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生】《昭明传奇》第四部 三界归心(2021修改版)第十七章 恩威并济(上)

明天,12月29日,就是劲哥的生日。谨以此文,祝劲哥生日快乐,福寿康宁,好运随身,百邪不侵!
这半章是小展命运的转折,希望能给劲哥带来光明与幸运。
从1990年开始喜欢劲哥,至今已有30年了。期盼以后的30年,还能收到他在远方的消息,知道他每一天都平安喜乐。

第十七章 恩威并济(上)
狄王妃午夜惊梦 白玉堂因功受封
展昭复生之前,碧罗仙子的所有举动,钟义都看在了眼里,此刻见她把特意准备的玉佩送给展昭,倒也不觉意外。
碧罗仙子的玉佩,展昭自是不愿接受,可若直接拒绝,难免伤她颜面,毕竟她的舅公灵宝天尊,连外公都要礼让三分。
正在迟疑之际,忽闻殿外守将禀报:“玉帝陛下驾到!”
展昭连忙走向殿门,见玉帝身着皇袍踏入殿内,下跪叩头道:“孙儿展昭叩见外公!”
碧罗仙子忙收起玉佩,随他一同下跪。
玉帝见她也在此处,不禁面色一沉,淡淡吩咐她道:“你先退下。”
“是,陛下!”碧罗仙子站起身来,侧目瞥了展昭一眼,虽然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只得屈膝告退离去。
玉帝俯视展昭,威严问道:“今日你离开瑶池,究竟去了哪里?”
展昭神情一滞,抬眸看看玉帝,复又垂下双眸,对他坦言道:“孙儿……去见思恩了。”
“仙凡有别,不可逾越。身为天庭储君,岂能无视天条,私自与凡女相见?”玉帝蹙眉道:“见她一面也就罢了,你还赠她灵芝,助她搭救凡人!”
“思恩如今虽是凡女,但其生父李宗乃是仙界中人。”展昭解释道。
“你以为她讨要灵芝,当真为救李宗?”玉帝问道。
展昭听得一怔,回想思恩今日的言行,发觉的确与往日不同,心想:“她对我隐瞒实情,莫非有什么苦衷?”
玉帝走到近旁,坐在赤金蟠龙椅上,继续问道:“你去司命府邸,也是为见思恩?”
展昭心知无法隐瞒,又不愿连累他人,尚未想好说辞,又听玉帝问道:“你与包拯相见,是司命星君的安排?”
“不!”展昭忙道:“司命素来忠心,岂敢违抗圣旨,是孙儿一再恳求,他才勉为其难……”
“司命不敢抗旨,”玉帝怒道:“可是你敢!”

“孙儿知错了。”展昭低下头道。
“知错?”玉帝沉声道:“你可知包拯命中本无‘敖峰’一劫?”
展昭眸光一震,怔怔望向玉帝。
玉帝斥责他道:“若非你违逆圣旨,执意去见包拯,敖峰怎会有机可乘?若非为了杀你,他又怎会危及包拯?”
展昭默然敛眸,顿时满心内疚。

玉帝见他已有悔意,于是缓下语气道:“违旨之罪,本当重罚,看在王母为你求情的面上,寡人就从轻发落。”起身走出几步,背对他道:“去思过堂跪一夜吧!”
“玉儿!”狄王妃在睡梦之中陡然惊醒,顿时心跳不已。
“夫人……”八贤王闻声醒来,见她坐在床上,兀自惊魂未定,忙起身道:“莫非做噩梦了?”
“玉儿出事了!”狄王妃满心惶恐道:“我梦见他……他……”
八贤王叹息一声,宽慰她道:“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展昭离京多日,夫人难免牵挂。”
狄王妃道:“梦中情景真如现实,恐怕并非吉兆!”紧握他的手腕道:“不如王爷明日一早就去开封府,请包大人下令,急召玉儿回京!”
八贤王摆手道:“此乃府衙公务,本王不便干涉。”
狄王妃急道:“玉儿不仅是我的内侄,还是思恩的未婚夫,玉儿若是有个闪失……”见他仍旧不肯答应,不禁负气道:“王爷不去,我去便是!”
思过堂,在天界云海之中,与闻诲殿只有一桥之隔,堂前筑有高坛,坛中太极圆转。

展昭腰身挺直,跪在思过堂内,回想外公对他的教诲,深感自己处事随性,思虑不周,以致招惹祸端,累及他人。
钟义见他身旁的黄烛即将燃尽,躬身上前更换,随后略施法术,将壁上烛台全数点燃。

展昭蓦然抬眸,顿觉四壁已变得开阔许多,梁上素白的纱帐被黄烛的暖光染上了一层柔和的金黄。一根崭新的金梁,在漆黑的屋顶上,显得尤为醒目。
展昭一看便知,金梁所在之处,正是父亲当年自尽的地方,当即问钟义道:“这是何时换上去的?”
“就在今日一早。”钟义禀道:“驸马悬梁自尽虽是恕德天王所害,那根屋梁也难辞其咎。故而陛下颁旨将它绑缚法场,施以焚火之刑。”伸手指向屋顶道:“这根新梁是‘百工圣祖’公输班奉旨重新打造的。”
“原来如此。”融融烛光之下,展昭望着金梁略显突兀的颜色,缓缓勾起了唇角。

脚踏黎明的月色,公孙策身披淡淡星辉,走出自己的院落,经过粉莲盛开的池塘,进入包拯的书房道:“学生已然找到破解邪术的方法,想必数日之内,就能令刘佑与苏嫆恢复神智。”
包拯眸光一亮,放下手中羊毫道:“如此一来,赵承责便无法脱罪了。”
“将他入罪的确不难,”公孙策道:“捉拿柳玄通却非易事。”
包拯道:“据蒋四侠回报,柳玄通仍在韩王府中,只是深居简出,极少离开丹房。”
“白少侠本想由密道进入丹房,可是密道出口已被符咒封住。”公孙策道。
“柳玄通不仅精通邪术,且有遁地之能。”包拯蹙眉道:“即便再次搜查王府,也无法将他擒获。”

公孙策略一思忖道:“若想擒获此人,唯有请君入瓮。”
包拯会意笑道:“公孙先生是要撤去驱邪法阵,诱他潜入府衙?”
“不仅如此,还要将白少侠‘调离’京城。”公孙策道:“柳玄通行刺大人,屡遭失败,必定不肯善罢甘休。只要让他以为,府衙防卫对他已无威胁,他定会再来行刺!”
依照玉帝的旨意,只要初入晨曦,展昭便可离开思过堂,然而天明之后,他又跪了半个时辰,才步行回到寝殿。
殿内奴婢见他回来,即刻奉上早膳。
展昭草草用了两块糕点,看着满桌的仙肴玉液,吩咐传膳的宫娥道:“把这些送到医祖扁鹊府中,请他和小顺子一同享用。”又对一名小太监道:“把日前所剩的仙丹、灵草都给医祖送去,除了医治小顺子,亦可救治其他病患。”众人闻听,当即领命。
钟义原本以为,小顺子虽是展昭的亲随,毕竟只是一名奴婢,即使舍身救主,也是理所应当,不料展昭竟会对他如此看重。倘若自己将来也能像他一样,那就心满意足了。
思虑之间,听到展昭吩咐宫娥为他更衣,忽然想起一事,连忙禀道:“昨日傍晚,奴婢见若虚道长送殿下回来,只顾担心殿下的安危,并未留意其他,后来才发现,殿下随身的玉玦不见了。”
“无妨。”展昭道:“去后殿的藏珍阁再取一枚便是。”
“是,殿下。”钟义想到他以往所带的玉佩,不是王母所赐,就是公主所赠,于是变出一个托盘,以隔空取物之术,取来那些玉佩道:“请殿下挑选。”
眸光扫过托盘,展昭想了想道:“记得外公曾赐我一枚血玉莲心佩……”
钟义喜道:“正是!”当即取来那枚玉佩,躬身为他系在腰间。
包拯二人办完手头公务,正欲吩咐王朝把白玉堂请进书房,却听马汉在门外高声禀报:“八贤王妃驾到!”
包拯起身离案,与公孙策一同上前,向狄王妃行礼。
狄王妃命二人平身,不等包拯问她来意,便直言道:“本宫今日前来,乃是为了玉儿。”
包拯二人对视一眼,不禁都有些为难。
狄王妃走到上位,坐下问道:“他如今身在何处?”

包拯略一迟疑,拱手答道:“展护卫此次出京,需要深入江湖,故而行踪不定。”
“他可曾传书回来?”狄王妃问道。
“此去路途遥远,传书恐有不便。”包拯微低下头,避开她的目光道。
公孙策道:“展护卫武功卓绝,且久历江湖,此行必定不会有事。”
“可是本宫梦见玉儿化作灵光离开府衙,”狄王妃道:“灵光飞至半空,竟被一只墨龙所擒,继而落入炼丹炉中……”
“后来怎样?”包拯眉心一紧,忙追问道。

“后来……”狄王妃紧握丝帕道:“被阎罗王带走了!”
包拯二人心头一震,同时陷入了沉默。
沉默须臾之后,公孙策宽慰她道:“梦中之事,不足采信,展护卫离开京城,只为寻找千秋教总坛,想必并无危险。”
“并无危险?千秋教门人胆敢谋害本宫与包大人,难道会放任玉儿寻找他们的总坛?”狄王妃肃然道:“剿灭邪教固然重要,玉儿的安危也不能不顾!请包大人下令,让玉儿立即回京,寻找千秋教的事,本宫自会奏请皇上,派大内侍卫代他去办。”
包拯面带踌躇道:“展护卫远在江湖,开封府的令谕,难以送到他手中。”
“这……这可如何是好?”狄王妃急道。
“娘娘不必担忧。”公孙策拱手道:“臣有一个法子,既不必召回展护卫,也可保他安全无虞。”
“什么法子?”狄王妃问道。
“白玉堂武艺高强,且深谙法术,日前那名妖道便是败在他手中。”公孙策道:“倘若让他去协助展护卫,千秋教定不敢轻举妄动。”

包拯见狄王妃点头,于是拱手道:“臣即刻让白玉堂出京!”
玉帝端坐龙椅,二指捏起一粒晶莹剔透的天香葡萄,垂眸审视着下跪的展昭道:“你是来谢恩的?”
“是,外公。”展昭恭敬叩头道:“叩谢外公昨夜对孙儿的教诲!”
玉帝微微点头,看着他腰间的玉佩,把葡萄放入口中,甚觉甘甜味美。
王母在一旁见了,也十分欣慰。
玉帝示意展昭平身,叮嘱他道:“日后在上书阁,务必用心读书。”起身吩咐钟平道:“摆驾通明宝殿!”
王母恭送圣驾离开,便向展昭招手,让他坐在身旁,想到他刚刚死而复生,便在思过堂彻夜罚跪,心中甚是疼惜,口中却是责备的语气道:“从今以后,不准再违背外公的旨意!”
“是,外婆!”展昭看到腰间的血玉,想起原本那枚玉玦已然送给撑船的老翁,不禁低头道:“您赐我的玉玦……”
“哀家赐你玉玦,并非要你带在身上。”王母笑容慈祥,意味深长地道:“而是希望有朝一日,你能领悟其中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