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做了十三年设计师,才住进了自己的房子。【杰视帮】

2021-03-09 10:47 作者:杰视帮设计  | 我要投稿

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月薪15K和月薪6K,

你选哪一个?


送分题?OK,

那么再加一个前提:


月薪15K无房和月薪6K有房,

你又选哪一个?


答案是不是没那么肯定了?

前两天,跟一名学员聊天,

他说现在月薪只有15K,

但仍然感觉压力山大。


本来,我以为他只是单纯的凡尔赛,

毕竟作为一个刚刚就业没两年的95后,

15K的月薪别说在电商设计圈,

即使和2020年名校毕业生比,

都算得上不错的起薪了。

但他紧接着说,15K的薪资看上去很不错,

但跟杭州的房价比起来简直是车水杯薪。

一个月的工资连一平米的房子都买不起。

再加上现在房价的增长速度估计

远远高于我的薪资增长速度了,

感觉这辈子都买不起房子了。


网上还有不少这样的言论,

与其十年寒窗苦读,不如

十年前节衣缩食付个首付。


就连我们公司的员工们

在工作一两年攒了一定积蓄后,

第一反应也是摇号买房。

看到他们在群里的讨论,

我首先是感到非常的开心。


能够去摇号,去买房,

说明他们在这里已经

具备了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


说明以成都当下的物价标准,

我们这儿付出所换来的回报

确实还不错,我并没有活成

周扒皮式的老板。


另外,我也感到非常欣慰,

这些天南海北的同事们

决定在成都买房定居,

也代表了他们对公司

对我的认可。


感谢他们愿意同我继续走下去。


同时,我也在思考,

现在的买房热比基金股票更夸张,

年轻人们秉持着买房要尽早的理念,

认为如果不尽早买房安家,

十年寒窗苦读也没意义。


是否真的像网上说的那样,

尽早买房真的比任何努力回报都大?


换句话说,选择是否真的大于努力?


上周的文章我分享了一些早年的故事,

大家好像都挺有兴趣,那么今天,

我们继续来聊聊我就业的故事。

我赚到的第一笔钱,

是不是也用来买房了?


我攒下的第一笔钱,并没有买房。


应该说,我买房,

是在我工作了九年之后,

才买下的第一套房子。


我租了大概14年的房子,

直到去年后半年,

我才真正搬进了

属于自己的家。


刚进入社会时,

我算是真正的白手起家。


那会儿,和同事合租,

在500块一个月的房子里,

为了省钱,甚至打过地铺。


一个月到手3500的工资,

我深知金钱的来之不易。


看着同期同事在家庭的帮助下买房,

我自然也是很羡慕的,但家境不同,

可以羡慕,但没必要嫉妒。


再后来,我攒到了5万元左右的存款,

这时候,周围的朋友都劝我把房买了。


但我却有着不一样的考量。


如果当下选择买房,

别说五万块钱一分不剩,

我还会背负上巨额的贷款。


这份经济压力会迫使我

无法拥有更多的职业规划,

会被牢牢焊死在当前公司。


但那时的我会觉得,

当时的公司并不是我的最佳选择,

我想看到更多的设计,

我想认识更厉害的人,

我想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但是,一旦买了房,

离职过后我将无法承担经济空窗期,

这些祈愿可能都成了泡沫。


所以,综合考量后,

我做了一个反脆弱的决定:


买车。


不是买保时捷。


在我实际调研后,我发现

成都优秀的设计公司距我

当时住所都有一定的距离,

代步工具可以很好地打消

我在选择工作时

对地点的忧虑。


另外,作为奋斗初期,

我更希望我的时间可以

最大程度用于技法的提升,


而不是浪费在每天

一两个小时的通勤。


我跟同期同事所差的家境,

我只能用成倍的时间弥补。


说白了,或许听上去有点不适,

但我当时买车的目的之一,

就是为了更好地加班。

其次呢,买车可以拓圈。


买了车以后可以加入车友群,

认识更多形形色色的人,

这都是拓宽眼界的机会。


至于买房的房友群,

我更多知道的是谁家的水果便宜,

哪里的超市促销,哪里的学校负责。


那不是当时的我需要知道的信息。



买车虽说也需要贷款,

但买车所背负的车贷

不至于让我喘不过气。


相反,每个月适当的压力

反而督促着我努力的提升。


也正是在那段时间,

我的技术突飞猛进。


在这种适度的压力下,

我看待问题的方式产生了变化,

加班熬夜不会只觉得负担,

老板画饼也不再一味排斥。


我逐渐在内心构建起一个信念:

上班即创业。


所以我开始积极主动

承担起工作上的各种责任

从项目组的组长,

到后续设计总监,

一直如此。


这样八九年的工作经验,

让我积累了足够的项目经验、

设计技术和管理经验。


我也终于鼓足了勇气,

开始了创业,

创办杰视帮。

虽然时隔十三四年才

住进了自己的房子。


但感觉还不错,

满意自己当年的选择,

也感恩自己多年的努力。


或许有朋友说,如果当年就买房,

现在肯定会变得更好,

我不肯定也不否定。


选择的确很重要,

甚至重要性大过努力,

但选择不能代替努力。


不管我当年买车还是买房,

如果没有后续的努力,

哪里还有机会在这里

和大家聊聊生活。

在繁华浮躁的社会里,

有许许多多的事情,

会让普通人心态失衡。


你选得再好,

如果后期不努力经营,

也是白搭。


面对身边买房的同事朋友,

我们不用羡慕甚至嫉妒,

把它转换成正面的情绪,

以鞭挞自己更好地努力。

有房的同学,需要努力,

你后续的人生远不止这一套房;


没房的同学,需要努力,

你弯道超车的人生才刚刚开启。


尊重“努力”的价值,

就是尊重自己的选择。

我做了十三年设计师,才住进了自己的房子。【杰视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