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富”为什么就要“仁”呢?

2023-06-26 08:16 作者:微同学Z  | 我要投稿

本文已发布在知乎平台,本次编辑略有删改。

《论语》中有这样的对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

且看这段对话的次第。

子贡所说的“贫而无谄”描述一个人贫穷但不谄媚,这是清高的功夫;“富而无骄”描述一个人富裕但不骄奢,这是行戒的功夫;这里子贡所说修的是福德。

而孔子的回答更加高妙,“贫而乐道”描述一个人贫穷且不改乐道的心,这是清且明的功夫;“富而好礼”描述一个人富裕且好礼求道,这是戒且慧的功夫;孔子所说修的是功德。

礼之极是仁,所以“富而好礼”慢慢的引申为“为富要仁”。

大道出,化仁义;孔子的仁是大道的一种演化,我们再回归大道,寻找“为富要仁”的根据,道化天地人三才,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皆一”,因为“天人合一”,故我的成功非我一人之力,而是借众生势成,既借众生势成,则我不骄矜,功成而弗居,是以回馈众生,回馈众生则用仁圣之功夫,正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易经中的两卦也能睽见同样的道理,地山谦卦揭示了为富要仁,山从地里长出,他把自己放在地下,用现在的话说,他把自己融入人民的汪洋大海中,那他就吉了;相反,山地剥卦揭示了为富不仁,山从地里长出,却想要剥离地的根基,用现在的话说,他抛弃了人民的汪洋大海,那他就凶了。


“为富”为什么就要“仁”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