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传奇》第二部 侠骨仁心(2019修改版)第十三章 意外重逢

修改备注:
第十三章继续修改对思恩的设定,删除了她与展昭在客栈见面的情节。

第十三章 意外重逢
王石案连逢线索 小狮王惊现人间
白玉堂走后,展昭想到他方才抄写的佛经,走到书案前,见最上面的三页都是白玉堂所写,不禁笑道:“他性情如此急躁,难得能静下心来,抄写这么多经文。”
小顺子走上来,一边收拾案上被白玉堂翻乱的几本书,一边道:“白大侠虽尽力模仿少主的笔迹,但笔锋仍是飞扬不羁,不及少主刚毅沉稳,疏朗遒劲。”
端详着纸上的文字,展昭倒觉得白玉堂的字迹与他几年前颇有几分相似,这些年来,抄写经文似乎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他的字迹,磨砺着他的心性。
思索之中,忽听远处传来数人的脚步声,听声音不似开封府中人,展昭心道:“莫非是姨母?”忙出门相迎,见来人果然是狄王妃一行,当即拱手道:“侄儿见过姨母!”
狄王妃看展昭的气色比日前好了很多,微蹙的眉心刚刚疏开,见冷风扬起他的衣摆,又板起脸道:“还不快回房去!”上前几步,拉着他进房坐下,急切问道:“听说昨夜来了刺客?”
展昭想不到狄王妃这么快就接到了御林军的禀报,天还没亮就赶来看他,心中十分歉疚,忙道:“没有,只是个误会罢了。”
“当真?”狄王妃仍不放心。
展昭肯定地点了点头。
狄王妃这才长出了一口气道:“那就好,不过即便如此,也不能掉以轻心!”无意间看到地上沾满泥垢的脚印,脸色登时沉下来道:“昨夜你出府去了?”
展昭闻言一怔,顺着狄王妃的目光看向地面,便知自己已无法辩驳。方才他一回房,就忙于帮白玉堂打通仙脉,不料狄王妃会来得这么早,地上的脚印还来不及清理。
狄王妃见展昭不语,转眸看向小顺子。
小顺子忙解释道:“娘娘误会了,这脚印是白大侠留下的。”
“是吗?”狄王妃笑道:“若是如此,怎么只有进房的脚印,却没有出去的?莫非白玉堂不仅有一身上乘武功,还有飞天遁地之能?”
展昭心道:“或许有朝一日,他真能练就如此神通。”
狄王妃见小顺子无言以对,面色变得更加阴沉,转头对身后的吴公公道:“门外的御林军是怎么看守的?玉儿离开卧房,他们竟一无所知?”
吴公公慌忙躬身道:“娘娘息怒,奴婢这就宣程翔进来领罚!”
“吴公公且慢!”展昭忙拦住他,对狄王妃道:“程统领等人守卫十分尽心,是侄儿设法瞒过了他们。”
狄王妃见展昭开口求情,于是不再坚持,抬眸对小顺子怒道:“你明知玉儿尚未痊愈,不知多劝他在房中休息,还纵容他私自出府,若不是看在你是玉儿的贴身奴婢,本宫定不轻饶!”
“姨母,您别怪小顺子!”展昭忙道:“都是侄儿的错!”
狄王妃疲惫地合上双目,长叹一声道:“为什么你们两个都这么任性?”蹙眉对展昭道:“你们何时能体谅一下本宫的心!”
展昭不知她口中的另一个所指何人,见她眉宇之间似有很重的心事,关切地问道:“莫非南清宫发生了什么事?”

狄王妃望着展昭,欲言又止,随即将目光转开道:“没事!什么事也没有。”
展昭正欲追问,见一位年轻的公公将公孙策带了进来,向狄王妃见礼。
狄王妃道:“玉儿昨夜彻夜未眠,还冒着风雨出了府衙。公孙先生快给他看看,是否会影响他的伤势。”
公孙策躬身领命,走到展昭近前,三指搭上他腕脉,心下便已了然,抬眸看到展昭求助的目光,转头对狄王妃道:“娘娘不必担心,展护卫的伤势并无大碍。”
“既然公孙先生这么说,本宫就放心了。”狄王妃道:“玉儿的伤,还要劳先生多多费心!”站起身来,看看外面的御林军,吩咐吴公公道:“让他们都随本宫回去吧!”回头对展昭道:“再怎么说,他们也是大内高手,放在你这儿却形同虚设,还不如回去守卫南清宫。”郑重叮嘱他道:“你好好在府中养伤,痊愈之前,不准再离开府衙!”
展昭点头道:“是,姨母!”
出门前,狄王妃又吩咐小顺子道:“你把玉儿给本宫看好了,他若再敢任性妄为,本宫唯你是问!”
小顺子拱手道:“奴婢遵命!”
公孙策见狄王妃一行走远,随展昭回到房中,问道:“昨夜究竟发生了何事?竟令展护卫的功力消耗大半?”
展昭道:“白玉堂昨夜练功,险些走火入魔,我不能袖手旁观?”
“你二人的兄弟情义在下明白,”公孙策道:“可展护卫虽已打通仙脉,伤势却并未痊愈,骤然耗损这么多内力,若要恢复,恐非易事,若再影响了伤势,岂不更难复原?”
展昭道:“昨夜我只想出去探查一下案情,其他的事,我也始料未及。”
“展护卫昨夜去了西郊?”公孙策问道。
展昭于是简述了他在城外山中查到的线索,也将自己的疑惑告知了公孙策。
公孙策听罢,也觉得案情越发扑朔迷离,微蹙双眉道:“由凶手的杀人手法可见,此人心思十分缜密,他处理两具尸首,方法如此迥异,倒像是在布一个迷局……”
展昭道:“等王朝他们从徐州带回新的线索,案情定会明朗许多。”想到自己与思恩的偶遇,对公孙策道:“关于昨夜发生之事,我尚有一点疑惑,想请先生为我破解。”
公孙策道:“展护卫请讲!”
展昭问道:“先生久在京城,可曾听说城外山路会离奇变换,令行人迷失方向?”见公孙策摇头,遂将思恩只身离家,在山中迷路,与他在山神庙相遇之事告知了公孙策。

公孙策闻听,儒雅面容之上,双眉越蹙越紧,沉思片刻,问道:“除了遇到展护卫,她迷路之后,还曾遇到何人何事?”
展昭回忆着思恩的陈述道:“似乎没有。”
“思恩姑娘相貌如何,年芳几许?”公孙策追问道。
展昭不知公孙策为何有此一问,想了想道:“相貌清丽娇美,约莫二十来岁年纪。”
公孙策抚须道:“如此说来,她的出现确有蹊跷!”

“可她并无歹意,且毫无心机。”展昭道。
公孙策道:“越是如此,展护卫越要多加留意。”
展昭想了想,点头道:“先生的意思,展昭明白。”
公孙策让小顺子取了纸笔过来,笔走龙蛇写下一个新的方子道:“这几日,展护卫务必按时服药,你若想出去,也并无不可,不过,不能再彻夜不眠,不可再妄动真气,运功疗伤亦不可太过!”
展昭微笑道:“多谢先生,展昭谨记!”
早膳之后,展昭服了药,便吩咐小顺子去客栈帮思恩送家书,再陪她逛逛京城。
小顺子闻听,踌躇片刻,对展昭道:“少主,奴婢虽是太监,无需避男女之嫌,但奴婢自出生至今五百多年,从未陪女子逛过街市。”
展昭轻抬眼眸,看着一脸郑重的小顺子,含笑道:“你不肯去,难道要我去不成?”
“少主更不能去!”小顺子心想:“陛下若是得知少主在众目睽睽之下,陪一个凡间女子游览街市,不知会何等震怒!”连忙对展昭道:“奴婢这就去客栈!”转身快步出门而去。
展昭随即也出了房门,前往客房探望洪员外夫妇。
洪老夫妇不知展昭受伤之事,以为他这几日都在外公干,此刻见他回来,甚是欢喜。洪老夫人拉着他问长问短,良久都不肯放手。展昭知她思念廉儿心切,便留下陪她多聊了一会儿。
展昭回到房中,找出仙界秘籍的原本,正欲探究白玉堂难以打通仙脉的原因,小顺子已然从客栈回来。
展昭放下手中的秘籍,问道:“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小顺子禀道:“奴婢一进客栈,曾掌柜就迎上来告诉奴婢,说思恩姑娘刚刚被家中派来寻找她的人带走。离开之前,她还托曾掌柜转告少主,说是七日之后,她会在辰时回到客栈,希望能当面把外氅还给少主!”心道:“她若真心归还,为何不把外氅直接留下?分明是想借机再见少主一面!”
展昭道:“到时候,你去客栈把外氅取回来就是了。”转而问道:“来客栈找她的是些什么人?”
“是官差,穿着却与府衙差役大有不同。”小顺子道:“听曾掌柜的描述,奴婢倒觉得很像御林军。”
展昭心想:“思恩的身份果然不简单。”
自那日起,南清宫便进入了紧张的忙碌,狄王妃无法再来府衙看望展昭。
展昭想起思恩曾说她近日便可被父母解除禁锢,而南清宫的忙碌正是在思恩被带回家之后,想到她年约二十,从小不得自由,与狄王妃对女儿的描述刚好吻合,心中不禁猜测:“莫非思恩就是姨母的女儿?”
这几日,狄王妃虽忙于宫中之事,但终究放心不下展昭,遂命展忠对他悉心看顾。相比于展忠的“看顾”,展昭倒宁愿门外的御林军未曾被姨母撤走。
数日后的清晨,一场暖雨悄然洗去春末的寒凉,迎来夏日的和暖。
王朝、马汉风尘仆仆从徐州赶回了府衙,将两张画像交给包拯,并禀报了调查的结果。原来王石年少之时曾有两个玩伴——孙庆和周离,三人皆是家境贫寒,父母早亡,曾结伴乞讨为生。据说有一次,三人接连几日都没吃过一口东西,终于讨到一个炊饼,虽都是饥肠辘辘,却无一人争抢,而是均分着吃了。从此三人便结为异姓兄弟,每人右臂上都刺了同样的炊饼纹身,并对天盟誓,有朝一日,定要一起过上富足奢华的日子!此后,他们便同甘共苦、相依为命,直到十八年前,不知为何,突然各奔东西。王石去了郑州,孙庆远下江南,而周离却不知去向。这两幅画像,便是孙庆和周离十八年前的样貌。
公孙策站在包拯身边,看了看他手中的画像,问王朝道:“可曾查出第二具尸首究竟是孙庆,还是周离?”
王朝答道:“据当年的乡邻证实,孙庆右腿外侧有一道长约寸许的伤疤,与顾大善人箱中的尸首恰好吻合。”
包拯想到周离已下落不明,对他如今的处境更加忧心,将画像交给展昭道:“画中的两人,展护卫是否还有印象?”
展昭双手接过,仔细看了看画像道:“他们的相貌与属下当年见到的匪徒颇为相似。”
包拯点头道:“十八年前,王石三人同时离开徐州,很可能与掳劫‘金鱼’之事有关。”

马汉道:“我们已经请徐州府调查十八年前是否有年方七岁,名叫‘金鱼’的男孩儿遭人掳劫,一旦查到线索,徐州府会即刻行文呈报。”
“好!”包拯当即命公孙策召集京城画师,临摹周离的画像,分发各个府县,寻找他的下落。
次日清晨,顾恒来开封府求见,得知包拯不在府衙,不愿就此离开,于是在府外徘徊。
展昭黎明便到演武场监督众守卫操练,此刻正准备带张龙、赵虎出府巡查城防,恰巧与顾恒相遇。
顾恒见到展昭,连忙向他见礼。
展昭上前扶起他道:“顾兄前来府衙,不知所为何事?”
顾恒拱手道:“在下自那日见到木箱中的尸首,日夜辗转难眠,方才忽然想到一事,或许与案情有关,于是不敢怠慢,立刻赶来禀报。既然包大人不在府中,禀报展大人也是一样。”
展昭道:“顾兄究竟想到了何事?”
“大人请看!”顾恒从怀中取出一张字条,交给展昭道:“在下来京途中,曾露宿城郊,凌晨起程之前,无意中在一个箱子下面发现了一张字条,到了南清宫在下才知道,那只箱子里的古玩字画已被贼人换成尸首。”
展昭接过字条,见纸张折痕规整,墨迹尚新,正自不解,却听顾恒继续道:“当时在下并未在意,看了一眼上面的字,便随手将纸条丢进了取暖的火堆,您手中这张是在下凭记忆写下的。在下从商多年,虽不敢说过目不忘,记性倒还不错。那张纸条上的字,在下记得清清楚楚,不过笔迹就无法模仿了。”
“郑州、江南、京城。”展昭默念着纸上的字,想到郑州、江南正是王石、孙庆离开徐州之后的去处,说不定周离如今就在京城。当即命张龙赵虎调派开封府所属,依照画像,全力在城中寻找周离。
顾恒知道展昭公务繁忙,不敢多做打扰,当即便要告辞离去。
展昭拦住他道:“那日在酒楼承蒙顾兄相助,展某感激不尽,难得今日又得见顾兄,理当由展某做东,敬谢顾兄几杯。”

顾恒推辞道:“区区小事,展大人何必记在心上,何况您的随从早已将银票还给在下。”目光微转,向展昭拱手道:“不过,能得展大人相邀,乃是莫大的荣幸,在下敢不从命?”于是跟随展昭走向街市,进入了距府衙最近的一家酒楼。
席间,顾恒对案情的发展甚是关心,生怕包拯会对他有所怀疑,把他当成杀人凶手,展昭用心观察着他的神情举止,并未发觉有何可疑之处,只觉得他的言语貌似不假思索,却略显刻意。
酒过三旬,已近巳时,展昭付了酒钱,与顾恒一同走下楼梯,尚未走出酒楼,便听得远处车马喧嚣之声。
二人出门望去,只见道路两旁各有六人清扫街面,随后便是一二十人手持镀金水罐洒水开道,接着便有上百名御林军护着一乘粉帘金顶大轿缓缓行来,随轿的八名宫女,都身着天青色宫装,个个相貌出众,神情肃穆,整个队伍看上去既壮观又不失柔美。
顾恒回头问展昭道:“展大人可知轿中乃是何人?”
“看这仪仗,并非太后鸾驾,想必是公主出行。”展昭答道。
顾恒继续问道:“展大人可知是哪位公主?”展昭摇了摇头。
“她便是八王爷的掌上明珠‘普阳’公主!”顾恒道:“这位公主可不一般。刘后当政之时,她本被封为‘郡主’,皇上亲政之后,念及八王爷夫妇的养育之恩,改封她为公主,视其为至亲胞妹!当今太后更是对她百般疼爱,近年来对她赏赐不断,在众多公主之中,她是最受恩宠的一个!听八王爷说,今日便是她二十岁生辰,此刻想必是要入宫晋见太后。”
说话间,车马仪仗已到近前,周围百姓纷纷跪在道路两旁,迎接公主銮驾。展昭与顾恒无法走出拥挤的人群,于是也一同下跪相迎。
队伍缓缓向前行进,忽然从金顶大轿中窜出一只通体银白的小狮子,奋力向前疾奔,瞬间钻入密集的人群。
它在众人脚下迅速穿行,须臾之间已来到展昭面前。展昭并未观望銮驾,不知这只小狮子从何而来。但展昭看到它的第一眼,便可以肯定,它正是失踪了十八年的“小狮王”!
展昭既惊又喜,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面前这张稚气可爱的小脸是何等真切,又是何等熟悉,分明是小狮王无疑!
小狮王睁着一双圆圆的大眼睛,怔怔地望着展昭,泪水如泉涌般夺眶而出,不等展昭伸手抱它,已跃入展昭怀中。
“你果然还活着!”展昭紧紧抱着小狮王,五指抚摸着它的小脑袋,想到自己与它分别多年终得相见,心中感慨无限。