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食物的地理变迁:贵州的高原与平原

2023-10-03 11:13 作者:qdlf888  | 我要投稿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是李白流放贵州的诗作。唐代的贵州是何种样貌?“不与秦塞通人烟”是李白对蜀道难的感叹。作为一个蜀中生长的青年,李白24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顺水而下,夜发清溪向三峡,不知几多快意。而58岁流放夜郎,溯长江转乌江,辗转崇山峻岭中的蜿蜒小道抵达夜郎(桐梓),其难不下于蜀道,任是蜀中出生长大的太白也只把诗心作“愁心”。愁心在于李白垂暮之年不畅意长流黔中,也在于当时的黔地,实在是望而生畏之地,所谓“蛮荒瘴疠之地”。交通阻断、文化不通、不确定的危险以及迥异于中原的气候,为贵州打上了“地多瘴疠,蛮夷之乡”的标签。正如被贬到贵州龙阳(今修文县)的王阳明也以歌慨叹:“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

古代贵州城市食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主食、蔬菜、肉食和饮茶方面。由于贵州地处西南内陆地区,自然环境独特,粮食作物和蔬菜品种较为丰富,但肉食资源相对缺乏。同时,贵州城市居民也形成了以茶为主要饮料的饮食习惯。


在主食方面,古代贵州城市居民主要种植稻米、麦类、玉米、高粱、稗等粮食作物。其中,稻米是贵州的主要粮食作物,品种丰富,如粳稻、籼稻、糯稻等。麦类包括大麦、小麦、燕麦等,是城市居民的重要口粮。玉米、高粱、稗等谷物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城市居民对主食的需求。这些主食作物在贵州城市的饮食状态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主要的能量来源。


在蔬菜方面,古代贵州城市周边的山地环境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蔬菜资源,包括各种野菜。此外,日常调味品如仔姜、葱、蒜、木姜子、辣椒、茴香、菜籽油、芝麻油、藠头、醋等也十分常见。这些蔬菜和调味品为贵州城市居民的饮食增添了丰富的味道和营养,使他们的饮食更具地方特色。


然而,在肉食方面,古代贵州城市居民的肉食资源相对缺乏。由于贵州地形多山,不利于大规模的畜牧业发展,牛、骡、驴等大型牲畜更多地被用作重要畜力,而不是肉食品来源。尽管如此,当地居民还是发挥创造力,饲养了一些家畜家禽,如羊、猪、兔、鸡等。这些家畜家禽的养殖在当地较为普遍,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有限的肉食来源。


在饮茶方面,古代贵州城市居民有着悠久的饮茶传统。茶叶种类繁多,如绿茶、红茶、黑茶等。不同种类的茶叶具有不同的口感和特点,如清香、醇厚、回甘等。茶文化在贵州地区广泛传播和影响,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商务会谈还是家庭聚会,人们都会以敬茶的方式表达尊重和友好。此外,贵州城市居民还形成了独特的茶俗和茶礼,如苗族的油茶汤、侗族的打油茶等。


总的来说,古代贵州城市食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丰富的主食和蔬菜品种以及有限的肉食资源上。同时,饮茶传统和茶文化在贵州地区也具有深远的历史和影响。这些特点的形成与贵州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贵州城市食物也呈现出不断变化和丰富多样的趋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贵州城市食物将会展现出更加多元化和健康的特点,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口味。


食物的地理变迁:贵州的高原与平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