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皇华岛·探秘皇华城④ | 陶家嘴一号城门遗址

位于长江江心的皇华岛
既因生物多样性被称为“三峡生态岛”
又因厚重的历史底蕴得名“千年忠义城”这里曾是宋元(蒙)战争期间山城中唯一的江中岛城接下来小圈将带您进行古遗址系列打卡走进皇华岛,探秘皇华城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逐一探访古遗址揭秘那些尘封往事窥探历史的真相
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陶家嘴一号城门遗址
南宋后期,面对元(蒙)军的大举进犯,南宋军队采取依山制奇、据险而守的方略,修筑了包括合川钓鱼城、忠县皇华城、奉节白帝城、云阳磐石城、万州天生城在内的数百座城池,城中有林木田池可供长期驻守,且各城相互呼应,构成一个庞大的防御体系,即著名的“宋元山城体系”。

皇华岛上的皇华城,便是其中重要一翼,作为整个山城体系中唯一的孤岛型城址,这种“环江为壕,据岛为城”的格局也是独一无二的。

考古调查推测有4座城门,这里是陶家嘴一号城门遗址。

与目前发现的山城防御体系
其他30几座城池的城门相比
陶家嘴一号城门具有三大特色
01规模体量最大,保存最完整
陶家嘴一号城门坐东朝西,平面略呈“凸"字形,由外门道、内门道、八字墙、阶梯踏道、排水暗沟等几部分组成,结构完整。城门的内门道墙壁上还贴有方形石砖,非常罕见。


02城门形制罕见
皇华城城门设计复杂,分为内外两道门,外门道为拱券顶城门,内门道为排叉柱城门。


陶家嘴一号城门

陶家嘴一号城门是宋代排叉柱城门向拱券顶城门过渡阶段的珍贵例证。
03完整保留了元人毁城的历史
史书记载,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在统一全国之后(1279年),为了防止割据局面的出现,下令“堕天下城郭”,把天下城墙大部分毁了。这些毁城时的封堵石墙和掩埋的礌石堆,也印证了史书上相关记载的真实性。




关于皇华城之战
1271年,宋廷以六郡镇抚使马堃任咸淳知府,驻守皇华城,节制涪、万两州,抵御元军。
1276年,南宋都城临安陷落,咸淳府等夔州路诸郡拒绝降元,为宋守城。
1277年夏,元军川都元帅杨文安率部进攻皇华城,以同乡(今甘肃宕昌)身份试图劝降马堃。马堃不为所动,据城坚守,元军久攻不下。1277年冬,趁长江正值枯水期,杨文安组织敢死队趁夜踏蹑云梯进行突袭,随即砍杀守门宋军,引大部队入城。城破后,马堃与军使包申又率军与元军展开巷战,终因寡不敌众,以身殉国,皇华城最终陷落。皇华城守将以己之死,为宋殉节,无辱忠州之名,更彰显了忠州自巴蔓子以来忠文化的一脉传承。
马堃(?-1277年)
南宋宕州(今甘肃宕昌县)人,抗元名将马暨之兄。咸淳七年(1271年)以六郡镇抚使知咸淳府,担负扼守长江、抵御元军的重任。景炎二年(1277年)元将杨文安率军进攻皇华城,马堃率城中守军百姓誓死抵抗,最终以身殉国。
包申(?-1277年)
籍贯不详,咸淳府军使,皇华城之战时为马堃副手。元军袭破皇华城之后,和马堃组织城中军民与元军展开巷战,最终英勇战死。
马堃、包申二人进一步彰显了“忠州只有断头将军无投降将军”的忠勇形象。
从皇华岛筑城至被元军攻破
抵抗元军长达30多年
城破后所有守城将士宁死不降
将忠义精神根植于这座岛城之中
三峡生态岛,千年忠义城
历史长河硝烟散尽
陶家嘴一号城门
见证了重庆人的血性和不屈
接下来小圈将继续带大家探秘皇华岛
敬请期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