均眼轴长度AL为25.18±1.08mm(范围23.14-28.19mm),MPOD和AL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134,p=0.012)[5]。另外在《欧洲眼研究》原本想要观察UVB紫外线和维生素D与近视联系,却意想不到地发现血浆中叶黄素浓度最高的五分之一人群的近视几率降低了约40%[6]。
可见叶黄素对近视防控是非常重要,而蓝光又是引起近视发展不可忽略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需要更短的时间就能给眼睛补充足量的叶黄素。
而目前来看眼贴是一个不错的方法。眼贴给药的地方直接是眼皮,将叶黄素载入眼贴中,在贴敷的时候,通过透皮技术,改善眼皮毛孔的结构,打开叶黄素流经眼底的通路,以最近距离补充,显然会大大提高补充含量以及效率。
但也不是每一种眼贴都有这样的效果。叶黄素是脂溶性的色素,难溶于水,所以如果你选择水性的眼贴,那给眼睛补充叶黄素的效果是不好的。只有无水亲脂类的眼贴,才会有效果。

安汰蓝的无水亲脂叶黄素眼贴,采用北京化工大学和日本京都药科大学TTS透皮吸收联合机构经过十年攻关,研制成功的新型透皮给药技术,拥有国家发明专利,安全保障。通过新型透皮给药技术,历史性地突破传统眼贴的叶黄素载药量,比一般的眼贴叶黄素载入量提高30倍,以透皮吸收的方式,快速将叶黄素足量补充进眼底,保护你的眼睛健康。
参考文献:
[1] 张艳,惠伯棣,张凌霄.叶黄素酯在体内消化吸收过程中水解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7(08):461-465.
[2] Karppi Jouni,Laukkanen Jari A,Kurl Sudhir. Plasma lutein and zeaxanthin and the risk of age-related nuclear cataract among the elderly Finnish population.[J]. The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2012,108(1).
[3] Landrum J.T., Bone R.A., Joa H., Kilburn M.D., Moore L.L., Sprague K.E. A one year study of the macular pigment: The effect of 140 days of a lutein supplement. Exp. Eye Res.1997;65:57–62.
[4] Landrum J.T., Bone R.A., Krinsky N.I., Mayne S.T., Sies H. Carotenoids in Health and Disease. Marcel Dekker; New York, NY, USA: 2004. pp. 445–472.
[5] Nianting Tong,Wei Zhang,Zhenzhen Zhang,yuanyuan Gong,Billy Wooten,Xingwei Wu.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cular pigment optical density and axial length in Chinese subjects with myopia[J]. Graefe's Archive for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2013,251(6).
[6] Williams Katie M,Bentham Graham C G,Young Ian S,McGinty Ann,McKay Gareth J,Hogg Ruth,Hammond Christopher J,Chakravarthy Usha,Rahu Mati,Seland Johan,Soubrane Gisele,Tomazzoli Laura,Topouzis Fotis,Fletcher Astrid E. Association Between Myopia, Ultraviolet B Radiation Exposure, Serum Vitamin D Concentrations, and Genetic Polymorphisms in Vitamin D Metabolic Pathways in a Multicountry European Study.[J]. JAMA ophthalmology,2017,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